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低碳生活
1.“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这里所谓的“减排”不涉及下列某种气体的排放。该气体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合理开发清洁能源
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3.某市为了促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实施的重点战略决策,进行大面积绿化工程。既美化环境、绿化环境,还能控制温室效应,其控制温室效应的依据是(
)
A.绿色植物发达根系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
C.森林覆盖可以防风、阻挡流沙
D.绿色植物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4.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当年的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号召人们要关注低碳生活、减少空气污染,下列做法与此主题相符的是(
)
①外出就餐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②近距离交通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 ③办公室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④植树造林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哪一项不是温室效应造成的(
)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农作物的减产
C.多种生物的灭绝
D.臭氧层的破坏
6.2013年6月17日是第1
个“全国低碳日”,在践行“节能低碳”的今天,应特别重视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A.太阳能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7.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低碳,你低碳了吗?以下做法中不属于低碳行为的是(
)
A.一水多用(如洗米水→洗菜→淋花)
B.将空调温度由20
℃调至26
℃
C.骑车代替汽车出行
D.使用环保袋多购买衣服
8.2013年1月中旬,我国东部多个城市因空气重度污染,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结合下表,回答以下小题。
(1)2013年1月13日,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福州
D.广州
(2)下列行为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大量燃烧植物秸秆
B.提倡私家车出行
C.尽量使用煤炉生火做饭
D.倡导低碳生活
9.18世纪以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
材料二: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夏季时空调调高一度,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一棵树一年可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
(据《全民节能减排手册》)
(1)18世纪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是
。
(2)你认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至少列举两条)
。
(3)日常生活有许多途径会直接产生二氧化碳,以下途径不会直接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
A.过生日时点蜡烛
B.用炭烧烤食物
C.汽车尾气排放
D.电灯通电发光
(4)已知小明家9,10月份共消耗183度电(家庭耗电100度相当会排放出78.5千克的二氧化碳),至少需要__
__棵树一年才能完全吸收这些二氧化碳。
10.2013年4月,宁波市14个路段启用“绿波带”设置。设置“绿波带”能使按绿波速度行驶的车辆一路绿灯通过。曾有记者在早高峰时段驾车通过世纪大道,在实施绿波的12千米路段用时10分钟,比实施前减少了5分钟,该车平均速度提高了24千米/时。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设置“绿波带”的好处是
。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D
6.A
7.D
8.(1)
A
(2)
D
9.(1)增加
(2)大量砍伐森林,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3)
D
(4)
8
10.24
节约燃油,减少尾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等(合理都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