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低碳生活(课件 28张ppt 1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低碳生活(课件 28张ppt 1份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6 09:26:19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教学课件
科学 九年级下册 浙教版
第4章 可持续发展第3节 低碳生活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 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 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 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一、碳排放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些科学家认为大气中含量过高的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控制“碳排放”已成人们的共识。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产生的CO2 排入大气中,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燃烧产生的CO2,也排入大气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合成为有机物,这就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如果排入大气中的CO2在植物能够吸收的范围之内,自然界中的CO2就达到平衡,大气中的CO2含量就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读图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有什么趋势?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共同特征?3.人类哪些活动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全球气温变化是气温呈波动升高(1)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因素有大量燃烧含碳物质。
(2)近2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特点是显著上升。小结 当今世界,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就必然导致更多的CO2排入大气中。而地球生物圈对CO2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这将极大地增加大气中的CO2 含量。据统计,2005 年全世界CO2排放总量约为266 亿吨,而到2011年CO2排放总量已经达到约340亿吨,可见,世界CO2排放总量正在迅速上升。如果CO2排放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将使得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带来更强的温室效应,其结果是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因此,合理利用化石能源以减少全球CO2排放量,植树造林以增强生物圈对CO2的吸收能力,才能有效控制大气中的CO2含量。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997 年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制定了《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京都议定书》于2005 年2 月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对2008年到2012 年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作出了具体规定,即整体而言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 年减少5.2%。 2009 年12 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美国宣布在未来5 年内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掌握可再生能源技术并提高能效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欧盟承诺到202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减20%。毫无疑问,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我国也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体方案,预计到2015 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10 年下降17%。 从下面的这张“淘汰白炽灯路线图”,谈谈你对我国淘汰白炽灯的看法。阅读《21世纪远景计划》 为在21 世纪实现发电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CO2排放的大幅度降低,美国能源部启动了《21世纪远景计划》,如下图所示,不但可将煤转化为清洁的合成气后分离产出氢气,而且可以实现CO2的分离回收。预计到2050年,新型系统的CO2等有害气体有可能实现零排放。三、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低碳生活” 是指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CO2的排放。北京碳汇网上提供了节能减排计算器,下面表格中给出了部分碳排放量计算式,算一算一个月中你相应项目的碳排放量。1.参考表格中项目,统计自己家一个月的使用量。
2.根据公式,计算对应的CO2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种理念和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关于地球一小时1.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星期六)在澳大利亚悉尼展开,当地家庭和企业关灯一个小时。随后,该活动席卷全球,成为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志愿环保活动,也是环保活动中最为成功的一个。2.地球一小时是一个关于环保的节日,并且有着自己的传统;在地球一小时当天晚上8:30~9:30关闭不必要的电源;在“我做绿V客”的一周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天,并开始在每周的这一天行动起来。3.地球一小时活动通常定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今年是2014年3月29日,星期六晚上20:30-21:30。今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定为蓝天自造,是为了呼应当前中国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4.“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除了交通等必要的灯光,例如:电脑显示屏、电视机等),其最主要目标的不是节电的问题,而是如何遏制气候变暖。5.“地球一小时”旨在让全球社会民众了解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并让他们意识到个人及企业的一个小小动作将会给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小小改变就可能成就巨大影响。同时,“地球一小时”活动也为出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各国领导人提供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变革,希望各国首脑达成一个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阅读贝丁顿零碳社区 位于伦敦西南的贝丁顿零能耗发展居住区于2002 年建造完工。这个被誉为“人类之家”的社区有300 多人居住,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生态村。社区内通过巧妙设计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太阳能装置、雨水收集设施等措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零排放的能源供应系统。在能源上只使用区域内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及树木废弃物的再生能源,将能耗降低到零。社区采用热电联产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和热水。热电联产发电站使用木材废弃物发电。2.循环利用的节水系统。社区建有独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就地净化,部分处理过的水和收集的雨水被储存后用于冲洗马桶,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绿色出行模式。社区建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网络,遵循“步行者优先”的政策,鼓励居民以共乘方式取代自行开车,屋顶铺设光伏电池为电动汽车免费充电。 贝丁顿社区主要意义在于传播低碳生活理念,促进节能减排。贝丁顿将低碳理念体现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所展现出的一种生活态度,不仅出于对自然的尊重,更出于一种对自己及子孙后代的责任。容易接受的低碳生活“20”条:1.选用节能电器,省电每天做到。
2.点亮节能灯,省电看得清。
3.电视机屏幕暗一点,节能又护眼。
4.用完电器把插头,省电又安全。
5.科学用电脑,节电效果好。暂时不用电脑时,缩短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当彻底不用电脑时,记得拔掉插头。6.巧用电冰箱,省电效果强。电冰箱及时除霜、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将冷冻室内需要解冻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冻。
7.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约10%。
8.在马桶中放几瓶水,就可减少水量。
9.坚持无纸办公节能环保,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10.用太阳能热水器,省电又省气。11.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地球负担。
12.出门骑上自行车,健身环保一举两得。
13.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才是环保新时尚。
14.减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15.每月少开一天车,节能省油靠自觉。
16.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绿色购物节能源。
17.少用一次性木筷,保护森林减碳排。?
18.学会废物新利用,将垃圾变为有用材料。
19.空调调高一度,节电百分之七。20.巧驾车多省油;驾车保持合理车速;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用粘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练习1.下列生活方式,为什么能够减少能源使用量?请作出解释。
(1)尽可能用自然光,少用电灯。
(2)冬天,让家里稍微冷一点;夏天,让家里稍微热一点。冷的话多穿一件毛衣,而不开暖气设备;热的话使用扇子,而不开空调。
(3)短途旅行时,尽可能徒步或骑自行车;长途旅行时,尽可能乘公共汽车或火车。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第3节 低碳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碳排放及自然界中碳循环;领悟低碳生活的理念和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数据分析,让学生认识并归纳控制大气中CO2含量的措施;让学生自学了解《京都议定书》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践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用科学指导生活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为什么要践行低碳生活并不十分清楚,对此存在好奇心,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2.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进行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温室效应、能源、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
重点难点
1.重点:碳排放及低碳生活的含义。
2.难点: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温室效应故事导入
展示北极熊在“孤岛”上图片。北极熊为什么只在“孤岛”上?说明大片冰山融化了。冰山为什么融化了?气温升高,气温为什么升高?温室效应,形成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入新课“低碳生活”。
活动2【讲授】重难点突破
1.碳排放(板书)
教师:碳排放: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
学生:看“我们的子孙住哪”图片悟出:共控制“碳排放”已成人们的识。
活动1:由实物图画出框架模型图。
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活动2:1.辛烷(C8H18)是石油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辛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5.7kg辛烷完全燃烧会产生多少CO2?
解:设产生CO2的质量为x。
2C8H18 + 25O2 == 16CO2 + 18H2O
2×114 16×44
5.7kg x x=17.6kg
教师:由计算可知,控制大气中CO2含量的措施之一是?
学生:合利理用。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CO2和水,生成有机物和O2。试计算生成3g有机物能吸收多少CO2?并产生多少O2?
解:设能吸收CO2的质量为x,生成O2的质量为y。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
6×44 180 6×32
x 3g y
x=3.2g y=4.4g
教师:由计算可知,控制大气中CO2含量的措施之二是?
学生:合利理用化石能源。
2.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板书)
教师:自学《京都议定书》内容,了解他的主要作用。他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排放。
美国,欧盟及中国分别做了什么事情?
活动3:一盏60瓦的白炽灯产生的光能和一盏11瓦的节能灯相当。如果把一盏60瓦的白炽灯换成一盏11瓦的节能灯,每天正常工作3h,一个月(按30天算)可以节省多少电费?(电价0.6元/度)
解:W=Pt=0.06kW×3h×30=5.4kW·h
电费=5.4kW·h×0.6元/度=3.24元
解:W=Pt=0.011kW×3h×30=0.99kW·h
电费=0.99kW·h×0.6元/度=0.594元
所以,节省的电费=3.24元-0.59元=2.65元
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板书)
教师: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CO2的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请说一说,我们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学生:看图片,说做法。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
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填出关键词。
1.碳排放: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
2.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CO2的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3.控制大气中CO2含量的措施:合理利用。
4.《京都议定书》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5.我们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活动4【作业】课后作业
通过查资料了解更多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