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https://haokan.baidu.com/v?vid=5408790192640215493&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经常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谈不上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
——9.16袁隆平《湖南农业大学“开学第一课”讲话》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背景分析法
在历史学习中的运用
——以《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为例
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①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学科的开拓者(a)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考试标准
☆史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
背景分析法?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时间)毛泽东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问1:毛泽东为什么要在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
☆史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
背景分析法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①政治: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②经济: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毛泽东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
问2:“双百”方针在新中国建设文化事业过程中具有怎么的意义?
话剧《茶馆》
电影《中华儿女》
☆史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
背景分析法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毛泽东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问2:“双百”方针在新中国建设文化事业过程中具有怎么的意义?
①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②推动了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①政治: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②经济: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
③个人情感:科学家的爱国情怀
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李四光 华罗庚 钱学森 吴阶平 邓稼先
问3:为什么六七十年代中国文化会陷入萧条?
文物遭摧残
人士遭迫害
样板戏流行
①政治:民主政治遭到破坏
②经济:经济建设遭到了巨大损失
但是
乔的笑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找一找: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哪些重大科学技术成就?p93
邻域 序号 时间 成就
国防 ①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标志着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② 1967年 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 1970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医学 ④ 1965年 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农业 ⑤ 1973年 籼(xiān)型杂交水稻
中国20世纪60-70年代重要的科技成就(b)(P93)
问4:说说此段时间中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
①政治: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个人崇拜; “左”倾错误泛滥,阶级斗争扩大化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经济:国民经济缓慢发展,劫难
③外交:中苏关系恶化
结论:中国优先发展国防科技是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国虎视眈眈,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对中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只有发展重工业和国防科技,才能保证政权稳定。
发展国防科技,服务于社会主义和平建设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p95
邻域 时间 成就
空间技术 1984年 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
第一颗实用通讯卫星
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
1990年 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运载火箭 1980年 远程运载火箭
1999年 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的运用
2003年 “神舟5号”进入太空
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问5:说说此段时间中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
①政治:民主与法制的逐步恢复与完善
②经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③政策:科教兴国 p94
问5:说说此段时间中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本课小结
一个史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
一个方法:历史背景=经济+政治+文化+……
一个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个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