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2-10 18: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3节 群落的结构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 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
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
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
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
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
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
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的群体——种群,也同样离不开环境中的其它生物。生活在一起的许多种生物构成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了它们的生物群落。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要点:  1.一定的自然区域,一个池塘、一片草原等。  2.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3.各种生物的总和,包含这里的各种生物。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2.一块朽木上的全部木耳
3.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
蜗牛等
4.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
及其它生物  只要有生物的地方就不会只有一种,多种多样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群落。研究池
塘群落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
如,我国新疆北部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
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
木; (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
差别很大。 物种组成的特点: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怎样的动态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资料1资料分析 竞 争三、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空间、资源等。如:牛和羊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白蚁与肠内鞭毛虫。
学会画曲线图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地衣+-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彼此抑制--个体A得利 个体B有害+-蛔虫和人水稻和稗草羊与草
狼与羊我小结我提高:BAAAABBB共生寄生捕食竞争1234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
1.几十年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
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草地百灵鸟相似,
后来发现草地百灵鸟绝迹了,这种现象在生物
学上称为 (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2.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
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
营养。这种关系在生物上是 (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3.狼狗常把排尿点作为与同种其它个体交流情报的“气味标记站”。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 )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种间斗争 D.种间互助4.大肠杆菌中的某些种类生活在人的大肠内,吸
取养料,同时又可合成一些维生素供人需要。
这些大肠杆菌与人的关系是 ( )        

A.共生 B.捕食 C.寄生 D.竞争四、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⒈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植物动物上:杜鹃等
中:啄木鸟等
下:画眉等分层现象,保证群落在单位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思考:在池塘生物群落中,存不存在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高低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受水制约,芦苇、泽泻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仙人掌、沙棘等可长在极干旱的沙漠。鸭子、青蛙只可在水中或水源附近活动,而鹰、黄羊、沙鼠等可在干旱的陆地自由活动。  根系发达、茎杆粗壮的木本和草本植物在阳光充足的区域生长;某些喜阴的植物只能生长于它们的阴蔽之下;而极喜阴的苔藓等则只能生长于小草下形成地被层。  荔枝、木棉、榕树等只能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南方;马尾松等适应性强的植物南方北方都可生长;红松等喜凉怕热植物只能生长于东北较为寒冷的地方;雪莲等生长于终年积雪的雪峰之上。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也不因同种生物的一致而影响垂直或水平结构的存在。) 例2、八面山(在湖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平结构)。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
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
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的。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2.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
C.群落的空间结构 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A.A.3、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4、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__关系,猫头鹰和蛇之间既是 关系,又是 关系。互利共生 、捕食、竞争如果蛇被大量捕杀,会产生怎样后果?群落的演替思考与讨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地衣由真菌与蓝菌或绿藻所组成,其中真菌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首先是真菌提供一个保护层,这样藻类不至被晒或干死,藻类以其光合作用所获糖分除自用外还提供给真菌. 也就是说它们首先能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生存下来并改造了那儿的生存条件,为其它生物的进驻提供了基础。地衣的这一特性有重大的生物学理论价值和生态学上的实际意义.有时人们将地衣称之为陆地生态环境的开路先锋 演替的类型一、初生演替(原生演替)二、次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度看化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特点:其演替速度缓慢,所需时间漫长。特点:其演替速度较迅速,所需时间相对较短 发生在裸岩上的
演替过程 弃耕农田上的
演替过程 森林阶段乔木蔚然成林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荒芜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丛VS1、先决条件:植物繁殖体的传播2、原因:群落内部因素(根本原因)与外界环
境因素(重要条件)综合作用   3、动力:内部环境的变化       4、催化剂: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5、人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超过其他所有的
自然因子生物B生物A竞 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竞争不仅是对食物
的相互争夺,还包
括对资源和空间的
相互争夺。 生物A生物B捕食猪笼草?例如:蛔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寄生根瘤内有大量根瘤菌豆类植物的根根瘤菌豆类植物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互利共生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真菌藻类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