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没有动物那么灵敏,那植物怎样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呢?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学习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
学习难点:
1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 .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引起植物产生这种现象的外界刺激是什么?单侧光 向着窗外生长向日葵花的向阳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运动方向随( )方向而定。刺激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向性运动的概念2、举例:向光性
向重力性
向水性
向肥性 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说明植物具有( ),这种特性从根本上来说由( )决定。应激性遗传物质 生长素的调节3、意义:4、原因:胚芽鞘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说明:1、1880年,达尔文实验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问题一:植物向光性是由什
么样光照引起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说明:没有尖端,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1880年,达尔文实验问题二:向光性的产生与胚芽
鞘哪个部位有关?戴锡箔小帽的胚芽鞘说明:胚芽鞘弯曲与尖端感光有关。1880年,达尔文实验问题三:尖端与单侧光有什么联系?尖端的下部裹小锡帽说明: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部位,而感光的是尖端。1880年,达尔文实验去掉尖端的胚芽鞘达尔文的推理: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得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给下部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1928年,荷兰 温特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 吲哚乙酸(IAA)1942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是IAA;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结论:①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②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使向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少,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
③胚芽鞘尖端以下的背光侧生长素较多,生长较快,向光侧生长素较少,生长较慢,从而造成胚芽鞘的相关弯曲生长。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如: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极性运输主动运输: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产生
分布运输分布特点: ①产生部位 < 积累部位
如顶芽 < 侧芽 分生区 < 伸长区
②生长旺盛部位 > 衰老部位
如生长点 > 老根运输特点:1、极性运输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3、横向运输在细胞分裂旺盛的地方,收外界某些刺激的影响,生长素在形态学上端可以横向运输。D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