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 生物 学科 教案 备课人 吴学华
课题: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 1 课 时 12 月 1 日
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人口增长的特点
3. 人口增长的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方法指导 1、对话法、
2、探讨法
3、讲述法
教学过程
1.导入〖章引入〗学生阅读P117。〖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提示。〖提示〗1.假如置身于图中,就会感到自己和他人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2.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3.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人满为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这是因为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对于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问题〗“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种群数量增长的有两种方式,人口增长是接近哪一种增长方式呢?为什么?〖提示〗如果一种生物没有了天敌,而食物供应又比较充足,它就会过度繁殖,数量呈“J”型几何级数增长。数百年来,人口的增长就是这样的情景。2. 【自学质疑、交流展示】〖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板书〗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境〖资料分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提示〗1.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板书〗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生活动〗学生阅读P119~122,回家完成“资料收集与分析”。〖想像空间〗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提示〗将会因学生过多和教师、教室以及教学设备等过少而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因学生过多而使教室内空气流通不好、光线不足和过于拥挤等,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板书设计】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境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结〗见板书。〖作业〗练习一二 6. 教后感 二次备课
高二 生物 学科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1课时学案、巩固案
编制人:吴学华 审核人: 胡彬 编制时间:12月1日
学生完成时间:_月_日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____小组
I 学习目标
1.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II 学习重难点
1. 1.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2、人口增长的特点
3. 3. 人口增长的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III 方法指导 (可根据学情或教学内容选用方法)
自学质疑、 交流展示、知识建构、基础检测、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一、【自学质疑/交流展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1982年,我国将 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我国颁布了《 》。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2005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要控制在 以内;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以内;21世纪中叶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 亿)以后开缓慢下降。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消耗 ;另一方面,加剧了 ,增加了 。二、【基础检测、巩固练习】1.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必要加以控制B、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口数量不宜过多C、生物圈的承载能力有限,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D、生物圈可以承载80亿人,目前没有必要控制人口3.下列哪—措施最可能是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 ( )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4.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
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5.按人均计算,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在世界上位居 ( ) A.最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最低的国家之一 D.最高的国家之一6.我国保护环境最重要的举措是( )A.绿化工程与治沙工程 B.“退田还林”与“退田还湖”C.防止环境污染与保护自然资源 D.封山育林与建立自然保护区7.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什么影响( )A.人口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B.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使人均土地增加C.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均土地增加D.人口增长,使人开垦土地,人口与土地同步增长8.人口增长,使人需要多种需求,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的需求( )A.粮食和水 B.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 C.精神需求 D.欲望需求9.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10.下列哪一项是对我国人民不利的( )A.植树种草 B.防治沙漠化 C.推进生态农业 D.围湖造田 三、【能力提升】11.人口增长过快,还在消耗大量__________的同时,加剧了对_______污染,增加了_______的成本和难度。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力度。12.右图以1900-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量为依据绘制的曲线,请回答:(1)导致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导致一定时间内人均粮食迅速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口到一定时间也会减少,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