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数量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种群的数量变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8-19 16: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 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 3.世界上的全部鸟 ??? 4.一个岛上的全部绵羊√√ 问题回顾1.种群的概念: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 迁出率 迁入率 出生率年龄组成基本特征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标点击】
1、知识方面: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能力方面: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1.细菌的繁殖的方式是什么?2.细菌繁殖了n代后的数量是多少?细菌增长的数学模型研究3.请在作业纸上绘制细菌增长的曲线图。活动一:
1.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公式成立?
2.这个公式揭示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什么规律?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4.数学模型建构的步骤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数学方程式曲线图3.建构数学模型的意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2.实例:澳大利亚野兔实例:凤眼莲二.“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1、模型假设: 理想状态——为何条件?3、曲线图2、种群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Nt=N0 λt 高斯实验:生态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 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上图所示的结果。从上图可以看出,大草履虫在这个实验环境条件下的最大种群数量是375个,这就是该实验种群的K值。
(1)问题探讨: ①“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 曲线。 ②该实验中在第 天时增长率最快。 ③环境容纳量(又称 ):在环境条件 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的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趋于稳定2、3K值不受到破坏k/201002003004001234567时间/天酵母数环境阻力食物不足
空间有限
种内斗争
天敌捕食
气候不适
寄生虫
传染病等K值:环境容纳量(2)种群的“S”型增长到K值后不再继续增加的原因:
内因是:
外因是: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相等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活动二:
1.你认为高斯得出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呈“S”型曲线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理解K值的前提条件“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请举例说明。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条件?增长情况? 条件?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N0:含义?
λ:含义?K值:又叫?k/2处:此时种群增长速度?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 “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问题:
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是否总能稳定
在K值?
为什么?   在现实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除增长外,还有没有其他变化?思考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家鼠繁殖力极强,善于打洞,偷吃粮食,传播疾病危害极大,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家鼠数量?有害生物的控制老鼠机械杀捕施用激素药物捕杀施用避孕药养殖或释放天敌将食物储存在安全处降低
繁殖率减少数量增大环境阻力
降低环境容纳量打扫卫生硬化地面K值J型环境阻力时间种群数量2.增大环境阻力降低环境容纳量  C.在渔业捕捞问题上,人们总是希望捕到更多的鱼。如果捕捞量长期过高,种群的数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我们应该怎样来确定 合适的捕捞量才能 即不危机鱼类种群 的持续发展,又能获 得较高的鱼产量?课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