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图片KB23 自我检测
基础达标
1.下图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内外的电流方向 ……
( )
插入图片Y25;S*2;X*2
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
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的局部区域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答案:C
2.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解析: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到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通过突触小体内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便由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
答案:A
3.正确叙述人的大脑皮层功能的是( )
A.下肢的代表区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底部?
B.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成?正比?
C.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D.刺激大脑内侧面的某一特定区域的不同部位可以使血压升高或降低
解析: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分布具有倒置现象;各神经中枢面积大小与所支配器官的功能密切相关,功能越复杂,面积越大。
答案:D
4. 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解析:脊髓横断,位于断面脊髓灰质内的神经中枢所控制的反射活动消失,同时位于脊髓白质内的上下传导的神经纤维受损,表现为断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受阻碍。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骶段,反射弧是完整的,反射仍然存在。
答案:D
5.中枢神经系统中严重损伤后可以立即引起心跳和呼吸停止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腰段
解析:脑干是呼吸中枢存在的部位,当中枢受损伤后,脑干中调节呼吸的中枢就会失去功能,所以呼吸就会停止。
答案:C
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解析:神经递质有兴奋和抑制两种不同功能;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答案:B
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插入图片Y27;S*2;X*2
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的局部区域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答案:C
8.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动物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通常构成反射弧的五个环节是: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答案:B
9.下图为反射弧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插入图片Y28;S*2;X*2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解析:此题考查突触传递的特点。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即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答案:B
更上一层更上一层
10.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插入图片Y29;S*2;X*2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
(4)大脑皮层控制手运动的中枢分布在___________,其范围比其代表区的要___________(填“大”或“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和神经突触的基本结构。通常构成反射弧的五个环节是: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答案:(1)感受器 d 胞体膜或树突膜递质
(2)神经递质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B神经元持续兴奋
(4)中央前回 大
11.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邻近的两对脊神经根(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见下图)。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然后进行下列实验:
插入图片Y30;S*2;X*2
①在第一对脊神经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
②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试分析回答:
(1)根据实验①判断背根的功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实验②判断腹根的功能是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具有感觉功能,传出神经具有运动功能。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答案:(1)传入功能 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进脊髓中枢并通过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是传入功能;电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表明背根无传出功能?
(2)传出功能 电刺激腹根向中段不发生反应,而电刺激腹根外周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沿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具传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