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5 22: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视频、图片说出传染病的定义、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列举常见传染病的种类,知道传染病的环节、预防措施;学会在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说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4.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关注艾滋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说明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难点: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传染病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存在。传染病从古到今,以及将来都是人类的大敌,它对人类的危害极大。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它在生活中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人类是如何与它进行斗争的。
播放视频:《生活中的传染病及预防》
【视频描述:展示传染病禽流感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及人们与传染病斗争的画面。】
师: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空气中、食物和饮水中,到处都是病菌、病毒以及各种可能引发疾病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可能诱发什么疾病?人又是怎样与疾病作斗争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
出示课题——传染病及其预防。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常见的传染病
1.什么是传染病?
师:传染病杀人无数,那到底什么是传染病呢?看课本自主思考,看从中能不能找到答案。
(1)什么是传染病?
(2)传染病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回答。
PPT展示答案: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2.常见的传染病
师: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呢?
PPT出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师:请同学们观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设置:
(1)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是什么?种类有哪些?
(2)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是什么?种类有哪些?
(3)血液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是什么?种类有哪些?
(4)体表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是什么?种类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回答。
PPT展示答案:
(1)原始寄生部位:肺及呼吸道黏膜。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种类:流感、白喉、百日咳、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
(2)原始寄生部位: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种类: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
(3)原始寄生部位:血液和淋巴。传播途径: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种类: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
(4)原始寄生部位:体表的皮肤或黏膜。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种类:狂犬病、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和体癣等。
知识点二:传染病的预防
师: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有哪些环节呢?是否具有一个环节就可以传染?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小组讨论。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请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含义。
师:大家谈论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就拿常见的流感为例,大家指出它的三个基本环节。
生:传染源:患流感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飞沫等;易感人群:免疫力差,容易感染的人。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那我们是否可以根据这些来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呢?现在通过一个视频先来了解一下。
播放图片:《传染病预防措施举例》
(图片描述:展示出门戴口罩、良好的卫生习惯、打疫苗、环境消毒与灭菌、体育锻炼、降低蚊虫老鼠等的画面;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所以在预防传染病时就可以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入手,针对这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
PPT出示图片:预防传染病的部分措施
师:通过图片,我们知道,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那么这些措施分为几个方面呢?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回答。
PPT展示答案: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知识点三:艾滋病
师:你们知道艾滋病吗?这种病是怎么传播的?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看课本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了。
艾滋病毒存在于感染的人的血液、精液或乳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而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HIV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等传给胎儿或婴儿。)
师:通过小组合作,请同学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出示问题:
(1)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叫什么?
(2)艾滋病是怎样传播的?有哪些传播途径?
(3)怎样预防艾滋病?
(4)关注艾滋病,关注艾滋病人,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回答。
教师释疑。
PPT展示答案:
(1)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HIV)。
(2)艾滋病是通过病人的血液、精液或其他分泌物传播的,其传播途径包括:输血、静脉注射毒品、性接触、母婴途径等。
(3)坚持洁身自爱,避免不良性行为;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妇女感染艾滋病后,要杜绝生育,防止患儿出生;等等。
(4)对于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关爱和帮助,不应歧视和孤立!
师:艾滋病很可怕,但我们了解了它的传播途径之后,知道了如何预防艾滋病,我们是完全可以避免这种病在我们身上发生的。另外。我们应该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怀艾滋病患者,不应歧视艾滋病病人。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学完了,收获不少吧!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吧!

(四)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乙肝病毒携带者 B.流感患者
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艾滋病病毒
2.下列疾病中不具备传染性的是( )
A.H7N9禽流感 B.蛔虫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龋齿
3.“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依次是( )
A.飞沫、空气、流感患者,大多数人
B.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
C.大多数人、飞沫、空气,流感患者
D.飞沫、空气、大多数人、流感患者
4、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
(2)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
(3)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
(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
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于哪一项?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
5.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病毒,不是传染病
B.艾滋病可以经过血液、唾液、精液、乳汁等体液传播
C.艾滋病人的免疫系统正常,能正常地进行劳动
D.目前控制艾滋病的蔓延主要是对艾滋病人进行治疗
答案:1.D 2.D 3.B 4.A B D C 5.B
五、板书设计
传染病及其预防
1.常见的传染病
(1)传染病概念: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特征:传染性、流行性
(3)常见的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2.传染病的预防
(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
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传染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2)传染病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