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标准》在“生物多样性”一级主题下的二级主题,这个主题主要阐述了生物圈中生命发生和发展的原因、过程、结果。本节在“生命起源和进化”这个二级主题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通过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以及进化的总体趋势,使学生认同生物是进化的,科学史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经历了几十亿年,没有人能够亲历这一过程。那么,人们是怎样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这可能是学生感到迷惑的问题,因此,在前一节生物进化的证据中,通过列举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说明各种生物的存在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由此作为铺垫,本节通过分析动植物的结构特点,一到学生使用“比较”等基本方法来研究生物进化,讨论得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通过观察“生物进化树”,了解植物和动物各类群的进化历程。
三、学情分析
对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和主要历程的学习,是建立在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的知识基础之上的。这些知识在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中均已学过,相隔一年多的时间,学生已经有所遗忘;而不同动物心脏结构等知识学生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影音资料来唤起学生的记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解读生物进化树,推测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总结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能力目标:掌握生物学探究方法——比较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生物是进化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爱护生物,保护环境。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推测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树解读
难点:解读生物进化树
六、新课导入
视频动画导入。通过刚刚的动画,我们看出,现在身边形形色色的生物在几十亿年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而这个单细胞生物,几十亿年间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才形成了现在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题“生物进化的历程”。
七、新课讲授
首先出示“岩层与化石关系示意图” 。
提出问题:你能从此图中看出不同地层中化石的出现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越深层越古老的地层当中出现的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晚期地层中出现的花化石结构越复杂,生物也更为高等。
教师:科学家们纵向比较不同地层中出现生物化石的早晚,从而绘制出这个生物进化树。PPT出示生物进化树图片
教师:这棵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了地质年代的延伸也就是时间的延伸,树干代表了不同生物类群他们的共同祖先,也就是在同一条主干上她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树枝代表的是相互关联的生物进化线索,要特别注意分支出现的位置和分支点的高低。
PPT动画展示植物的进化历程。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植物是怎样进化的?原始生命出现了营养方式的分化,而自养的那些就成为了原始的单细胞藻类,然后进化出了原始的苔藓和蕨类植物,其中一部分蕨类植物又进化成了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请尝试跟你的同桌复述一遍,植物的进化历程。
学生:同桌相互复述植物的进化历程。
教师:仿照植物的进化历程,我们再来看动物的进化历程。
PPT播放动画,全体学生随动画一起说出动物的进化历程。然后用名称和箭头在学案上写出植物动物的进化历程,并思考学案第三题(有人认为生物进化树还不够全面,你认为怎样修改才能更完善?)。PPT循环播放进化树构建的进化历程,学生边看边写,写完后组内可以交流,并派代表写到黑板上。
学生回答:进化树上应该加上微生物。
教师:点拨黑板上的进化历程,提醒学生注意在动植物类群前加“原始”,并抛出问题“为什么要加原始二字?”
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上【能力提升】的两个问题
1. 中华龙鸟身上披有长而密的“羽毛”,“羽毛”成片状,头较大,有牙齿,后肢长而粗壮,前肢短,爪钩锐利,尾椎数目多,尾相当长。中华龙鸟哪些特征像爬行类,哪些特征像鸟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你能得出怎样的进化关系?
2.观察生物进化树,分析现在的鱼类应该定位在进化树的哪个位置,它是由谁进化来?推测原始鱼类可能有哪几个进化方向?
学生回答:原始鱼类一部分化为了现在的一部分进化为乐原始的两栖类,还有一部分没有活下去,灭绝了。
教师点拨: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比较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现在的地球,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多的生物灭绝了。想想显存的每种生物都是经过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年时间才成为了现在的样子,每一种生物的灭绝都意味着在进化树上这一支的终结。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
通过进化树,我们推测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那么你能根据各生物类群在进化树上的地位的以及我们学过的各个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它的生活环境总结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吗?请结合课本内容完成,学案上的【归纳总结】,先独立完成再小组通对。
1.回顾说出进化树上个植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比较他们的结构特点,你能得出植物有怎样的进化趋势?
植物类群
结构特点
生活环境
进化地位
藻类植物
结构 ,没有 分化 没有
苔藓植物
有 分化,没有 ,没有
蕨类植物
有 分化 ,有简单的
较高等
种子植物
根、茎、叶 ,有 的输导组织
形态结构:由 到
生活环境:由 到
进化地位:由 到
2.比较进化树上五种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你能得出动物有怎样的进化趋势?
类群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
心脏结构
心房 心室
心房 心室
心房 心室
心室内有不完全
心房 心室
循环途径(1或2条)
结论
脊椎动物越高等,心脏结构越 ,血液循环越完善,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程度越 ,越有利于 的运输。
进化趋势: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环境从水生到陆生,地位从低等到高等。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围绕进化树得到了生物的进化历程,以及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结论非常简单,关键在于推测及总结的过程。
达标检测: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体的[ ] 植物。
(2)植物界中最早出现输导组织的是[ ] ,其中一部分进化成为原始的_________植物,繁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 ]被子植物比[ ]裸子植物更为高等,原因是
(3)动物界中最早适应陆地生活的是[ ] ,它的体表有 ,可以防止水分散失。最高等的是[ ] ,它和[ ] 都是由[ ] 进化来的。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形态结构_______________,生活环境______________进化地位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