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备课时间:2010年09月11日 星期六 授课时间:略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举例说明生物的七个特征,能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 知道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和实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能力
2. 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培养学生知识概括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产生对生物学的探究欲望
2.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生物区别非生物的七个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其对生物学的学习动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生物学这门课程。这节课呢,我们先一起来解决三个问题。首先,什么是生物呢?我们看一下这几幅图,同学们能告诉我在这些图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呢?(请同学回答)
刚刚有同学说到了生物是有生命的,那么,什么是生命的呢?我们查阅词典会发现,生物的注释是“具有生命的物体”,而生命的注释则是:生物体所特有的现象。有的百科全书对生命一词的定义“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象”,又说“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那么,到底什么是生物呢?
在生物学中,前人总结了七条生物体的特征,以区别非生物体,这也是我们判定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七个方面的特征:
1.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像这些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体叫做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而像我们人类、植物、动物则是由很多细胞构成,,被称为多细胞生物。。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如我们人类,细胞数目多达几十万亿个。这些细胞有着各种形态和功能,比如,如红细胞成双凹的圆盘状,有助于协助氧气的运输;神经细胞有多个突起,可集合、分散神经信号的传导...每类细胞的形态和它的功能相适应,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那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呢?并不是这样的,病毒就是一个例外。病毒是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没有细胞结构。常见的病毒有:。。。。。。等
所以,在第一条特征后面应该添上:除病毒外
2.相同的化学成分
以人为例,想想生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生:水、无机盐,脂肪、糖、蛋白质、核酸。。。
很好,那么,这些成分在体内的含量是如何的呢?大家来看这张表格--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并请同学告诉我,你能从这张表中得出什么结论。
生:1.在细胞中,水占最多,蛋白质次之
2细胞都含有的四类有机大分子是:糖类,蛋白质,核酸和脂质。
3.新陈代谢
什么是新陈代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举出几个新陈代谢的例子。(请同学回答)
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我们把新陈代谢作为生物体区别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特征。这句话怎么来理解呢,拿我们的
课桌作为例子,课桌是由怎么制成的?(木头,也就是树木)那树木是由细胞构成的吧,它具有细胞结构,同时它也有糖类蛋白质等化学成分,但是,凭常识,它是生物吗?为什么?对,因为它无法进行新陈代谢。所以说,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区别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特征
4.稳态
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补充营养物质、排出废物,才维持了自身内部的稳定状态。这种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是通过复杂的调节活动来维持的,这种状态称为稳态。如果生物体不能保持内部的稳定状态,就可能导致生命活动的终结。
5.应激性
应激性是指生物体能觉察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产生一定反应的生理特性。应激性使生物体能够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体现了生物体的适应性。
在这里要注意区别两个概念:应激性和适应性
应激性是短时间内产生的,是由具体刺激引起的,强调行为过程
如昆虫的趋光性等
而适应性是长期形成的,是是应激性长期积累的结果。强调现象
如仙人球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不管是应激性还是适应性,决定他们的都是遗传性。
6.生殖与遗传
举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7.进化
生物体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在不断的变异,根据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使得有利变异得以保留,不利变异被淘汰。生物不断的进化。生物的演化,进化都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生物,那什么是生物学呢?那课本上是这样定义的: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一起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以及生物与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简单的说,研究生命现象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那么,生物学家是如何对生物以及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呢?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几个小题:
1. 生物学家研究生物时通常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 观察的方式有哪些,请举例。
3. 在生物学的发展中,观察的对象有哪些变化?
4. 生物实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通常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就是——观察和实验
观察是按生物的本来面貌反映、描述生物的状况。
实验法是人为地改变某些条件来考察生命现象的变化,以探究生命现象内在的因果关系,认识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的方法。
观察的方式:利用感观 (眼、鼻、耳等)进行;借助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
观察的对象:静止的观察发展到动态的观察,对个体的观察发展到对群体的观察,对不同种类的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为了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往往运用比较方法。比较是研究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如比较不同种类的蝗虫的形态结构的异同点。
生物实验的基本环节:观察-实验-假设-(实验)验证
了解了学习生物学的方法,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生物学呢?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
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板书: 生物学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1. 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 相同的化学成分
3. 新陈代谢
4. 稳态
5. 应激性
6. 生殖与遗传
7. 进化
2、 生物学和研究方法
3、 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共39张PPT)
生物学
必修Ⅰ 分子和细胞
前言
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命?
什么是生物学?怎样研究生物学?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
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仙人球
什么是生物?
什么是生命?
生物/生命的定义
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
生命:生物体所特有的现象。
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象。
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
在生物学中,生物
与非生物比较,具有七个方面的特征。
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相同的化学成分
新陈代谢
稳态
应激性
生殖与遗传
进化
一、生物体的特征
1.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 .
细胞
多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 .
细胞
病毒: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成分:
蛋白质
核酸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常见病毒
SARS病毒
—艾滋病病毒(HIV)
禽流感病毒
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除病毒外)
相同的化学成分
新陈代谢
稳态
应激性
生殖与遗传
进化
一、生物体的特征
2.相同的化学成分
以人为例,想想生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水
无机盐
脂肪
糖类
蛋白质
核酸
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
化合物 质量分数(%)
水 85-90
无机盐 1-1.5
蛋白质 7-10
脂类 1-2
糖类和核酸 1-1.5
3.新陈代谢
定义: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合成代谢:将从外界获得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的组成成分。
分解代谢:将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分解,以获得细胞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区别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特征
4.稳态
5.应激性
应激性是指生物体能觉察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产生一定反应的生理特性。
注意区别两个概念:应激性和适应性
应激性 短时间产生 具体刺激
强调行为过程 如昆虫的趋光性等
适应性 长期形成 是应激性长期积累结果
强调现象 如仙人球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不管是应激性还是适应性,决定他们的都是遗传性。
生物在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都能生殖后代。这既是自身的复制,也是生命组织的复制。在生殖过程中生物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给后代,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子代。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6.生殖与遗传
7.进化
原因:
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方向:
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结果:
更好地适应环境
7.进化
生物学是什么?
怎样研究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几个小题:
生物学家研究生物时通常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观察的方式有哪些,请举例。
在生物学的发展中,观察的对象有哪些变化?
生物实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观察是按生物的本来面貌反映、描述生物的状况。
实验是人为地改变某些条件来考察生命现象的变化,以探究生命现象内在的因果关系,认识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的方法。
通常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就是——观察和实验
观察的方式:利用感观 (眼、鼻、耳等)进行;
借助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
观察的对象:静止的观察发展到动态的观察,对个 体的观察发展到对群体的观察,对不
同种类的观察。
生物实验的基本环节:
观察-实验-假设-(实验)验证
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应该吃什么?
我们的身体是怎样构成的?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为什么预防乙肝可以打疫苗,爱滋的疫苗却迟迟未上市?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
我们从哪里来?
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该如何解决?
三.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1.我们自己就是生物,而且是一种高级动物。学习生物学可以更好的了解我们自己。
2.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现在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如人口、食物、环境、健康等问题都与生物学有关,学习生物学可以让我们尽快的了解和解决这些难题。
3.学习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的进化,进而弄清生命起源。
4.21世纪将是生物学蓬勃发展并造福人类的时期。
有趣的生物学
超级动物 导入贮藏蛋白基因的超级羊和超级小鼠
人类的二十三对染色体
人耳鼠(国家863计划)
袁隆平和他的超级水稻
1.生物生存环境发现:水稻的茎里有气腔、北极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
A、变异性 B、多样性
C、应激性 D、适应性
课堂小练
D
2.图示载玻片两端分别滴加糖水和盐水,然后将草履虫放在中间相通的细管中,发现草履虫向左移动,而不向右移动,这一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反射 D.应激性
D
3.解剖镜下可以观察到:向水螅身体附近加入
少许墨水,水螅体表会发出刺丝,这是生物体
具有 现象的实例。
应激性
4.家鸡与原鸡相似,但产卵量远远超过了原鸡,
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和 。
A.应激性 B.适应性
C.遗传性 D.变异性
C
D
5.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陈代谢( )
A.病毒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进行自我更新 B.植物将外界的CO2和H2O合成淀粉
C.铁棒利用外界的O2形成铁锈
D.动物将外界淀粉消化吸收后形成糖元
C
6.遇到危险时,母鸡会发出"咯咯咯"的叫声,野兔会用后足敲击地面发出"噔噔噔"的响声,决定动物这种"报警"行为的是(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适应性 D.应激性
A
7.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代谢
B.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C.先进行同代作用,后进行异化作用
D.是生物和非生物的根本区别
8.生物体不会由于部分个体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灭绝,是因为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B、生殖作用
C、遗传性 D、适应性
C
B
9.病毒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能使其它生物致病 B.能复制产生后代
C.由有机物组成 D.能够进行无丝分裂量增加
10.对生命的维持和延续最重要的是( ) A.细胞结构和代谢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发育和应激性 D.新陈代谢和繁殖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