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学习关节的结构,及对屈肘和伸肘动作的体验,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 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识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 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2.通过屈肘和伸肘动作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
3.通过模拟实验的制作,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探究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家兔骨骼标本;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肌与骨、关节关系的模型;蛙神经——腓肠肌标本。
(2)动物觅食、避敌等各种动作与劳动机器等的影像资料或画片。
(3)猪、羊等的前肘关节(最好带些骨骼肌)。
(4)提前印发自学提纲:
一、基础填空: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 和 组成。
2、骨连结有三种形式: (如 )、 (如 )、
(如 ), 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3、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和 。关节面又分为 和 。其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作用是 。
4、骨骼肌包括 和 两部分,两端的是肌腱,中间的是 。
5、骨骼肌有受刺激 的特性。
6、屈肘 收缩, 舒张。
二、观察图2.2—18 关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小组之间讨论后写出你的初步认识)
1、关节是怎样构成的?
2、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
3、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2.学生准备:(1)硬纸板、松紧带、图钉(2)预习课本,完成自学提纲。
五、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方法和手段
导入新课 播放1、动物运动的录像片;2、雅典奥运会运动员图片 观察、思考:归纳动物的几种运动方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媒体播放图片展示
观察猪、羊等的前肘关节的结构 设疑:如果人的肘、肩、膝等部位如果不活动,运动情况会怎样?关节的结构又是如何呢?它有哪些适于运动的特点呢? 1、小组合作探究:解剖和观察猪、羊等的前肘关节的结构。2、讨论并总结关节的结构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完成自学提纲中的第二部分问题)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实验操作(强调注意实验安全,避免器械伤手)。
人体关节 设疑:人体有哪些关节?我们在运动中应注意哪些? 配合挂图结合实际生活:1、人体的关节2、讨论、总结在运动过程中自我保护的知识。 学以致用,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并突出STS的教育。 出示出示家兔骨骼标本、人体骨骼模型小组讨论
骨骼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结,骨骼在运动中起支持作用。 观察思考:举例说出骨骼有几种连接方式 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 图片展示
骨骼肌的结构 1、设疑:运动中牵拉骨完成运动的结构是什么?2、展示骨骼肌结构的动画。 观察、思考、讨论:骨骼肌的结构及意义。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激发兴趣,揭示内部的结构。 播放用青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受到刺激发生变化动画
探究骨骼肌的着生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关系。 1、设疑:有了灵活的关节,骨骼肌牵动着骨可以绕着关节活动,然而运动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完成的呢?2、制作肘关节的模型,探究骨骼肌的着生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关系。3、播放屈肘和伸肘的动画。 1、制作肘关节模型,探究骨骼肌的着生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2、体验屈肘和伸肘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加深理解骨骼肌的协作关系。 1、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2、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3、适时发现制作不同关节模型的典型学生,请他们为大家做示范和说明。 模型制作播放动画 亲身体验,发生联想,提高认识 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时评价。
动物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设疑:动物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运动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方面的参与呢? 讨论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组讨论
动物运动的意义 设疑:动物的运动对动物有哪些意义? 讨论、总结:动物通过各种运动能够有效地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培养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分组讨论
小结 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关节具有牢固灵活的特点适于运动;骨骼肌在运动中是动力器官。 讨论总结:动物通过各种方式的运动能够充分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 加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讨论
六、自我测评:(小组之间交流并得出答案)
1、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的运动?( )
A、鱼的游泳 B、蜜蜂舞蹈 C、胃肠蠕动 D、蝴蝶飞舞
2、人的运动系统由什么构成 ( )
A.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B.由关节构成 C.由手和脚构成 D.由骨骼肌构成
3、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连接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支持作用
4、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如图)是 ( )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5、下图为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关节是由[ ]____、关节面(包括[ ]____
和[ ]____)和[ ]____组成。
⑵关节能够灵活运动的重要原因是有[ ]____,
以及[3]里有_____,减少了运动时的摩擦。
⑶关节炎时,关节的[ ]____内可能积有脓液,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从而使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
⑷体育锻炼,能使关节的[ ]_____和_____增厚,并提高伸展性,从而增加关节的牢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
拓展提高
直臂提东西,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状况如何?这是否说明肌群间的相互配合?
附: 自我测评答案
答案:1、C 2、A 3、C 4、C
5、⑴②关节囊 ①关节头 ④关节窝 ③关节腔
⑵⑤关节软骨 滑液
⑶③关节腔
⑷②关节囊 韧带
七、小结收获:畅所欲言这节课你的收获。(学生可以在知识层面、学习方法层面、学习中的疑惑等方面来总结)
九、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都达到了应有的教学目标。
⑴利用媒体资源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利用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得冠军的图片和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师生感受到运动的美丽,健康的宝贵,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⑵通过探究实验,亲自解剖和观察动物的关节结构,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理性认识的建立和提升,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⑶通过制作模型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特别是猪关节的实物标本及屈肘和伸肘的自制模型的运用,对学生理解关节的结构及运动中肌肉之间的协调作用;骨、关节、肌肉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有很好的帮助。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及分析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层层深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十、布置作业
1、关节的结构和功能(熟练识图)
2、阐明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