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根据某适宜度指标,将我国东北单季稻主产区划分为三个地区。通过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单季稻生产种植环境趋于平均和优化,对单季稻生产总体表现为正效应,三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单季稻主产区适宜度区域划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划分东北地区单季稻主产区适宜度的主要指标是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2.推测M区域内单季稻生产适宜度较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市场
3.全球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单季稻单产增幅的影响有一定差异性,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B.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C.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 D.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代表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4.对植物工厂限制最小的区位因素是
A.土壤 B.市场 C.劳动力 D.政策
5.植物工厂适宜种植
①小麦 ②蔬菜 ③花卉 ④苹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目前植物工厂在我国难以大规模推广,主要原因是
A.农产品供大于求 B.国家政策限制 C.生产成本高 D.劳动力素质低
结合甘肃省地图,回答下列小题。
7.甘肃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 ( )
A.风沙更严重 B.年温差大 C.年降水量相近 D.光照条件差
8.敦煌适合发展的产业有 ( )
A.家具制造 B.草原牧业 C.文化旅游 D.石油加工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9.关于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均属渔业生产 ②均属水果园艺业
③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选择生产 ④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农业技术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国家政策的改变 D.市场需求的变化
暗管排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实现“旱可灌、涝能排、土壤盐分可调、地下水位可控”的目标。暗管排碱工程的实施首先要对盐碱地进行土壤钻孔调查和地表勘察,以掌握土层构造、渗透性、地下水位等,然后设计暗管埋设的方向、间距、管径选择和埋深,暗管埋藏于1.5-2m的位置,寿命可达50年之久。表土下渗减弱会影响排碱。下图为暗管排碱原理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采用暗管排碱的主要缺点是
A.阻碍农业机械化 B.表层土壤损失大
C.管理维护费用高 D.暗管设计要求高
12.大规模铺设暗管的地区
A.地下水位抬升明显 B.暗管排列很有规律
C.深耕提升排碱效果 D.表土变干蒸发减少
13. 俗话说“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害;果园灌冬水,开春发的美”。果农常在“大雪”至“冬至”期间,土壤冻结前灌一次水。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大雪”至“冬至”期间,果园冬灌的主要目的( )
A.可以满足果树对水份的需求,缓解干旱状况
B.可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
C.有利于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果树冻害
D.有利于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搬运和侵蚀
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枣树
A.抗病虫害 B.耐涝 C.耐旱 D.占耕地少
15.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冻害 C.台风 D.洪涝
16.下图中左图甲地区有些农民将农田开发成圆形,右图为在空中拍摄的甲地区圆形农田。
甲地农田设计成圆形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管理 B.便于机械化 C.便于灌溉 D.便于运输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阜阳闻集草莓大棚种植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7.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C.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作物光合作用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18.冬季大棚打开门时,正确的空气流动情况应该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9.夏季农民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香蕉是冰岛人民最喜爱的热带水果,为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该国从1941年开始利用温室种植香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冰岛利用温室种植香蕉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低 B.气候条件优越
C.种植历史悠久 D.地热资源丰富
21.冰岛利用温室种植的香蕉需要两年才能成熟,主要限制因素是
A.水分 B.土壤 C.光照 D.技术
22.冰岛种植的香蕉主要是满足
A.生产者的需求 B.国内市场需求 C.粮食消费需求 D.国际市场需求
二、综合题
2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顶,如图11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
(1)分析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_________
(2)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_________
(3)合掌村农业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日本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各国经济与我国存在明显的互补性,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下图是“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 阿拉木图、阿斯塔纳气候统计图
材三 中亚种植棉花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拥有世界最多的棉花品种资源,也是世界上棉花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在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有广泛种植,目前中亚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棉花净出口地区。
(1)根据材料二,说出阿拉木图与阿斯塔纳的降水差异是____________,影响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2)中亚应该大力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该交通方式主要优势有___________;该种交通线路在修建时会遇到的自然困难有_____________。
(3)大规模的棉花种植会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具体表现有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B 6.C 7.D 8.C 9.D 10.D 11.D 12.C 13.C 14.C 15.B 16.C 17.C 18.A 19.D 20.D 21.C 22.B
23.冬季风经过海洋上空,携带大量水汽;白川乡冬季气候寒冷,且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产生大量降雪。 屋顶斜面角度大,可减少冬季屋顶的积雪厚度;屋顶的厚度大,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当地水田多,稻草来源充足,使用稻草铺设屋顶,材料供应充足、廉价。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人多地少,依靠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灌溉用水量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利化可减轻旱涝灾害影响;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小,耕地地块小,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
24.差异:阿拉万图年降水量大于阿斯塔纳;阿斯塔纳夏季降水稍稍多,阿拉木要冬春季节降水较多 影响因素:大气环流,地形 铁路 适宜长距离大柰货物运输,成本低;速度快 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荒漠、戈壁广布;多大风和风沙;冬季严寒。 不合理的灌溉会产生土壊盐碱化;引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变小(湿地减少);咸海湖水矿化度变高;加剧荒漠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