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溶解现象复习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溶解现象复习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24 10:0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溶液的复习
1.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
2. 知道物质溶解的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乳化现象和结晶现象。
3. 能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4.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5.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复习目标
它们都是溶液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快乐探究一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__________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2、溶剂一定是水。实例中________的溶剂不是水
3、溶液都是无色的。实例中_______的溶液有颜色
4、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溶质是_________
请结合实例,回答以下问题
氯化氢或酒精
碘酒
硫酸铜
蔗糖和氯化钠
溶液概念理解,要抓住以下要素:
1、溶质的种类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3、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4、一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剂是一种。
5、判断物质是否为溶液要从均一、稳定、混合物三个方面考虑。
2、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但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农业
[走向生活]
生活中的溶液
衣服上的油滴用什么洗去?其原理是什么?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
[走向生活]

   在炎热的夏天,边远地区的高烧病人需要一个应急的“冰袋”。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有人想到了有些物质溶于水时吸热,可做冰袋。如果你在现场,身边有硝酸铵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和食盐,你会选择哪种物质作溶质呢?
[走向生活]
在进行无土栽培实验时,小杨要配制两瓶硝酸钾营养液(温度均为20℃),一瓶100克10%的不饱和溶液,另一瓶为100克饱和溶液。
快乐探究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
问题:如何配制100克10%的硝酸钾营养液
(1)配制此溶液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1.4%(填>或<或=)
(3)需要硝酸钾多少克?水多少克?
计算、称量、溶解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4)如果实验室中只有25%的硝酸钾溶液则需要25%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水多少克?
(5) W克浓度为15%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其浓度变为3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小杨将配制好的(温度20℃)没有贴标签的饱和溶液和10%的不饱和溶液放在桌子上,她不小心弄混了,请同学们帮忙想办法判断出哪一瓶饱和溶液。
快乐探究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继续加该溶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般规律: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特殊 Ca(OH)2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降温、加溶剂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 )
2.在2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36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 )
3.在20℃,100g水中溶有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
×
×
×
快乐探究四 物质溶解度
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吗?
未指明温度
未指明溶剂100g
未指明是否饱和

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要素:

?一定的温度
②100克溶剂(一般为水)
③达到饱和
④溶解的质量(单位为克)
关于固体物质溶解度的理解: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夏天下雨前为什么鱼会经常出现“浮头”现象?
当我们打开一瓶汽水时,为什么会冒出大量泡沫?
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
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
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氢氧化钙
溶解度/g
溶解度/g
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哪些规律?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变化不大 ,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观察下列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或提出哪些问题?
1、N(或M或P)点时A、B、C三种溶液所处的状态
2、三种物质的溶解性
3、在60 ℃(或20 或40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5、A中混有少量的B如何提纯A的方法
6、6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40℃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
溶解度曲线有哪些应用?
(1 )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判断溶解性。
(3)比较相同温度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4)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的结晶方式。
降温结晶: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蒸发结晶: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溶液
饱和
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解
限量定量表示
溶解度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表示方法
溶解度曲线
分类
组成
溶剂
溶质
定量表示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溶解过程
吸热
放热
典型例题
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溶解度曲线。
(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填“>”、“<”或“=”)碳酸钠的溶解度。
(2)4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碳酸钠,此时形成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将其降到10℃时,析出碳酸钠
晶体 g.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
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天温度高,海水中的水被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就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1.小琪同学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 氢氧化钠
D
2.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砂纸打磨去除铁锈
B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的是( )
A、烧水时,沸腾前有气泡产生。
B、喝下汽水后,有气体冲向鼻腔。
C、打开啤酒后,有气体冲出。
D、夏季黄昏,池塘中的鱼游到水面。
C
4、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方法能配置出该选种溶液的是( )
A、4克氯化钠和16克的水
B、16克20% 的氯化钠溶液和5克水
C、10克8%的氯化钠溶液蒸发5克水
D、14克10%的氯化钠溶液和1克氯化钠

CD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的剩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有24g硝酸钾,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为24g
C.溶液长期放置,其他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会分离
D.一种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
(1)在t1 ℃时,a、b、c三种固体物质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为
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等质量在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降温至t1℃时,析出溶质最多_________;
(4)t2 ℃时,将55 g a物质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