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教学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教学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09 18: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教学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
1. 在呼吸的过程中,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 )
A. 咽 B. 气管 C. 肺 D. 喉
2. 俗话说“食不言,笑不语”,是因为食物和气体有共同通道( )
A. 口腔 B. 咽 C. 喉 D. 食道
3. 人在游泳时,若水漫过胸部会感觉会吃力是因为( ),导致气体不易进入.
A.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 B.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
C.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 D.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
4. 下列不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的是( )
A. 要保证睡眠,不过度用脑
B. 不躺着看书,不边走路边看书
C. 不吸烟、不饮酒,积极煅炼身体
D. 因不喜欢学校的营养配餐,每天中午都吃方便面
5.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是通过( )来实现.
A. 呼吸作用 呼吸运动 B. 呼吸运动 呼吸作用
C. 扩散作用 呼吸运动 D. 呼吸运动 扩散作用
6. 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 )
A. 外界→咽喉→食道→肺
B. 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
C. 外界→鼻腔→气管→肺
D. 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7. 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 )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A. 会厌软骨 B. 喉软骨 C. 甲状软骨 D. “C”型软骨
8. 几百年前,长期在海上航行的船员经常遭受坏血病的折磨,但只要多吃柑橘,坏血病就能很快痊愈。这是因为柑橘中含有丰富的(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9. 用人工呼吸抢救溺水者,目的是帮助溺水者完成(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0. 人跳绳的能量供给有赖于多个系统的配合,与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消化系统 B. 呼吸系统 C. 循环系统 D. 生殖系统
11. 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12. 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
A. 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B.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D. 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13. 我们吃的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会进入细胞,营养物质主要在细胞的哪个结构中被分解并释放能量( )
A. 细胞核 B. 细胞膜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14. 吸气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的原因是( )
A. 血液中有二氧化碳,肺泡内没有二氧化碳
B. 血液中没有氧气,肺泡内有氧气
C. 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D. 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15.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一的操作是为了畅通呼吸道,这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B. 图二是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情况,判定有无心跳
C. 图三中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①
D. 图四是心肺复苏的正确做法,乙先做30次心脏按压,甲再做2次人工呼吸
16. 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 )
A. 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B. 能够分解有机物
C. 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能够吸收氧气
17. 呼吸作用彻底分解有机物后,产生的物质是( )
A. 无机盐和水 B. 水和淀粉 C. 氧气和淀粉 D. 二氧化碳和水
18. 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 鼻 B. 喉 C. 支气管 D. 肺
二、填空题
19. 判断题(请在叙述正确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无论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 )
(2)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 )
(3)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 )
(4)直肠处测量的温度最接近人体的实际温度。 ( )
(5)垂体、肾上腺、唾液腺都是内分泌腺。 ( )
20.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呼吸道由______、_ _ ___、__ ___、___ __和___ __组成。
21. 心脏、肾、肺、胰等是人体重要的内脏器官。
(1)人体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流过全身的血管。心室收缩时,把血液压入__________血管,再流向全身;心室舒张时,血液从_____________血管流回心脏;
(2)人体的肾是形成__________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
(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从外界获得____________,并呼出____________和少量水;
(4)胰的内分泌部能分泌_____________,这类激素能降低___________的浓度。
三、实验题
22. 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一下。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是变浑浊。

(1)乙瓶中的浑浊程度 ______(填“较高”或“较低”),说明呼出的气体中_____含量较多。
(2)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_____进入了血液,由血液运送到_____.在该处氧气与_____反应产生了_____,其中的气体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部的毛细血管,最终该气体进入了_____,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23. 如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器官或系统,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与肺泡中的气体进行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2)图甲中物质②进入血液后与______________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各部位。
(3)食物中蛋白质进入A系统后,在消化道中的_______开始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_。
(4)若图乙中D肺部的毛细血管,则血管C是___________,E内流____________血。
24. 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相关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他们依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呼出的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哪个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说明:先捏紧A处,松开B处,向乙内呼气,再捏紧B处,松开A处,吸气,重复多次。实验中通入甲瓶中的是空气,通入乙瓶中的是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设置甲瓶是为了进行________。
(3)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更大。
(4)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肺内容积________(扩大/缩小),气体被呼出。
25. 图甲乙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图丙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在选择活小鱼时,应选尾鳍色素______的(填“多”或“少”),以利于观察。
(2)用湿纱布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目的是______。
(3)观察前,先要使小鱼的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然后用______(填“低”或“高”)倍镜进行观察。
(4)图乙中的血管①是______。
(5)图丙中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作用进入血液。
四、识图作答题
26. 图(一)为模拟膈肌运动示意图;图(二)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_________(填A或B)演示吸气;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③]______________,肺泡壁由______________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后,血液变成含______________丰富的动脉血。
27. 根据呼吸系统的结构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______。
(2)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共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有的人边饮食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就会误入__________,引起剧烈咳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动态的声音是气流通过[ ]____________部引起声带振动发生的。
(4)平常所说的痰是由[ ]____________和支气管形成的,因为痰中含有____________,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5)将人体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____________。
28. 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分析回答:
(1)图甲表示_______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交换后肺静脉中流____________血,经由__________(填血管名称)流回心脏的B。
(2)图乙中,血液经过[ ① ] _________和___________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再经过[ ]__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重吸收的葡萄糖,经静脉血管流回心脏,首先到达[ A ]_______。心脏内有__________,保证血液由A→C、B→D单向流动。
29. 下图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部位①处的血管的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该血管是 (“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此处是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 的场所。图中的物质A是 ,物质B是 。
(2)血液中的C来自 系统,吸收C的主要场所是 。C至少要 次经过心脏才能运输到大脑。
(3)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D等物质,它们随血液进入 (器官),在肾单位中,经过 和 过程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
(4)除了图中所示的系统外,还有 系统(写出一个)的参与使各系统协调一致,成为统一整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D
二、填空题
19.【答案】(1)√ (2)× (3)× (4)√ (5)×
20.【答案】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21.【答案】(1)动脉;静脉
(2)尿液;肾单位
(3)氧气;二氧化碳
(4)胰岛素;血糖
三、实验题
22.【答案】(1)较高 二氧化碳
(2)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 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肺泡
23.【答案】(1)呼吸运动(气体扩散作用)
(2)血红蛋白
(3)胃;氨基酸
(4)肺动脉;动脉
24.【答案】(1)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2)呼出气体;对照 (3)乙 (4)缩小
25.【答案】(1)少 (2)保证鱼正常呼吸
(3)低 (4)动脉 (5)气体的扩散
四、识图作答题
26.【答案】(1)B 收缩 (2)毛细血管 一 氧
27.【答案】(1)[6]肺 (2)[2]咽;气管 (3)[3]喉
(4)[4]气管;细菌 (5)浑浊
28.【答案】(1)肺泡 动脉 肺静脉
(2)肾小球 肾小囊内壁 ③肾小管
(3)右心房 房室瓣
29.【答案】(1)毛细血管 物质(气体)交换 二氧化碳 氧气
(2)消化 小肠 2
(3)肾脏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4)神经(或内分泌)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