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复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9-15 21: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显微镜使用的一般步骤:
a、取镜与安放: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b、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C、调焦、低倍镜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d、高倍镜观察: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e、完毕工作,复原。
使用完毕后,取下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逆时针旋出物镜,旋进镜头盒;取出目镜,插进镜头盒,盖上。把显微镜放正。
显微镜使用的一些注意问题:
a、放大倍数:
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b、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高倍镜镜面较小,低倍镜镜面较大
c、视野:
视野是指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被检标本的范围。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工作距离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工作距离越短。显微镜使用的一些注意问题:
d、倒立:
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
e、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f、使视野变亮的方法:
换用较大的光圈;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g、凡检查染色标本时:
光线应强,检查未染色的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观察透明标本时,一般视野要暗,以增大明暗反差。观察透光不佳的标本时,视野要亮。
h、对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进行相关计算时:
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应考虑面积的变化。
显微镜使用的一些注意问题:
i、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移动装片,如果污物动的话,则在装片上;移动装片,如果污物不动,再转动目镜,此时如果污物动的话,则在目镜上,不然在物镜上。
j、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方法:
气泡有黑而粗的边缘,形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里面往往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而细胞则不会变形,且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脂肪 + 苏丹Ⅲ染液 ----→ 橙黄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淀粉 + 碘 ----→ 蓝色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如:斐林试剂 班氏试剂 本尼迪特试剂还原糖检测实验的实验结果蛋白质检测实验的实验结果
(蛋白质分子中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能与Cu2+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脂肪检测实验的实验结果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测 1、取材:含糖量较高的白色或近于白色的组织2、制备组织样液: 3、取2ml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4、加2ml本尼迪特试剂
5、水浴加热(红色沉淀)1、制作花生子叶切片2、染色: 滴加苏丹Ⅲ染液2—3滴 3、洗去浮色:滴加50%的酒精溶液1—2滴(溶解有机物)4、显微镜观察:有橘黄色的脂肪微粒1、制备组织样液 2、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NaOH溶液) 3、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CuSO4溶液) 4、溶液变紫色还原糖脂肪蛋白质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元素:
核心元素(最基本的元素):C
主要元素: O、C、H、N生物的基本特征1、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相同的化学成分
3、新陈代谢
4、稳态
5、应激性
6、生殖与遗传
7、进化1.据《广州日报》(2002.2.25)报道,由于去冬今春广州天气持续高温,使蟾蜍产卵期比往年提前了两个月,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的何种特性( )
A.多样性 B.适应的相对性
C.应激性 D.遗传性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图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既存在统一性(生物界没有特有的化学元素),也存在差异性(含量相差很大)。光合作用有关元素:N、P、K、Mg  
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C、H、O、N、Fe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C、H、O、N、Mg  
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C、H、O、N、I扩展:元素缺乏与疾病的相关性:缺Fe:人体患贫血;果树患黄叶病缺Ca:成年人缺钙患骨质疏松症;人血液中缺钙会出现抽搐现象缺I:人幼年患呆小症;成年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B: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缺Zn: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缺Se:患克山病(原发性心脏病)缺Mg: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水无机盐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2.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
A.I、Fe、Mg B.Cu、Mg、I C.I、Mg、Fe D.Fe、Mg、I无机物
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1)水是良好溶剂,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2)水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2、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
(1)存在形式:主要以离子形式
(2)生理作用: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维持血浆正常浓度、酸碱平衡、
渗透压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
b、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3.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结合水含量较高时,最不可能出现的生命现象是( )
A.抗寒性强 B.抗旱性强 C.代谢活动强 D.细胞的粘性强种类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五碳糖六碳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主要在细胞质主要在细胞核是核糖核酸(RNA)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组成成分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最重要的能源物质分布普遍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二糖(水解后能生成两个单糖)多糖(水解后能生成多个单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植物细胞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组成植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动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植物细胞动物乳汁植物细胞 (稻米、面粉等)植物细胞(木材和棉花等)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纤维素糖元脂质的分类和功能主要的储能物质。在植物中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在动物中油脂呈固态,称为脂。大量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果实以及动物的脂肪组织中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在动物的脑,卵以及大豆的种子中大量存在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动物的性腺分泌促进人体和动物的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在人的表皮细胞中有胆固醇,在日光的照射下,能转为维生素D
能源物质总结: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 太阳能
细胞中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植物细胞中贮能物质:
动物细胞中贮能物质:
生物体内的贮能物质: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ATP葡萄糖淀粉糖元糖类油脂3、蛋白质
(1)组成元素:C、H、O 、N (S 、 Fe)
(2)基本单位:氨基酸
(3)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
(4)合成二肽氨基酸蛋白质(4)氨基酸是如何组成蛋白质的?缩 合H2O+肽键二肽H2O+三肽肽键(5)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氨基酸数目不同
   氨基酸种类不同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2、催化作用:如大多数酶4、调节作用:胰岛素、生长激素5、免疫功能: 抗体
6、识别功能:糖蛋白 1、结构物质:角蛋白、肌肉蛋白3、运输功能:血红蛋白、载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关于蛋白质形成过程的有关计算
肽键数=水分子数 =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分子量 =氨基酸的总分子量—脱去水的总分子量 有几条肽链,则至少有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4.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多少个肽键 ( )
A、63 B、62 C、17 D、16 5.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
A.996、1016、1046 B.996、4、4 C.996、24、54 D.999、20、506.将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检测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两者的数量关系可能是( )
A.相等 B.氨基多于羧基 C.氨基少于羧基 D.很难预测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4、核酸(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苷酸
(3)分类:
核酸概念: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功能: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
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NARNA+蛋白质染色体双链脱氧核糖核苷酸单链核糖核苷酸碱基脱氧核糖磷酸A
G
C
T碱基核糖磷酸A
G
C
U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__________。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