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口合理容量(共26张PPT)(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人口合理容量(共26张PPT)(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26 16:2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必修Ⅱ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学习目标 (1)读图理解人口“爆炸性”的含义。
(2)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及人口急剧增长对自 然资源产生的影响。
(3)比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的 区别和联系
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原因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
请计算右图中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越来越短
越来越快
一、“人口爆炸”
20世纪——
“人口爆炸”的时代
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 增长,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社会学家们将其描述为 。
指数
“人口爆炸”

在过渡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中,人口增长表现出“高—低—高” 的特点,特别是近100年来的人口指数增长,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活资料相对短缺。说明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他的“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确实存在的,因而在当今尤其值得人们关注。
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能主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两个级数”的关系就不再适用了。
合作讨论:你们赞成教材的10~11页活动探究题两种观点中的哪一种?请用自已的话加以说明。
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二、环境的限制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
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自然资源。
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主要
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的。
环境的限制性
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也不能超 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
环境
物质能量
废弃物
人类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假设在中国,
其资源量可以……
粮食可供16亿人
淡水可供19亿人
空气可供120亿人
能源可供18亿人
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粮食可供16亿人
淡水可供19亿人
空气可供120亿人
能源可供18亿人
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
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6亿
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工业建筑用地等)使得农业用地显著减少
某些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污染、浪费严重
垦殖毁林---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气候反常。
图1-6 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
人均耕地减少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粮食需求量加大
城市膨胀
建设用地增加
开垦新耕地
农药、化肥用量增加
土壤污染加剧
耕地总面积减少
粮食产量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
土壤荒漠化
工矿规模扩大
植被破坏
请简要说明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限制
阅读课本P13-P15“人口合理容量”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人口容量?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
2、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容量有何区别?
3、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4、人口容量有何特点?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
某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影 响 环 境 承 载 力 的 大 小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桶板的长度不相等。那么,木桶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地球能养活多少人?最适宜养多少人?
人口容量与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能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最适宜人口数)
地球人口容量:100亿 中国人口容量:16亿
地球合理容量:60亿 中国合理容量:8-9亿
到底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
实际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
基本协调
实际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
协调被破坏
人口容量的特点
不同地区;
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自然条件;
不同科学技术水平。
人口容量
是不同的
人口容量的特点
面积 人口
台湾岛 3.6万平方公里 2300万
海南岛 3.4万平方公里 750万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最大值)
警戒线
  应该以人口容量为最终警戒线,
人口数量要低于人口容量。
人口容量的特点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注意: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此
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因素 与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
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济经发
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科技发
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地区开
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生活消
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反之越大
◇两片草原,一片水源好,生长茂盛,另一片一般,能承载的牛羊数量不同。
◇日本国土狭小,与云南相近,资源匮乏但人口接近1.3亿,但还在鼓励生育。而云南省人口是日本的1/3。
◇2005年,美国人均消费石油25桶(中国1桶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4倍,全球人口按美国的消费水平,全球石油储量仅够使用不足8年。
合作探究:P15活动题
◇农业社会每个人只需要几千克铜铁制作简单的农具和生活用具,直至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贫苦农民还是如此;工业社会对矿物资源的需求大的多,20世纪70年代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要消费钢铁9.4吨,有色金属6吨。
案例分析(一):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其中西线调水来解
决西北缺水,预计调
水成功后,西北地区
的环境人口容量可
增加一个亿.这说明
了一个什么问题?
说明淡水资源增加了,
增大了环境人口容量
三峡水库的建设,需要移民百万,这又说明
了什么?
三峡库区由陆域变成水域,土地面积缩少(土地资源减少),
三峡库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案例分析(二):
列表比较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概念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角度 主要是从自然资源(淡水、土地等)承载力的角度考虑,来确定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水平角度确定的最大人口规模
因素 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制约 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选择题练习:
⑴ 人口合理容量 A. 是根据一地自然资源的数量确定的 B. 是一个国家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C. 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D. 随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大
⑵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C
D
⑶造成上述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 光照 ② 地形 ③ 土壤 ④ 热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⑷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主要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D
B
具体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 西藏 10000 1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