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土壤的成分 第1课时(课件+视频材料)

文档属性

名称 4.1土壤的成分 第1课时(课件+视频材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2 20:55:47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1节 土壤的成分

第1课时
浙教版 初中
土壤中有什么
土壤中有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矿物质颗粒,水分等)



土壤分层
分层 生物 位置
枯枝落叶层 小动物活动的主要场所 最表层
上土层 植物根系大量分布,也有一些动物分布 中层
下土层 小量根系及微生物 最低层下面是岩石
观察土壤
1.在有花卉和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用土壤取样器选取2~3个土壤样本。取样过程如下图所示。
土壤生物丰富,便于找到各种生物
2、把土样选取地点及该地当时的气温、湿度等天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等环境特点记录在表中。
环境特点:主要指土壤的湿度、疏松程度、温度、光照和植物生长状况等环境因素。
表示方法
土壤湿度 湿润 比较湿润 比较干旱 干旱
土壤疏松程度 非常疏松 疏松 比较疏松 不疏松
土壤温度
(温度计测定不同深处的温度,取平均值) 20cm处 30cm处 35cm处
光照强度 强 一般 弱
植物生长状况 良好 一般 较差
3.用小铲子慢慢地挖取样本中的土壤。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土壤样本中有没有生物。交流或查阅资料确定你找到生物的名称,并将生物名称及其数量填写到表 中。
4.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
5.对观察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并填写到表 4-1中。
保护土壤
注意:实际操作中要选择阴暗、潮湿、温暖有氧的环境。
蚯蚓在气候干燥时躲到土壤里,从而保持体表的湿润,以便于进行呼吸作用
下雨天时,雨水浸没土壤,将土壤里的空气挤出,造成空气含量减少
观察时间 天气状况
观察地点 省(市) 市(区、县)镇(街道)
环境特点
土壤生物
简要分析 观察人_________
? 记录表
土壤的生物
真菌
细菌
蚯蚓
蚂蚁
蝼蛄
动物
微生物
植物
既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
土壤
生物



你能用实验证明土壤中有微生物?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思考:
加热目的: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使A、B两组形成对照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土壤的非生物
气态

空气
固态
土壤中的非生物
矿物质(无机盐)
腐殖质(有机物)

液态

生物呼吸氧气的来源
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
固定植物根系,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土壤的非生物——空气
实验:
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原理: 利用水具流动性,能渗入土壤间隙,所以土壤中空气的体积等 于加入水后减少的水的体积。
如果你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发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说明土壤中含有 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空气
步骤:
1、选取一规则几何体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土壤样本,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宽、高,计算出土壤体积记为V;
2、在土壤样本中注水,记为V1;
3、再在铁块样本中注水,记为 V2;土壤中空气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
(V1-V2)
V

思考:
1.测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应该控制的实验件有那些?
控制的相同实验条件:
(1)土块和铁块的长、宽、高相等。
(2)两只烧杯应完全相同。
(3)使用同一只量筒加水。
2.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
土壤是疏松的,而金属是致密的,水能向土壤内部渗透,但不能向金属内部渗透。




土壤的非生物——水分
用加热法判断水分的存在。
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有没有水珠?
实验现象:
试管内出现 ,
试管口冒出 。
小水珠
白 雾
实验结论:
土壤中含有水。

思考:
1.观察了验证土壤中存在水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操作时应注意那些事项?
A.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离管口1/3处,加热时大 拇指不准按在短柄上;
B.酒精灯加热用外焰;
C.加热时,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2.土壤中水分对植物生长有何作用?
土壤中的水小部分供给植物光合作用,大部分供植物蒸腾作用等。土壤中的水是植物吸收最多的物质。
3.给你一只坩埚、一把刻度尺、一只酒精灯和一台精确度足够的天平,你有办法测量土壤中水分所占的体积分数吗?
(1)挖取一长方形土块,用刻度尺量出长、宽、高,算出土壤体积数V 。
(2)用天平称取土块质量M 。
(3)再将土壤捣碎,放在坩埚内用酒精灯加热,让其水分充分汽化和散失,冷却后再称量M1 。
(4)通过计算获得水的质量 ,然后换算出水的体积(V水=(M-M1)/ρ水) ,将水的体积除以土块的体积即可得水的体积分数。
课堂小结
土壤中的成分
土壤
组成

动物
微生物
植物
既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
土壤生物


气态

空气
固态
土壤中的非生物
矿物质(无机盐)
腐殖质(有机物)

液态

生物呼吸氧气的来源
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
固定植物根系,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1.土壤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土壤生物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等。
空气

有机物
无机盐
动物
植物
细菌
真菌
2.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______和死亡的______。
排泄物
生物体
3.做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___、___、___、滴管、土壤等。
量筒
烧杯
铁块
课堂练习
4.“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条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C
5.蚯蚓是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下雨时蚯蚓常从土壤中钻出到地面,请分析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主要是依靠湿润的体表来完成气体交换。下雨天时土壤里的空气含量减少,它必须到地面上来满足呼吸所需的空气。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