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检测
基础达标
1.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相等。如果物种甲是人类所需的资源,那么能提供甲最多的生态系统是( )
解析: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尽量减少能量流动的中间环节,缩短食物链。
答案:A
2.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取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猪肉等家禽的肉类为主
解析: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理,食物链越长,流经食物链的总能量损失越多。由此可知,以植物产品为食的生物与植物(生产者)组成的共有两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最短,能量在此种食物链流动时损失最少。
答案:C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N1·M1>N2·M2 ?
B.N1·M1=N2·M2?
C.N1·M1D.N1·M1≥N2·M2?
解析:初级消费者最多有20%的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而这些能量是伴随着物质的传递而传递的,所以次级消费者所含有的物质总量远少于初级消费者。
答案:A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过程,包括各个环节中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
答案:C
5.在某生态系统中,已知1只2千克的鹰要吃10千克的小鸟,0.25千克的小鸟要吃2千克的昆虫,而100千克的昆虫要吃1 000千克的绿色植物,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为能量的话,那么,这只鹰转化为绿色植物化学能的百分比则为( )
A.0.05%
B.0.5%
C.0.25%
D.0.025%
解析:由于生态系统中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是递减的,其转化效率的计算是该营养级的生物量除以上一个营养级(即它所吃的食物的重量)。本题可分步计算,也可一次性计算。分步计算的方法是:①2÷10=0.2,②0.25÷2=0.125,③100÷1 000=0.1,④0.2×0.125×0.1×100%=0.25%。一次性计算方法是:(2/10)×(0.25/2)×(100/1 000)×100%=0.25%。
答案:C
6.人们常用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A.能量和营养级
B.个体大小和营养级
C.个体大小与个体数量
D.个体数量与生物类型
解析:由于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向递减的,效率为10%~20%,这样的金字塔说明了能量和营养级的关系。
答案:A
7.在一个食物链中,兔不会吃狼,食物不能倒流,这就造成了生态系统中( )
A.氧循环是单向的
B.碳循环是单向的
C.水循环是单向的
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解析: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是单向的,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原因是:(1)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趋向于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散失掉。由于热能不能被绿色植物作为光合作用的能源,所以整个生态系统必须要太阳能不断予以补充。
答案:D
8.谚语“一山不容二虎”,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为( )
A.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的空间也大
B.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
C.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
D.虎是营养级很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
解析: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和规律可知,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老虎在生态系统中几乎是最高营养级,通过食物链(网)流至老虎的能量已减到很少的程度。因此老虎的数量将是很少的。
答案:D
9.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食物链的生产者释放出60 mol的氧气,则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是( )
A.1 161 kJ
B.1 148 kJ
C.2 870 kJ
D.5 740 kJ
解析:这是一道较为综合的题目,它要用到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2+12H2O光能叶绿体C6H12O6+6O2+6H2O,先计算出释放60 mol的氧气,固定的葡萄糖量是10 mol,1 mol的葡萄糖中储存了2 870 kJ的能量,10 mol葡萄糖固定的总能量为28 700 kJ。再考虑能量流动的特点,沿着营养级逐级递减,最大传递效率为20%。到次级消费者时,能量传递效率为20%×20%=4%,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为28 700×4%=1 148 kJ。
答案:B
更上一层
10.下表是甲、乙、丙、丁4个种群在达到生态平衡时所含有的总能量和体内残留农药DDT的平均浓度。请分析:
种群 能量(kJ) DDT浓度(g/L)
甲 2.8×109 4.0×10-8?
乙 1.3×108 3.5×10-7?
丙 9.1×107 3.9×10-7?
丁 2.9×107 3.4×10-6
(1)甲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
(2)甲为________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丁是________消费者,________营养级。
(3)写出这四个种群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________。
(4)在能量流动中,________越高,生物体内DDT的浓度也越高。
解析:分析该题表列数据可以发现,乙和丙所含能量值及DDT浓度大致相等,分别与甲、丁相差较大。因此,乙和丙应处于同一营养级。再根据甲、乙、丙、丁所含能量可确定它们的营养级关系,这样,就不难得出DDT浓度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大的结论。
答案:(1)生产者 (2)第一 乙和丙 次级 第三 (3)甲→乙、丙→丁 (4)营养级
11.下图为南极海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___个营养级。
(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占有不同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鱼与磷虾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企鹅增长1 kg体重,至少需________kg大鱼,所消耗的浮游植物至少为________kg。
(6)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知识以及识图分析能力。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一共有5条,最长的是正中的一条,有5个营养级,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企鹅、虎鲸。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海豹、大鱼、须鲸。占有不同营养级的动物是海豹和虎鲸。小鱼和磷虾的关系是什么?从二者都以浮游植物为食来看,属竞争关系。按能量流动规律、逐级递减规律,企鹅增长1千克体重至少需5千克大鱼,与此相应,所消耗浮游植物至少为125千克。
答案:(1)5 (2)须鲸、大鱼、海豹 (3)海豹和虎鲸 (4)竞争 (5)5 125 (6)浮游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