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9 17: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准确把握新闻的六要素,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培养学生朗读技巧,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
3、体会诺贝尔的宽广胸怀。
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颁发
bān
仲裁
zhòng cái
挪威
nuó
卓有成就
zhuó
帕西

颇有建树

遗嘱
zhǔ
巨额
é
检查预习
2、解释词语:
颁发:
①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
②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卓有成就:
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卓,卓越、高超
颇有建树:
指在某些方面很有功绩。颇,是很的意思。建树,作动词时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作名词时表示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仲裁:
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主体和背景。
导语:
主体:

背景:
文章第一自然段
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文章第四自然段(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
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新闻的电头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3)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这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⑷最后一段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1)新闻的电头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
作用: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
报道及时。
(2)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首句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人物和事件。
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
作用: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
作用: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3)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这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①2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②3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⑷最后一段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让读者明白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和评议程序的公平性;同时也表明诺贝尔奖整体设置历程的慎重性,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这则消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的相关信息以及诺贝尔奖的有关知识,表达出了作者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对人类贡献的高度赞美。
课堂·小结
体会诺贝尔的宽广胸怀
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个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作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
诺贝尔最初研制炸药时,他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的实验工厂曾被炸为灰烬。当时,有5个人被炸死,一个是他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另外4个也是他的亲密助手。当诺贝尔的母亲得知次子惨死的噩耗以后,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此大受刺激引发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人们纷纷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诺贝尔,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给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可是,在巨大的失败和痛苦面前,诺贝尔没有退缩。就在爆炸惨案发生几天后,人们就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船,船上并没有什么货物,而是摆满了各种实验设备。原来,大难不死的诺贝尔在被当地居民赶出来后,跑到这里来继续他的实验工作了。终于,诺贝尔经过反复实验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发明了雷管,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久,他又在德国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
诺贝尔小故事

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