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六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三第六章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3-03 13: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 二 级 生物 科模块三第 六 章第1、2 节 课 题 第6章
主备人 梁碧秋 审核人 梁碧秋 使用时间 20 10 年 12 月 21 日第 17 周星期 二
1、 学习目标:
1、能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能说出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能说出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5、能说出生物多样性的种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和措施
二、学习过程:
1.我国人口现状
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 ,人口出生率和 明显下降,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2.我国人口的前景
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
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表现在: , ,
, 等
(2)协调措施
①控制
②加大保护 的力度:如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换湖,防治沙漠化; 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推进
【知识巩固1】 例题1..据统计表明,进入本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动物病毒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例题2.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的是( )
A.环境污染 B.自然资源破坏 C.大力植树造林 D。人口的急剧增长
4.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 变化,水资源短缺, ,酸雨, 、海洋污染和 等
(1) 水(海洋)污染
原因: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进入水体,海洋运输时石油泄露和倾倒污染物等(N、P等元素含量增多)
结果:表现在为富营养化,若发生在海洋中表现赤潮,发生在湖泊等淡水中称为水华
危害:水体缺氧,水体生物大量死亡
(2)酸雨
原因:SO2转化成硫酸和NO转化成硝酸
危害:伤害叶、芽;使水体酸化,危害水生生物等
【知识巩固2】 3.目前有三项被公认为是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该三大环境问题( )
A.人口急剧增长 B。酸雨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衰竭
5.生物多样性
生物圈内所有的 ,它们所拥有的 以及各种各样的 ,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概括成:
【知识巩固3】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6.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原因)
1. 2. 3.
【知识巩固4】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野生雄性不育稻和栽培稻杂交,培育出杂交水稻“野败”引起全球的关注。这说明野生生物具有的( )
A.间接使用价值 B.潜在使用价值 C科学研究价值 D。药用价值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 (最有效的保护)
(2) :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3)建立精子库, 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4)利用人工受精、 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
(5)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的教育
【知识巩固5】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实施大型生态工程 C.防治生态环境污染 D。人工栽培和养殖生物
三、课内训练巩固
(一)、基础自测:
1.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的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
2.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与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3.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孽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鉻污染的相关性结构,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采样位点距化工厂的距离(km) 0.01 1 10 30(远郊农田)
鉻浓度(mg/kg) 0.25 0.21 0.12 0.08
螨类密度(个/m2) 16480 2265 1047 1069
A.污染区内螨类的密度显著提高
B.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
C.螨类不可作为土壤鉻污染的指示生物
D.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鉻污染相关
4.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起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根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
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
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
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
5.为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一般不选用(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迁地保护
C.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 D.引入被保护生物天敌的天敌
6.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 ③④⑤
7.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禽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
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
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
D.人工增投家禽,满足虎捕食需要
8.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建巢,喂食
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9.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藻剂紧急处理时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 和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产者是 和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10.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
(1) 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
(1) 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 ,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
(1) 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 。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写出两种方法)
(二)、能力提高训练:
1.北京奥运会是我国的一大盛事,举国上下积极投入绿色奥运建设,让奥运和环保相同一。目前入侵北京的外来动植物种类达56种以上,其中对北京环境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是美国白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北京地区原有物种的丧失,生物多样性降低
B.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C.科学家研究出防治美国白蛾的新型“农药”—菱型多角体病毒,它在生态系统里的成分是分解者
D.可以利用周氏啮小蜂产卵在美国白蛾蛹内,吸收蛹内营养,供其自身发育,最终使美国白蛾蛹内养分耗尽死亡,达到防治目的。周氏啮小蜂和美国白蛾两者属于捕食关系
2.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持久的特大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严重的冰冻除了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外,更是令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成片倒伏,树木大量死亡,对南方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1.对于植物体来讲,在遭遇冰雪时,如果气温是缓慢降低的,则植物体细胞间隙会先结冰,细胞出现 现象,导致细胞浓度 ,使细胞受到伤害。如果环境温度是骤然降低,则细胞内会结冰,冰晶破坏细胞的 系统,影响了
2.南方森林中的常绿阔叶林与北方林相比,相对寒冷气候的适应性弱或强
3.从生态系统的结构看,这次灾害最为严重的影响是: ,这种变化可能导致 的丧失,打破生态系统原有的 。现在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为灾后重建制定科学方案
四、课外延伸拓展
外来物种的入侵
1.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种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人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特称侵入种
2.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收到严重威胁,引起生态危机
3.侵入种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空的生态位;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侵入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传播能力特别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延伸开来,在短时间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加
五.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