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原子结构的模型 同步练习(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原子结构的模型 同步练习(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5 00:1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结构的模型(1)
1.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①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实心球模型。
② 原子模型(1897年) 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带负电)。
③ 原子模型(1911年) 行星绕太阳模型(a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
④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 模型。
⑤现在的原子结构模型比玻尔模型又有丁很大的改进。
2.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 和带负电荷的 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 ,电性 ,因而原子呈 。
3.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 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 。
4.原子核的秘密(如图)。









质子数= 数= 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显电中性)。
5.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 构成的。
题型一α粒子散射实验
1.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直接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
2.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题型二原子的构成
1.原于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由电子决定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题型三实验分析
1.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1)现象一 ;
(2)现象二 ;
(3)现象三 。
2.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当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问题讨论:
(1)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 。
一、选择题
1.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与下图最相似的是( )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
2.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A.核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原子核 C.中子 D.电子
4.下列氢原子的各种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原子的质量等于原子核的质量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对原子而言,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6.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
A.A=B=C B.B=C=D C.A=C=D D.A=B=D
7.下列粒子:夸克、原子、质子、原子核,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 )
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 D.质子、夸克,原子、原子核
8.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7 B.9 C.10 D.19
9.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生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A.abcd B.abc C.bcd D.ad
10.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拨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
11.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氮的原子结构模型。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1 B.2
C.3 D.5
12.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夸克的带电量为基元电荷,d夸克的带电量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
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夺克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成
二、填空、简答题
1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填序号) 甲 乙 丙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原子结构的模型(2)
1.带电的原子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会相互吸引,构成物质。离子也是构成 的微粒之一。



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元素:科学上把具有相同 (即 )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3.原子核内的 相同、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互为同位索的原于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4.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粒子电性 电性 显 电 显 电
联系
题型一原子与离子的区别
1.关于离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从电性上看,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
B.离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
C.从结构上看,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在离子中两个数不相等
D.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
2.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得多
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题型二同位素
1.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I和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B.属于同种元素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2.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核内有15个质子、15个中子,另一种核内有15个质子、16个中子,则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属于不同的元素 B.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
C.它们的质量是相等的 D.它们虽然属同位素,但核电荷数是不同的
一、选择题
1.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A.铜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
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质量不同
3.一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当1个氢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它会变成( )
A.质子 B.原子核 C.阳离子 D.带负电荷的离子
4.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该原子的原子核
5.下列关于同位素原子在医学、农业、环保等方面广泛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医学上同位素主要用于显像、诊断和治疗,另外还包括医疗用品消毒、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和生物医学研究
B.同位素的辐射育种技术为农业提供了改进质量,增加产量的多种有效手段
C.同位素在测定从工厂排放出来的温室(效应)气体的途径及其被植物同化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我们对二氧化碳带来的环境冲击的了解
D.当前在大多数应用中,同位素技术已被现有可更替的技术所取代
6.原子发生变化生成阴、阳离子的原因是( )
A.发生了质子的转移 B.原子失去了电子
C.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D.原子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7.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如下图为氢的三种同位素,比较它们的结构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位素的质子数不同 B.同位素的电子数不同
C.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D.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
二、填空、简答题
9.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例如:铁由 构成,水由 构成,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 构成的。
10.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 (填序号)。
①电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原子核;⑤原子;⑥分子
11.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会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氧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1个H3+粒子中含有 个质子, 个电子。
12.下表微粒中,是阳离子的是 ;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字母)。
组别 质子 中子 电子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26 30 26
D 14 16 14
13.用线把下列物质与构成物质的粒子连接起来。
金属钠 分子
氯气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原子

稀有气体
硫酸铜晶体 离子
氯化钠
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
①元素种类②化学性质③原子质量④原子的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⑦ D.①⑤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由电子决定的
3.物质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若以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带负电的是( )




A B C D
4.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C.两种不同的分子 D.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5.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每百吨的He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He的形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e和He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He和He互为同位素
C.He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 D.He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
6.关于下表所列的四种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A和B属于同种元素;②B为带正电的离子;③C和D互为同位素;④A和D互为同位素。
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8 8 8
B 8 8 10
C 6 6 6
D 6 8 6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氯化钠的形成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D.钠离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8.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碘—131和碘—127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27的质量为127 B.碘—127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
C.碘—131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D.碘—131和碘—127核内中子数不同
9.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10.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由四个中子组成的微粒,这种微粒被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下列有关“四中子”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微粒是一种原子 B.该微粒不显电性
C.该微粒与普通中子互为同位素 D.该微粒的质量数为2
11.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 构成的。
(2)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每个钠 失去一个 形成带正电荷的钠 ,每个氯 得到一个 形成带负电荷的氯 ,带有相反电荷的两种 相互作用构成了氯化钠。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如图)。







(1)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
(4)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
(5)按现在对原子、分子的认识,你认为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中不确切的地方,请用“ ”划出,并在下方加以改正。 。
























答案(1)
1.汤姆生 卢瑟福 分层 2.原子核 核外电子 相等 相反 电中性 3.体积 质量 4.从上向下填: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核电荷 核外电子 5.夸克
1.C 2.C
1.A 2.D
1.(1)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2)原子核带正电,a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质量比a粒子大很多,当a粒子碰到金原子核就被弹了回来
2.(1)a粒子碰到了质量很大的原子核 (2)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3)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1.D 2.B 3.B 4.A 5.D 6.D 7.A 8.B 9.C 10.A 11.B 12.B 13.(1)乙 (2)ABD
(2)
1.离子 物质 2.核电荷数 质子数 3.质子数 中子数 元素 4.不显 正 负 失电子 得电子
1.D 2.D
1.A 解析:A.由题意比较I和I可知:其中子个数分别是78、74,故不正确;B.由题意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相同;D.由题意比较I和I可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故选A。
2.B
1.C 2.A 3.D 4.C 5.D 6.D 7.B 8.C 9.铁原子 水分子 氯离子和钠离子 10.② ④ 11.3 2 12.B A和D 13.
1.A 2.D 3.D 4.B 5.B 6.A 7.D 8.D 9.A 10.B 11.(1)原子 离子 (2)原子 电子 离子 原子 电子 离子 离子 (3)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12.(2)79 (3)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 (4)a粒子撞击了质量很大的金原子核而被弹回 (5)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并不是所有物质都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共8页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