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0-31 15: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杜玉华 兖州市第九中学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目标
1、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遗传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4、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合理的重要性。合作探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两幅“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图思考如下问题:
1、人体体细胞中含有多少对染色体?
2、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3、在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4、上面两图中,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
5、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女性体细胞内染色体男性体细胞内染色体1902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C.E.McClung)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E.B.Wilson)和斯特蒂文特(A.H.Sturtevant)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命名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染色体YX 马蛔虫体细胞内只有两对染色体, 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研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内只有两条染色体,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内又恢复了两对,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体细胞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染色体减少一半,但不是任意减半,而是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探索发现[思考]:马蛔虫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内各有多少染色体? 生物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染色体为什么要减少一半,你认为有什么意义?试试看尝试父亲母亲精子卵细胞受精卵23对23对数量?数量?数量?精子卵细胞受精卵23对23对23条23对23条父亲母亲尝试染色体传递过程示意图 安排学生分组模拟实验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可以使用其他替代品,比如使用不同颜色的围棋子、豆粒等。但实验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对两种不同颜色的器材,讲清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如围棋的黑白棋子分别表示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用黑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然后分装在两个不透光的容器中,其中一个容器内的棋子代表精子(数量要尽量多些,黑白比例为1:1),另一个容器内的棋子表示卵细胞(都是黑子)。
2、实验前教师解释清两容器内棋子所表示的含义后,将装有棋子的容器分给小组,然后要求学生模拟随机受精过程。一个同学从装有“精子”的容器中随机摸出一粒“精子”,另一个同学从装有“卵细胞”的容器内摸出一粒“卵细胞”,放在一起代表受精卵内含有性染色体的种类(或男或女),并把结果记录下来。探究活动: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探究活动: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3、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小组探究所得结果是否与全班的结果一致,分析本组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4、注意可能出现的偶然性结果。最好是将每一个班级的实验数据累加起来,结果会更有说服力。
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认同生男生女是随机的,而且机会是均等的。再联系社会实际,讨论社会中男女比例状况,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社会原因,进一步对国家有关政策加深认识和理解。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父亲母亲温故而知新精子卵细胞受精卵22对+XY22条+X22对+XX22条+X22对+XX父亲母亲推理精子卵细胞受精卵22对+XY22条+X22对+XX22条+Y22对+XY父亲母亲推理性别决定示意图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XYXX生殖细胞XXY子代XXXY女男1 :1亲代父母思考与练习: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表通过分析我国大陆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尝试以图解的方式解释你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