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1-02 12: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 生物 学科 教案 备课人 吴学华
课题: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 2 课 时 9 月 8日
教学目标 1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方法指导 1、交流展示
2、互动探究
3、精讲点拨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阅读问题探讨) 组织学生讨论2. 【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条件反射(后天的)。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提示及板书(黑体)〕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师生互动】〔问题〕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呢?〖板书〗1.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
膜内——负电位(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
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思考与讨论2〕〔提示及板书〕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讲述及板书〗(1)突触的定义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2)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 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3)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作用(4)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4.巩固练习 【精讲点拨】例1.电在生物学研究中用途广泛。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现在E处施加电剌激,使其兴奋。受到剌激后,E处膜内外电位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A.内负外正,向下 B.内负外正,向上C.内正外负,向下 D.内正外负,向上解析: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到剌激后发生电位逆转,成为内正外负。而在突触部位的兴奋传导,具有单向性,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答案:C例2.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图中______点可发生兴奋;(3)若刺激d点,图中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____________个。5. 小结和课后作业 课后习题一二题。 6. 教后感 二次备课
高二生物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课时学案、巩固案
编制人:吴学华 审核人: 尹平 编制时间:9月8日学生
学生完成时间:__月__日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____小组
I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 能够理解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II 学习重难点
1. 掌握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 会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3. 理解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III 方法指导 自学质疑/交流展示
自学质疑、 交流展示、知识建构、基础检测、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一、自学质疑/交流展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是指在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变化作出的 。其结构基础是 ,通常有 组成。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由 状态变为 - 状态的过程。兴奋是以 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 。它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主要特点是 向的。突触的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 、 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有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 通过 作用于 上的特异性受体,使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所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 向的。脊椎动物和人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和 。其中 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 功能是人脑特有的功能,它是由大脑皮层的 区控制。当其中的S区受伤时,患者叫 症。
二、【基础检测、巩固练习】7.人体的绝大部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外侧电位分别是 A.正电位、负电位 B.正电位、正电位 C.负电位、负电位 D.负电位、正电位8.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指A.神经组织 B.脊髓和脑 C.灰质和白质 D.神经细胞9.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因难、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头,但是当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 ( )A.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B.声音→神经系绕→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C.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D.声音→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三、【能力提升】11、右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图中所画神经元有_________个,其中2是 神经元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 来传递的,该部位又由 、 、 三部分构成,神经元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_________。
5.(1)感受器 d 胞体膜或树突膜(2)递质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B神经元持续兴奋 (4)中央前回 大 (5)高尔基体 糖蛋白 糖被 (6)不收缩 收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