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文档属性

名称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0-03 19: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第1课时 
四中 王老师
一、教材分析: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一课时介绍了神经系统的组成,指出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了解结构是理解功能的必要知识基础,因此较详细地说明了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功能与分布,这对于今后的神经调节的方式——反射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神经元的结构
三、重点: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神经元的结构
四、难点: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五|、教学准备:
1、准备冰上芭蕾的精彩比赛录相,2、神经元模式图黑白图片
3、准备互动学案
六、学法指导:
按照“情景导入,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查找问题——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精讲点拨,跟踪训练——反思总结,应用达标”的步骤学习
七、教学过程程序设计:
(一)、新课导入:
播放申雪赵宏博滑冰夺冠的录相,在学生欣赏优美动作的时提出——协调性和平衡性,这些功能需要神经系统来帮助完成。这神经系统这样神,它的组成是怎样的呢?展示目标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神经元的结构
(二)、下面来完成学案中自主学习,查找问题 (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认真观察课本图3.5—5神经系统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神经系统由 、 、 组成。
2、中枢神经系统由 和 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
3、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
4、周围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
认真观察课本图3.5—6神经元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结构单位。
2、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 ,产生 ,并传递 。
3、神经元包括 和 两部分。突起分为 和 两部分,其中___________有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在此期间老师进行巡查,应对随时出现的状况。
待学生全员完成第二步骤后,进行第三步骤的工作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合作,明确理解)。
(1)与普通细胞相比,神经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树突和轴突在形态和数量上有什么不同?
(3)描述神经元内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 →
(4)比较三个概念的不同:神经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1)、(2)、(3)、(4)由各小组的学生代表来进行完成
(三)、精讲点拨,跟踪训练
根据神经元的模式图回答问题。
(1)神经元又叫___________,是构成神经系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图中的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
(3)人体内有数亿的神经元,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
(4)在长的 外套有一层鞘,组成 ,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
(5)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 。
在此环节中及时回答学习小组内无法完成的疑问。
(四)、达标练习
1. 以下属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的是( )
A.神经 B.脑和脊髓 C.神经元 D.脑干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脑神经和脊神经 D.大脑和小脑
3. 神经系统的组成正确的是( )
A 脑和脊髓 B 脑神经和脊神经
C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D 灰质和白质
4.下面对一条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条神经纤维就是一条神经 B.神经元的凸起叫神经
C.神经系统的链状结构叫神经 D.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
5.神经纤维是指神经细胞的(  )。
A.较短的突起 B.较长的突起 C.较短的突起和较长的突起
D.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6.神经传导的是( )。
A.兴奋 B.神经冲动 C.刺激 D.信号
八、课后提升
延伸拓展:总结神经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图。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第2课时
四中 于老师
1. 教材分析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重点讲述脊髓的功能,在讲述过程中首先通过对脊髓搔扒反射实验的材料分析,认识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又通过缩手反射使学生认识脊髓具有反导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材料分析,实验观察等形式,使学生理解脊髓是低级反射的神经中枢--脑相联系。最后要让学生明确脊髓是脑和躯体、内脏的联系通道,是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A教学目标:
1 理解脊髓的位置和结构
2 理解脊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原理
B 教学重点
脊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C 教学难点
脊髓的传导功能
D教学方法:
讲述与观察相结合。
E课时安排:
1课时
2.教学准备
1、脊髓结构的挂图。
2、脊髓和椎骨部分模型(示脊髓与脊神经的关系。)
3.教学过程:
a.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请学生配合完成“针刺——缩手”反射实验后,请被试同学谈谈受到针刺后是立即缩手还是感到“刺痛”后才缩手的。
2.出示有关图片资料,介绍截瘫及脊髓灰质炎病症的表现。
提出问题:对以上实例怎样解释囊?
学生回答:与脊髓的功能有关。(导入新课)
b.讲授新课
(一)脊髓的结构
我们先来学习脊髓的结构的知识(出示挂图),这是脊髓的一段,大家看它的横切面,中央呈蝴蝶形的部分,是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的,色泽灰暗。
提问:这灰暗的部分应该叫什么?
回答:灰质。
提问:在灰质的周围是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色泽亮白,它应该叫什么?
回答:白质。
讲述:可见脊髓的结构包括两部分:中央的灰质和灰质周围的白质。在白质里的神经纤维可以联系脊髓的各个部分,也可以联系脊髓和脑。这些起联系作用的神经纤维有的能向上传导兴奋,有的能向下传导兴奋(板书)。
讲述:脊髓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二)脊髓的主要功能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的情况下,可以出现搔扒反射;而在没有脑、脊髓又受损伤的情况下,则不能出现搔扒反射。这表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在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板书)。
反射功能
脊髓是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和排尿就是一个例证。小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还有什么功能?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成人排尿的情况。大家知道,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便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即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此时,神经冲动也会经白质里的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我们就会产生尿意。如果环境条件允许,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白质里的神经纤维向下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经传出神经传到膀胱的效应器,引起排尿反射。如果环境条件不允许,大脑就会暂时抑制脊髓的排尿中枢而不排尿。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上述排尿与不排尿的情况说明了脊髓还有什么功能?
回答: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讲述:对。脊髓通过白质里的神经纤维可向上、向下传导神经冲动,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所以说脊髓还有传导功能(板书)。
传导功能
提问:刚才的分析还能说明脊髓和脑有什么关系呢?(回答:略)
讲述:脊髓的传导功能可以把脑的神经冲动通过脊神经传到人体的大部分器官,使脑和躯体、内脏之间建立起神经联系。
提问:
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小结一下,看脊髓有什么主要的功能。
怎么样说明脊髓有这两项主要功能呢
那么请大家再想一想,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经常尿床,即遗尿。应该怎么样解释呢?(回答:略。)
讲述:这主要是婴儿的大脑功能还不完善,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所以排尿反射能够随时出现,绝不是脊髓的传导功能不强。
C.课堂巩固练习:
1.在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部位是()
A.白质 B.神经中枢 C.灰质 D.神经纤维
2.如果意识丧失,患者会出现婴儿式的随意排尿反射,这一现象说明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 B.脊髓 C.膀胱壁 D.肾脏
3.手偶然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疼痛。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缩手反射是一种条件反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内
C.缩手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D.感到疼痛是由于脊髓中有神经纤维将冲动上传到大脑
D.板书设计:
一、脊髓
脊髓的结构
灰质在中央,呈蝶形。
白质在灰质周围内有向上和向下传导兴奋的神经纤维,将脊髓的各部分和脊髓与脑联系起来。
脊髓的主要功能
反射功能
脊髓灰质里有完成一些基本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
传导功能
脊髓白质里有向上、向下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纤维。
4.教学设计说明
讲述脊髓结构,关于灰质和白质的知识,着重指出脊髓中灰质和白质的分布情况,这样既可以了解脊髓的结构特点,又可以为后面学习脑的结构时与脊髓作比较奠定基础。
在讲脊髓的传导功能时,联系前面学过的白质的知识,并把排尿反射受大脑控制的实例分析清楚。排尿反射的实例学生都有亲身体验,他们是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通过对脊骨主要功能的讲解,最后要让学生明确脊髓是脑和躯体、内脏的联系通道,是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3课时)
周营镇中  李老师
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 描述大脑结构组成及功能。(重、难点)
2、 描述小脑和脑干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二、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材料引入)
1987年,瑞士一位受伤的男银行职员,内脏、四肢全部损坏,而大脑却完好无损。同时有一位受伤的女芭蕾舞演员,她的大脑已死亡,但其它器官完好。医生们提出一个“改头换面”的方案,专家们把男人大脑植入女人的颅腔内,并把二人细如蛛丝的神经纤维一根根接起来。结果,大脑可以依稀记起撞车的情景。从此,这个“男人”便驾驭一个女人的身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科学院的斯宁德教授给一只小兔移植了一颗猫头获得成功。这颗植入的猫头能指挥兔体,不仅猫性十足,还能捕鼠呢!
这些事例,会使我们想到脑有哪些重要功能呢?学生回答……
(一)、展示脑结构的图片,学生观察脑的模型。提出问题:
1、脑有哪些部分组成?
2、大脑皮层结构特点是怎样的?和脊髓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后回答:……
3、 展示大脑结构模型,引导学生区分模型的前后及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4、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83页有关脑的内容及图3.5--9,分析并回答问题:
(1)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功能?
(2)角色扮演活动: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表演五大中枢的功能。
教师重点强调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管理的是身体对侧的运动或感觉。(举例讲解)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83页有关小脑的内容。
1提出问题:如果某人走路歪斜,身体协调性不好,可能是身体的什么部位有问题?
2、学生回答:
(三)、脑干有什么功能呢?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83—84页有关脑干的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脑干的功能:脑干起着桥梁的作用。桥的一边是身体四肢和躯干,另一边是大脑。身体的反应由脑干传给大脑,大脑的指令由脑干传达给身体。脑干具有调节人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脑干是人赖以活命的重要部位。
三、好题快递:
1、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 )
A、感觉中枢B、语言中枢C、听觉中枢D、视觉中枢
2、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 )
A、脊髓B、脑干C、脑神经D、脊神经
3、某脑血栓患者,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这是由于血栓压迫了大脑的( )
A、听觉中枢B、躯体运动中枢C、语言中枢D、躯体感觉中枢
4、神经系统中有“生命中枢”之称的结构是( )
A、大脑B、脑干C、小脑D、脊髓
四、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总结说出本节课主要内容。
五、当堂达标:做助学第75页1—7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