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6 14:1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尝试解释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分析,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突破:
对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利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生态系统实例:自己学校的花坛,洙水河公园一角和自己门口的菜地,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不同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是怎样的。根据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尝试归纳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及“争功”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进一步理解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方法:
教:引导、启发、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
学:自主、合作、小组讨论、分析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莱西市姜山湿地。
师:视频结束后,请学生们展开想象:假设你是这片湿地里的一只水鸟,想象一下:1.当下雨时会怎样做?2.当鹰飞来时你又会怎样做呢?
生1:下雨时,赶紧躲避在巢里,免得淋湿翅膀。
师:那么,你的天敌老鹰来了呢?
生2:立马找我的伙伴寻求帮助,或者是藏进芦苇丛里。
师:同学们,就这样你这只水鸟通过避雨躲鹰,和周围的雨等非生物因素,鹰等生物因素发生了相互作用。通过对前面的第一章第一节的学习,了解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统称为环境。你能离开环境而独立存在吗?
生:不能
师:那么,生物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称为什么呢?
生:生态系统。
师: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有哪些组成成分呢?下面我们一起走入本节课来学习。
本节的“学习目标”,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
2.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板书)
首先,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53页,完成以下2个问题(3分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范围:
找到后,请同学们速记。
生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2: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
师:生态系统是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大家注意:这里的“环境”和我们地理上理解的“环境”意义不同,它既包括非生物因素还包括生物因素。开始请同学扮演“水鸟”就提到了。
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大家能举出一些生态系统的例子吗?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块草地、一条河流,一座城市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师:那么,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是什么?为什么?
生1:生物圈
生2:因为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师:学到这里下面的问题可以解决吗?
(PPT展示问题)下列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草原上的一群羊
草原上的所用生物
草原上的一群羊和其生活环境
一个草原
生1:B
生2:D
生3:C D
师:现在有三种观点,你支持哪一个,为什么?
生:第三个,因为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必须包括生物和环境两部分, 所以 C D都是正确的。AB都没有环境因素。
师:非常好!
师:同学们,我们如何判断给出的一个体系是不是生态系统呢?必须了解其组成成分。
二、合作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师:前面提到的森林、河流、农田、城市、池塘等不同生态系统,这些不同生态系统中,其生物的种类、数量及生活环境是千差万别的,但它们的组成成分都是一致的。
PPT展示:校园花坛、洙水河公园和家门口的菜地图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成校园花坛代表组、洙水河公园代表组和家门口的菜地代表组。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1:来到校园花坛,有植物、花、蚯蚓、蝴蝶、蜜蜂、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生2:步入洙水河公园,柳树、鱼、蚯蚓、细菌、真菌、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等。
生3:走进菜地,各种菜、蚯蚓、微生物、人、水、阳光、土壤等
最后归纳PPT展示: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等)
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
师: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它们的作用和地位如何?以小组讨论,组员分别扮演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角色,并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来介绍自己的大家族,并点明他们各自的作用及地位。参考格式:我们为植物家族代言,我们担当的角色是 ,我们家族可以 。(全班共八组,分组如下:1、2组为植物组,3、4组为动物组,5、6组为微生物组,7、8组为非生物成分组)开始讨论。
讨论结束,第一步,按家族顺序各组派代表分别发言,其他同组同学可随时补充。第二步,自由“争功”。
最后达成共识: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且储存在体内,所以它扮演的是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所以它扮演的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把动物体和植物体的遗体或遗物分解,它扮演的是分解者。另外,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若离开非生物成分,分分钟都不能生存。
师生共同总结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的作用和地位并得出“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的结论。
老师最后总结在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某种成分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相应的改变,甚至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三、课堂小结
本节学会了什么,又有哪些收获和启示呢?请学生分别说明展示。
四、课堂检测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条练习,来巩固一下刚才所学的内容。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池塘就一个生态系统
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C、一片农田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中能够制造有机物的叫生产者
2、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了( )
A、有机物和能量 B、水分和无机盐
C、氧气和无机盐 D、二氧化碳和能量
3、虫吃草、鸟吃虫、草、虫、鸟死后都将被细菌等分解掉。在这一过程中,属
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
A、虫和鸟 B、草和虫 C、鸟和细菌 D、细菌和草
4、在生物圈中,人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消费者和生产者 D、分解者
5、生物体的遗体,经分解者分解后,可为生产者提供( )
A、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B、糖类和无机盐
C、蛋白质和脂肪 D、维生素和葡萄糖
6、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参考答案:1-6 B A A B A D
拓展延伸
探究题:密闭的生态瓶内有小鱼、水藻,底部有泥沙,怎样做才能保证:
1、小鱼和水藻都是活的?
2、生态瓶内各生物成分及非生物成分间是怎样联系的?
请学生探究某一生物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写出探究过程并实施探究实验(设计参照课本56页第3题)并完成上述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篇以一段莱西市姜山湿地视频配上动听音乐,一下就将学生带入如画的自然景观中,从而激起学生兴趣。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设计有效的的问题例如“假如你是一只水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结合学生身边实际例如校园花坛、家门口的菜地等,给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同时,采用“分角色、争功、说联系”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