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 生物 学科 教案 备课人 吴学华
课题: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 1 课 时 11 月 8 日
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教学重点、难点 1. 群落的结构特征。
2、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群落中动植物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点
方法指导 1、交流展示
2、互动探究
3、精讲点拨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2. 【自学质疑、交流展示】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的结构【知识讲解】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板书〗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学生活动〗阅读P71。〖板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三、种间关系〖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4.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精讲点拨】〖板书〗种间的关系(不同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②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病毒;绦虫和猪。③竞争: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④捕食:(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羊吃草,狼吃鹿。二、种群的空间结构〖学生活动〗阅读P74~P75。1.垂直结构2.水平结构〖想象空间〗学生思考老师提示。〖提示〗首先,要明白自然选择的要意是什么。其次,要明白森林群落经垂直分层后,其中的植物种群在资源和空间的分配上有什么变化。由此想像出通过自然选择,不同形态结构的森林植物在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垂直分层现象〖探究〗学生阅读思考,师提示。〖提示〗主要是取样和采集方式要进行改进。根据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例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小结〗见黑体字(板书)。5. 小结和课后作业 课内作业:练习一、二。 6. 教后感 二次备课
高二 生物 学科第3节 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学案、巩固案
编制人:吴学华 审核人: 胡彬 编制时间:11月8日
学生完成时间:_月_日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____小组
I 学习目标
1.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II 学习重难点
1. . 群落的结构特征。
2.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 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III 方法指导 (可根据学情或教学内容选用方法)
自学质疑、 交流展示、知识建构、基础检测、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一、【自学质疑/交流展示】群落是指 。不同群落物种的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主要包括 、 、 和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 。在垂直方向上,群落种植物具有明显的 ,这与对 的利用有关。在水平方向上,植物长呈 。二、【基础检测、巩固练习】1.水深200米的海水内的植物群落( )A.只有垂直结构 B.只有水平结构C.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有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无2.长白山区,自上而下形成了不同的植物带,造成这种分层结构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3.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包括( )A、光照强度 B.土壤类型 C.温度大小 D.生物种群的特征4.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关系很复杂,其中主要的是( )A.共生关系 B.寄生关系 C.竞争关系 D.食物关系5.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A、生存竞争 B.占据空间 C.资源利用 D.生物进化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内斗争发生在种群内 B.种间斗争发生在群落C.种群内会发生捕食关系 D.群落内会发生共生关系7.在某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D.彼此间有直接可间接的营养关系三、【能力提升】7.下图是两种草履虫在实验室培养时的竞争实验(定时供给细菌)有关的种群动态。请据图回答:Ⅰ大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生长;Ⅱ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的生长Ⅲ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生长; Ⅳ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混合培 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生长 (1)生物争夺同一食物或同一栖息地是生物间常见的一种关系, 包括 和 。 (2)从曲线I可看出,大草履虫经快速增长后,种群密度为 。(3)从曲线Ⅱ可看出,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大草虫竞争失败,其可能原因是( )A.生殖率高 B.生殖率低 C.取食能力强 D.取食能力弱(4)曲线Ⅲ中可看出,双小核草履虫处于高速增长时在哪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5)从曲线Ⅰ.Ⅱ.Ⅲ.Ⅳ可知,两种草履虫对生态环境的需要较为一致,如在自然界中真的会出现上述曲线结果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