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6 14: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 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
2.说出人体免疫的概念,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
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4.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并认同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自身生命现象的思考、分析,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培养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及作用机理,知道人自身对病原体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体会人体免疫功能的神奇力量,珍爱生命,保持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难点:理解人体免疫的概念,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PPT,学案,表演活动小道具如卡片名牌、武器等
五、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问:小时候,有些同学患过一种传染病,即口腔内腮腺发炎导致脸庞两颊红肿的腮腺炎。而最近天气变化频繁,班级里有些同学不小心得了流感。你知道,为什么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为什么有些同学不幸患病,而另一些同学却没有呢?这跟人体的什么功能有关呢?
观看、思考、回答
【新课学习】
出示学习目标。
指出身边这些引起人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统称病原体。
根据所学知识,提问微生物和寄生虫各种结构类型。
补充举例各种病原体。
引出病原体人体历险记。
首先遇到第一道防线,播放相关动画,问其组成并概括功能。
一部分接着到达第二道防线,播放相关动画,问找出其组成并概括功能。
问第一、二道防线的共同特点即针对对象、形成时期,总结二者合称非特异性免疫。
继续往前碰到第三道防线,结合动画比喻说明其过程(以腮腺炎病毒为例,第一次入侵和第二次入侵;再介绍甲型肝炎病毒,入侵人体的反应情况)。
出示相关五个问题(学案对应),逐一提问,补充纠正不足。
问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特点。
出示表格,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不同。(学案对应)
讲述免疫的功能意义。
问免疫功能是否对人体都有利,引出讲解免疫功能异常及举例疾病。
问能否应用所学免疫知识,使人体不患病而获得抵抗力。引出预防接种,讲解疫苗属于减毒抗原。说明免疫接种制度和计划免疫含义及意义。
讲解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观看
回忆、回答
观看、总结、回答
小组讨论、回答
思考、回答
填表、回答
【课堂小结】
带领学生一起完成知识框架(学案对应),进行知识小结。
思考、回答
【课堂练习】
组织学生表演 “人体免疫三防线对抗病原体”,请找出相关知识错误。
表演、观察、判断
【达标检测】
进行课堂反馈。
练习
【作业布置】
学案3-4页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一、免疫防线
1、第一道防线
2、第二道防线
3、第三道防线
二、免疫功能
1、功能
2、异常病
三、免疫应用——计划免疫
1、措施
2、含义
3、意义
七、教学反思
1、课堂引入形式还可以更新颖些,语言注意简洁开门见山,引题更准确直接。
2、人体三道防线动画设计,可以适当添加声音和幽默语言,选择更形象的图片和动画,效果可能更好。
3、难点突破,问题设计可以少而精,减轻学习难度。
4、免疫功能和应用,时间稍显仓促,可以充分利用学案,安排提前预习完成填空,课堂在有的放矢点拨深化。
5、知识框架填写,可利用白板投影,更能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6、提高免疫功能方法,可安排学生课下收集,丰富课外活动。
7、表演活动道具简陋、有些拘束,可以多沟通排练,才能更形象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