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质量评估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每种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无其他功能 ②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 ③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 ④商业区的区位要求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下图中a、b、c表示某地不同阶段的城镇空间布局演化特征,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功能区布局演化特征。读图完成2~3题。
2.推测该地城市化过程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
A.a、b、c B.c、b、a
C.b、c、a D.b、a、c
3.图中关于城镇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①、b—②、c—③ B.a—②、b—③、c—①
C.a—③、b—①、c—② D.a—②、b—①、c—③
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兴建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读图,完成4~5题。
4.对图中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的有利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郊区 地价低 B.城区 接近消费者
C.城区 交通便利 D.郊区 接近消费者
5.关于Ⅰ(销售普通商品)、Ⅱ(销售高档商品)两购物中心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各方向的郊区
B.Ⅱ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邻近地区
C.Ⅰ服务范围大于Ⅱ
D.Ⅰ与Ⅱ服务范围不重叠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下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下图示意地租变化曲线。据此回答6~8题。
6.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A.西北风 自西北向东南流
B.西北风 自东南向西北流
C.东南风 自西北向东南流
D.东南风 自东南向西北流
7.右上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虚线)地租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影响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因素 B.经济因素
C.历史因素 D.环境因素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
A.商贸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B.轻工业区、商贸区、重工业区
C.重工业区、商贸区、轻工业区
D.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商贸区
10.图中住宅区的区位优势是( )
A.土地价格低 B.对外交通便利
C.环境条件优越 D.位于城市中心区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江汉平原,由于江水和滩涂阻隔,三片互不连属的区域各自发展,形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山城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千百年来其外部形态变化不大。读“清朝末期的武汉三镇图和目前的重庆市区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与早期武汉三镇形成无关的区位条件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平坦
C.水运便利 D.市场广阔
12.重庆市千百年来地域结构模式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阻隔 B.地形阻隔
C.交通不便 D.大雾天气多
城市群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读中原城市群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开封多
B.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
C.新乡和焦作的城市等级不同
D.许昌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
14.下列关于中原城市群建设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动河南省城市化建设
B.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
C.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D.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8%(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是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42%左右的城镇化率。我国正在探索“共建式城镇化”模式,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三大关键点同时发力,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之路。据此完成15~16题。
15.试推测我国城市化的“水分”主要是指( )
A.城市基础设施的滞后
B.众多农民工进入城市造成的伪城镇化
C.快速的郊区城市化引起的城市扩张
D.大城市过度膨胀产生的逆城市化
16.“共建式城镇化”模式对下列问题可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的是( )
A.大城市病 B.逆城市化
C.城市污染 D.房价上涨
“村中城”是指很多村落内或邻近村落间围绕特定市场或产业自发形成的“城”。新中国成立前,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丝区的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民乐迅速走上乡村城市化的道路。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读民乐地区图,完成17~18题。
17.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水运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雄厚
C.改革开放政策 D.国内市场广阔
18.2000年以后,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 )
A.产业布局靠近河流 B.纺织产业技术提升
C.当地就业结构改变 D.户籍人口大量增加
下图分别是美国、英国、巴西、印度四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表示美国和近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的序号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下列关于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与产业密集,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 ②人口流动,职业变化十分活跃 ③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④城市化的本质是居民由从事第一、第二产业转为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
A.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一雨即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完成21~22题。
21.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2.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
A.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B.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C.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D.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要求将雄安新区打造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下图为雄安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23~25题。
23.与北京相比,雄县、安新县、容城县三县县城( )
A.城市等级高 B.服务范围小
C.城市规模大 D.服务职能多
24.促使雄安新区成为又一具有全国意义新区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地形 B.气候
C.政策 D.交通
25.雄安新区的建设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该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北京就业压力 B.接纳北京污染企业
C.供应北京农副产品 D.分散北京城市职能
第Ⅱ卷(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某城市规划简图”, X、Y、Z属于城市功能区,如果在a、b、c、d四处布局果园、高新技术区、大型仓储式超市、火力发电厂,试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考虑,进行合理布局,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Y的城市功能区属于________区,大型仓储式超市布局在________处,其区位优势条件:位于郊区,地价________;靠近公路________便利。(4分)
(2)火力发电厂布局在________处,其区位优势条件:靠近________资源,燃料丰富;位于盛行风________风向的郊区,对城市污染小。(3分)
(3)下面能正确表示图中甲—乙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1分)( )
(4)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读我国南方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表现出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是________。(4 分)
(2)说出该城市水域面积变化的特点及有利影响。(4 分)
(3)指出图中物流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2分)
(4)简述自来水厂由a地迁至b地的原因。(4 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欧洲可观望阿尔卑斯雪山,且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共有17个,下图是这些城市的分布图。
材料二 2017年3月1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了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广州市常住人口首次超过1 400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533.86万。
(1)图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________,其可能处于城市化________阶段,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欧洲城市的城乡人口流动方向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这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城市问题。(4分)
(3)与欧洲城市相比,我国广州的主要城市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2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4分)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为300~400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面积的1/6,人多地少。香港以港立城,城市围绕港区发展。它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港口设施先进,远洋巨轮可自由出入。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下图为香港城市用地结构图。
(1)概括香港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从经济因素对城市用地结构的影响角度分析图中中心商务区的形成原因。(6分)
(2)在香港岛城市功能分区中,高级住宅区逐渐趋向半山区和山顶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简述香港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4分)
PAGE
1
章末质量评估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每种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无其他功能 ②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 ③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 ④商业区的区位要求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便形成了功能区,某一种功能区还可兼有其他的功能,如住宅区里常有商店,只是商店的用地面积较小,故①错,②对;较大的工业城市一般不止有一个工业区,故③错;商业区的区位要求是有便捷的交通条件,故④对。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下图中a、b、c表示某地不同阶段的城镇空间布局演化特征,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功能区布局演化特征。读图完成2~3题。
2.推测该地城市化过程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
A.a、b、c B.c、b、a
C.b、c、a D.b、a、c
3.图中关于城镇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①、b—②、c—③ B.a—②、b—③、c—①
C.a—③、b—①、c—② D.a—②、b—①、c—③
解析:第2题,根据城市空间演变特征可知,该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多,且城市间联系逐渐密切,先后顺序为b、c、a,故选C项。第3题,图①企业和居民点聚集,图②高级住宅区在中心,周边有研发场所,外围是企业,这是布局的高级阶段。图③企业与居民点分散开来,是低级阶段。a是城市群阶段,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故而应当匹配②。B为区域城市的早期阶段,故而是③。C为区域城市开始联系,故而会产生集聚现象,匹配①。故选B项。
答案:2.C 3.B
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兴建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读图,完成4~5题。
4.对图中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的有利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郊区 地价低 B.城区 接近消费者
C.城区 交通便利 D.郊区 接近消费者
5.关于Ⅰ(销售普通商品)、Ⅱ(销售高档商品)两购物中心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各方向的郊区
B.Ⅱ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邻近地区
C.Ⅰ服务范围大于Ⅱ
D.Ⅰ与Ⅱ服务范围不重叠
解析:第4题,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可知,大型购物中心分布在城市郊区的快速干道旁,B、C两项错。城区地价高,大型购物中心占地面积大,在郊区地价便宜,所以主要有利条件是地价低,A项对,D项错。第5题,Ⅰ(销售普通商品)销售的商品比较容易购买,所以Ⅰ服务范围为附近地区,A项错。Ⅱ(销售高档商品)销售的商品相对不容易购买,销售此类商品的商场较少,所以Ⅱ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邻近地区,B项对。Ⅱ服务范围大于Ⅰ,两者服务范围有重叠。C、D两项错。
答案:4.A 5.B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下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下图示意地租变化曲线。据此回答6~8题。
6.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A.西北风 自西北向东南流
B.西北风 自东南向西北流
C.东南风 自西北向东南流
D.东南风 自东南向西北流
7.右上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虚线)地租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影响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因素 B.经济因素
C.历史因素 D.环境因素
解析:第6题,重化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依据图中重化工业区布局在东南方向合理可以判定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选A项。第7题,地租高低受距城市中心远近、交通是否便利的影响,甲—乙一线越靠近城市中心和交通线的交会点地价越高,据此选D项。第8题,城市功能区的主导功能及组合取决于各功能区的实际付租能力,也就是受经济因素影响,据此选B项。
答案:6.A 7.D 8.B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
A.商贸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B.轻工业区、商贸区、重工业区
C.重工业区、商贸区、轻工业区
D.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商贸区
10.图中住宅区的区位优势是( )
A.土地价格低 B.对外交通便利
C.环境条件优越 D.位于城市中心区
解析:第9题,丙距离中心城区最近,对外交通便利,符合市场和交通最优原则,应为商贸区;乙距离中心城区较远,且位于商贸区外围,应为需劳动力多且环境污染小的轻工业区;甲距离中心城区最远,应为占地面积较大,且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重工业区。故D项正确。第10题,图中住宅区离城市中心区较远,但周边是沿海风景区、旅游区,说明环境条件优越,所以区位优势是环境因素。故C项正确。
答案:9.D 10.C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江汉平原,由于江水和滩涂阻隔,三片互不连属的区域各自发展,形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山城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千百年来其外部形态变化不大。读“清朝末期的武汉三镇图和目前的重庆市区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与早期武汉三镇形成无关的区位条件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平坦
C.水运便利 D.市场广阔
12.重庆市千百年来地域结构模式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阻隔 B.地形阻隔
C.交通不便 D.大雾天气多
解析:第11题,武汉三镇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早期城镇的形成主要与河流、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有关,与市场无关。所以选D项。第12题,重庆被称为山城,由于地形阻隔,其外部形态变化不大,故地形阻隔是主要影响因素。河流阻隔对城市外部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重庆市千百年来地域结构模式变化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交通不便是地形阻隔的结果。大雾天气对城市外部形态影响不大。所以选B项。
答案:11.D 12.B
城市群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读中原城市群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开封多
B.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
C.新乡和焦作的城市等级不同
D.许昌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
14.下列关于中原城市群建设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动河南省城市化建设
B.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
C.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D.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解析:第13题,图中城市郑州为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等级最高,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B项正确。洛阳和开封等级一样,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并不比开封多,A项错误。新乡和焦作、许昌和漯河的城市等级一样,C、D两项错误。第14题,中原城市群建设对推动河南省城市化建设,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有重大意义。但该地区位于中部地区,东部优势更明显,不可能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故选C项。
答案:13.B 14.C
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8%(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是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42%左右的城镇化率。我国正在探索“共建式城镇化”模式,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三大关键点同时发力,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之路。据此完成15~16题。
15.试推测我国城市化的“水分”主要是指( )
A.城市基础设施的滞后
B.众多农民工进入城市造成的伪城镇化
C.快速的郊区城市化引起的城市扩张
D.大城市过度膨胀产生的逆城市化
16.“共建式城镇化”模式对下列问题可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的是( )
A.大城市病 B.逆城市化
C.城市污染 D.房价上涨
解析:第15题,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差异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促使许多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导致我国城镇化率较高,但实际农民工户籍仍在农村,因此成为我国城市化的“水分”。故选B项。第16题,据材料可知, “共建式城镇化”模式是指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三大关键点同时发力,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之路。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这样可以缓解因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带来的城市问题。故选A。
答案:15.B 16.A
“村中城”是指很多村落内或邻近村落间围绕特定市场或产业自发形成的“城”。新中国成立前,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丝区的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民乐迅速走上乡村城市化的道路。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读民乐地区图,完成17~18题。
17.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水运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雄厚
C.改革开放政策 D.国内市场广阔
18.2000年以后,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 )
A.产业布局靠近河流 B.纺织产业技术提升
C.当地就业结构改变 D.户籍人口大量增加
解析:第17题,由材料可知,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丝区的集散中心。从图中可以看出,民乐乡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取水以及水运交通便利,有利于纺织业的发展,因此正确答案选A项。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科技力量没有优势,B项错误;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在改革开放政策上没有特别的优势,因此C项错误;国内市场广阔也不是民乐乡村独有的优势,因此D项错误。第18题,2000年以后,由材料可知,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说明现在民乐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城市,而原先的纺织业等劳动力产业逐渐进行转移,转到科技工业园,因此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当地就业结构改变,更需要的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非单纯看重劳动力数量。因此正确答案选C项。无法看出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引起产业布局靠近河流,A项错误;民乐地区的纺织产业已经转移,B项错误;户籍人口大量增加和人口出生率以及自然增长率有关,D项错误。
答案:17.A 18.C
下图分别是美国、英国、巴西、印度四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表示美国和近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的序号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下列关于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与产业密集,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 ②人口流动,职业变化十分活跃 ③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④城市化的本质是居民由从事第一、第二产业转为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
A.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第19题,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可以判断出①②为发达国家,③④为发展中国家,①城市化水平最高,起步最早,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是③,由此判断出①为英国、②为美国、③为巴西、④为印度,所以B项正确。第20题,城市中人口众多,产业集聚,能够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所以①正确;城市中流动人口多,人口的职业变化较频繁,故②正确;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所以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发达国家,故③正确;第二、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是城市化的本质内容,故④错误。所以该题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19.B 20.C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一雨即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完成21~22题。
21.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2.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
A.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B.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C.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D.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解析:第21题,根据材料推断“一雨即涝”的城市应该位于我国降水较多的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雨季短,降水量少,排除A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青藏地区降水少,故排除B、D两项;华北地区城市众多,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形成“一雨即涝”,是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C项正确。第22题,城市建设使得耕地、草地等转变为建设用地,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下渗减少;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使得地表水无法及时汇入河流,导致积水,造成城市“一雨即涝”。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与水循环关系不大,故选择C项。
答案:21.C 22.C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要求将雄安新区打造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下图为雄安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23~25题。
23.与北京相比,雄县、安新县、容城县三县县城( )
A.城市等级高 B.服务范围小
C.城市规模大 D.服务职能多
24.促使雄安新区成为又一具有全国意义新区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地形 B.气候
C.政策 D.交通
25.雄安新区的建设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该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北京就业压力 B.接纳北京污染企业
C.供应北京农副产品 D.分散北京城市职能
解析:第23题,与北京相比,雄县、安新县、容城县三县城市等级低、服务范围小、城市规模小、服务职能少,故B项正确。第24题,由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可知,雄安新区成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国家政策,故C项正确。第25题,雄安新区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疏解北京部分非首都功能,分散北京城市职能,故D项正确。
答案:23.B 24.C 25.D
第Ⅱ卷(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某城市规划简图”, X、Y、Z属于城市功能区,如果在a、b、c、d四处布局果园、高新技术区、大型仓储式超市、火力发电厂,试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考虑,进行合理布局,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Y的城市功能区属于________区,大型仓储式超市布局在________处,其区位优势条件:位于郊区,地价________;靠近公路________便利。(4分)
(2)火力发电厂布局在________处,其区位优势条件:靠近________资源,燃料丰富;位于盛行风________风向的郊区,对城市污染小。(3分)
(3)下面能正确表示图中甲—乙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1分)( )
(4)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第(1)题,Y靠近市中心且所占面积最大,所以Y是住宅区。第(2)题,这一小题要特别注意污染的问题,本题是画出了盛行风向,但在很多考试中写出“我国”或者给定某个纬度,就是为了让同学们知晓风向。这点需要同学们注意。第(3)题,甲—乙连线穿过市中心,所以甲—乙之间有地租最大峰值。选B项。第(4)题,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可以把污染控制在局部地区,避免更大范围的污染,也可以将土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答案:(1)住宅 c 低 交通 (2)a 煤炭 下 (3)B (4)便于缓解环境污染状况 便于土地价值的最优化(言之有理即可)
27.读我国南方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表现出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是________。(4 分)
(2)说出该城市水域面积变化的特点及有利影响。(4 分)
(3)指出图中物流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2分)
(4)简述自来水厂由a地迁至b地的原因。(4 分)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乙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为商业区,甲位于商业区周边,占地面积较大,为住宅区,丙位于城区的外围,靠近主要交通运输线路,且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为工业区。图中表现出城市的用地面积在 1998~2016 年间不断增大。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市的水域面积不断增大。水域面积大,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防止城市内涝等。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物流园的区位,主要从土地和交通方面分析,物流业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以及大面积的土地。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物流园分布在城市铁路以及公路附近,交通便利,且位于城市外缘,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降低土地成本。第(4)题,影响自来水厂布局的主要因素为水质,应该位于河流的上游。读图分析可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来分布在a点的自来水厂,逐渐变为城区,随着周围经济的发展,会对水质产生影响,而b地远离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条件较好。
答案:(1)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特点:水域面积扩大。有利影响:美化城市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
(3)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便利;位于城市边缘,可用土地多且地价较低。
(4)a地由城区外变为城区内,水质受到影响。(或b地远离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欧洲可观望阿尔卑斯雪山,且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共有17个,下图是这些城市的分布图。
材料二 2017年3月1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了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广州市常住人口首次超过1 400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533.86万。
(1)图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________,其可能处于城市化________阶段,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欧洲城市的城乡人口流动方向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这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城市问题。(4分)
(3)与欧洲城市相比,我国广州的主要城市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解析:第(1)题,根据注记,图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格拉茨,270万人。这个城市位于发达国家,目前可能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2)题,欧洲城市的城乡人口流动方向一般是由城市流向乡村,这会造成城市中心区衰落等城市问题。第(3)题,与欧洲城市相比,我国广州的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主要城市问题有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答案:(1)格拉茨 成熟 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由城市流向乡村 城市中心区衰落
(3)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言之有理即可)
2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4分)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为300~400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面积的1/6,人多地少。香港以港立城,城市围绕港区发展。它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港口设施先进,远洋巨轮可自由出入。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下图为香港城市用地结构图。
(1)概括香港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从经济因素对城市用地结构的影响角度分析图中中心商务区的形成原因。(6分)
(2)在香港岛城市功能分区中,高级住宅区逐渐趋向半山区和山顶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简述香港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4分)
解析:第(1)题,香港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是以维多利亚港区为中心,形成圈层式的布局,即同心圆结构模式。从经济因素角度分析,中心商务区形成原因是地处市中心,地价高,商业利润高,地租支付能力强;交通便利,客货流量大,利于商业发展。第(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级住宅区逐渐趋向半山区和山顶发展的原因可从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发展空间等方面分析。第(3)题,香港原料缺乏,当地市场小,工业区布局邻近港区,水运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根据主导风向,该地盛行风是东北风、西南风,所以工业区位于市区边缘,地处城区的西北、东南端,与盛行风向垂直。
答案:(1)结构特征:以维多利亚港区为中心,形成圈层式的布局(或同心圆结构模式)。中心商务区形成原因:①地处市中心,地价高,商业利润高,地租支付能力强;②交通便利,客货流量大。
(2)地势高,绿地多,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建筑空间大,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
(3)邻近港区,水运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位于市区边缘,地处城区的西北、东南端,与盛行风向垂直。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