动物的行为

文档属性

名称 动物的行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8-12 18: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行为》教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授课内容《动物的行为》是济南版生物义务教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设在《动物的运动》之后,这部分内容包括动物行为的概念、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以及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等等。动物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课标要求是能区别动物的先天、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教材在本节设计了一个观察实验《观察动物绕道取食行为》,目的就是要学生对动物的行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为随后做好《应用与实践》做好科学方法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动物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所熟悉的动物的行为.
2.尝试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3.尝试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能力目标:
1、收集、交流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能实地观察动物或通过相关图片资料分析有关动物行为问题.
2、培养根据学习任务熟练使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技能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3、培养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2、理解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
  三、教学重、难点
  1、动物行为的概念、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2、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动物行为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较为明确地描述动物行为有一定难度,往往只能说出大致含义,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思维较活跃,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就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有一系列富有针对性观察性的课题供学生有效地分析和思考,对重难点内容应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强化感性认识。
 
五、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方法和手段
情境导入 播放1.动物行为(①失去幼鸟的美国红雀给金鱼喂食的画面,②雄鹰袭击时,放哨的旱獭发出尖叫,同伴迅速躲进洞中的画面)的录像片; 观察、思考、讨论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媒体播放
学习动物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布置学习任务 (理解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巡视学生学习效果
查看学生交流问题 明确学习任务,依据学习任务提出需交流的问题,小组合作完成 1.小组合作讨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时交流评价。。
列举实例巩固相关概念 设疑:下面这些动物的行为有什么不同?播放部分典型动物行为的视频,强调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区别。
提问:还能举出哪些这些行为的实例。组织合作学习,每组列举一个行为。 根据学习任务分组讨论问题,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理解并明确动物行为的概念、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分析讨论

《观察动物绕道取食行为》实验 1、用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效果较好。教师可课前带领一个实验小组进行实验,明确要领。上课时要求学生重复2-3次实验并按要求记录小白鼠尝试取食的次数等实验数据,进行比较。2、再用小猫重复前面的实验,比较动物学会取食的快慢,并记录数据。
设计、观察、记录、比较、展示思考。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2.培养合作意识
实验过程中强调注意实验安全,既不要惊吓动物,又要防止被动物咬伤。
社会行为 设疑:下面这些动物的行为有什么特点?然后多媒体播放蚂蚁、狒狒和狼(从〈动物世界〉等媒体获取相关影视资料)等动物群体生活的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感知动物的社会行为及其特点。
观察、思考、讨论、归纳。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激发兴趣,理解社会行为的概念,揭示社会行为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图片展示
播放动画分组讨论
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设疑:动物的运动对动物有哪些意义?引导学生自学该部分内容。 自学、讨论、总结学生总结形成对动物行为的认识。认识到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动物活动的规律,利用有益的动物,防范有害的动物等 培养总结概括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分组讨论
学习评价 围绕教学目标设置达标测评题(分必选和选做两部分),组织学生自测并对自测结果点评
并扩展。 自测检验学习效果
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巩固提高 教师评价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自主评价。
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动物行为、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的的概念以及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的的联系与区别。
总结归纳:
加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总结提高
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有目的地阅览信息 ,课下了解2-3类其他动物的行为。 浏览相关网页 ,搜集资料。 目的是丰富动物行为内容,是教材内容得到延伸与拓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