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空气污染与保护(课件+练习+音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3.8空气污染与保护(课件+练习+音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4 10:36: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8空气污染与保护
一、单选题
1.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A. 臭氧 B. 二氧化硫 C. PM2.5 D. 二氧化碳
2.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雾霾天气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 出门戴防护口罩 B. 开窗通风 C. 减少户外活动 D. 打开空气净化器
3.由于森林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最近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总悬浮颗粒
52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用氢气作燃料
B. 露天焚烧垃圾
C. 汽车排放的尾气
D. 用煤和石油作燃料
5.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 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 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 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6.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有几种说法: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酸雨主要是由含硫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④汽车排放的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逐渐被污染。在下列五种物质中:①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②汽车排放的烟雾;③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④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烟气;⑤建筑工地不文明施工扬起的灰尘。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④
8.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
℃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A.
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 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
C. 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
D.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9.酸雨是指雨水具有较强酸性,pH小于5.6的降水。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C.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 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10.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的三大热点问题,下列选项不会加剧这三大环境问题的是


A. 煤、石油燃料的燃烧
B. 汽车尾气的排放
C.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 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11.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氮气 D. 可吸入颗粒物
12.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是指


A. 酸雨、废旧电池、温室效应
B. 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C. 臭氧层破坏、废旧电池、温室效应
D. 温室效应、废旧电池、
二、解答题
13.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北京
92
TSP
II
济南
76
TSP
II
天津
82
TSP
II
武汉
83
NOx
II
哈尔滨
96
TSP
II
重庆
98
SOx
II
上海
74
NOx
II
贵阳
69
TSP
II
注:TSP——空气中的飘尘;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
(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①少用煤作燃料;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③向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④开发新能源.
(2)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________.①开发氢能源;②使用电动车;③植树造林;④戴呼吸面具.
14.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中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________,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己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 。
(2)2018年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已陆续在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小微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时接收监测数据。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________(选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颗粒物;③氮气;④臭氧;⑤一氧化碳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选填字母)。
A. 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 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C. 焚烧落叶和垃圾
D. 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15.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时有雾霾天气。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雾,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残留物。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雾霾天气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________组成;
(2)出现雾霾天气时要尽量用鼻呼吸,因为鼻中的________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气管;
(3)如图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其中表示剧烈运动时呼吸状态的曲线是________;
(4)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么做?请写出一项正确的做法: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B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D
6.【答案】
D
7.【答案】
A
8.【答案】
B
9.【答案】
C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B
二、解答题
13.【答案】(1)重庆;①②④
(2)①②③
14.【答案】
(1)酸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②④⑤
(3)A,B,D
15.【答案】
(1)肺
(2)鼻毛、黏膜分泌黏液
(3)B
(4)低碳生活,多走路少乘车等(答两项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第八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
引入新课
包围在地球周围的那层薄薄的大气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我们在大气下生息繁衍。然而,空气污染却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大气是我们应尽之职责。
学习目标
本节我们要学会的知识:
1.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防治措施。2.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3.知道空气污染指数的主要内容,能看懂空气质量报告。
3.8
空气污染与保护
相对稳定的洁净空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都非常重要。当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
一、空气污染
【思考与讨论】
你所知道的空气污染源有哪些?这些污染源所产生的污染物分别是什么?
造成空气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一般以后者为主。目前
,
被人们注意到的空气污染物有
100
多种
,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
2.阅读课本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特点与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通常把粒径在
10
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来源:
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
马路,建筑工地上等卷起的尘土
昆虫鳞片、植物花粉和细菌等
植物的花粉
蝴蝶翅上的鳞片
燃烧的香烟
细菌
我们人类吸入后会引起:慢性气管炎、尘肺、矽肺、肺癌
3.你们知道这些可吸入颗粒物是哪里来的吗?
工厂排出的烟尘

汽车排出的碳烟、建筑工地上卷起的尘土
空气中这些可吸入颗粒物超出了空气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空气污染!
4.引起空气污染另一种原因是:进入一些正常情况下空气中原来没有的有毒有害的成分。
最典型的就是来自汽车尾气排放的气体:
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这些气体不但危害我们的健康,同时也对天气和其他生物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讨论】洁净的空气是我们生存的保障!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空气变好呢?
(1)控制污染源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2)发展“绿色工业”,使用清洁能源
(3)植树造林
氢能源
风能
太阳能
森林不但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它还是天然的吸尘器,能吸收大量的烟尘和粉尘;据统计1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000公斤,放出氧气730公斤。1公顷松树林年滞尘总量为34吨。另有些植物对某种有毒气体特别敏感,往往在人们还没有感觉到的浓度下,便出现了伤害症状,从而起了“报警”作用。像樟树、橡树等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松树等树木能分泌杀菌素,杀死病菌。
地球之肺—森林
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的内容: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首要污染物
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数值
形式,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三、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怎样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指数、质量级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污染指数
对健康的影响
质量级别
质量状况
0—50
可正常活动


51—100
可正常活动


101-200
长期接触可能出现刺激症状

轻度污染
201-300
出现刺激症状肺病心脏病患者症状加剧

中度污染
301-500
危害健康影响正常生活病人老年人可能提前死亡。

重污染
500-750
1908年
1968年
你知道她美丽的面貌被“谁”伤害了吗?
空中死神:酸雨
酸雨是天然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露等)在其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
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和硝酸,它们有强烈的腐蚀性!
二氧化硫等


PH﹤5.6
酸雨
水蒸气
2.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
3.污染地表水和水源,使水生生物无法生存
1.影响人体健康
4.腐蚀建筑物、文化古迹和金属设备
酸雨的危害
空气污染
臭氧层空洞
温室效应
酸雨
可吸入颗粒物过多
现在全球面临的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空气污染的结果,所以保护空气是全球都必须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未来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存!
四、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知识总结
3.8空气污染与保护
空气
我们
污染
影响
保护
平时呼吸不用嘴
运动锻炼深呼吸
课间活动不追逐
房屋教室勤通风
废物垃圾不乱扔
吸烟害人又害己
植树造林空气新
呼吸卫生要牢记
要注意呼吸卫生!
1.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的是(
)
A. 臭氧空洞——氧气
B. 雾霾——氮气
C.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D. 酸雨——甲烷
2.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PM2.5
C
A
复习巩固
3.为防止污染空气和温室效应,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A.煤 B.太阳能
C.石油
D.酒精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氟冰箱的使用会使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B.市区禁止摩托车通行是为了提高城区空气质量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B
B
5.下列行为不会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的是(
)
A. 土壤的沙漠化
B. 使用氯氟烃制冷剂
C. 大量使用发泡剂
D. 喷雾剂的使用和释放
6.近几年,雾霾问题日趋严重。下列做法会加重雾霾的是(
)
A. 增加绿化面积
B. 提倡绿色出行
C. 使用太阳能发电
D. 就地焚烧作物秸秆
A
D
7.酸雨对下列哪项建筑损害最(

A.木制门窗 B.塑胶跑道 C.铜像 D.大理石建筑
8.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C
C
9.下面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注:TSP—空气中的飘尘;NOX——氮氧化物,SOX—硫氧化物。
(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2)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③向已酸化的土壤加石灰;④开发新能源
城市









空气质量级别
城市


指数


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北京
92
TSP

哈尔滨
96
TSP

济南
76
TSP

重庆
98
SOX

天津
82
TSP

上海
74
NOX

武汉
83
NOX

贵阳
69
TSP

重庆



家庭小实验
1.在载玻片上贴一层双面透明的不干胶带,分别放置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收集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
2.在载玻片下面衬一黑纸,用肉眼观察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不干胶带上出现的变化,这说明什么?
3.放置24小时后,收回载玻片,先用放大镜观察不干胶带。然后,在载玻片的不干胶带上面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再仔细观察。
不干胶带上有
;它们是怎么来
不同环境所粘的颗粒物一样吗
空气中有可吸入颗粒物
小颗粒
它们是空气中悬浮的小颗粒沉降在胶带上形成的
不同环境中所粘的颗粒物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