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11 07:4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表

章次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课题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型 新课
课标要求 课程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课标解读:联系上一节,学习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又叫做城市地域结构,研究对象为某一单个城市。第二节要学习的内容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研究对象为更大区域层面上的城市群或者城市体系。不同等级城市因其服务功能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等级城市在空间地域上的组合——城市体系,以及城市体系内部,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层层嵌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 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的差异;② 理解城市服务范围的含义,明确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③ 学会分析影响城市等级变化的因素;④ 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理解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过程与方法:① 通过阅读及材料,说出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并理解不同国家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差异;② 通过列举实例及自主探究,明确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③ 通过分析案例,总结归纳影响城市等级变化的因素;④ 读过读图思考,归纳建模量化表达德国南部城市等级启示,深入理解层层嵌套理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能通过理论学习,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地理学习兴趣;② 能为家乡城区发展献计献策。?
教材分析 教材根据课标要求,设置多个栏目,优化组织结构,优选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学习资源。在“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一课时中,内容的编排体现出其内在的逻辑性。首先介绍城市有不同等级及划分标准,第25页的“阅读”是对城市等级划分的现实说明;接着阐述城市服务范围的界定方法,通过第25页的“活动”探究,得出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有一定差异;最后以“案例”形式进一步论述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在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城市的等级体系密切相关,教材安排读图思考:“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引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关系是层层嵌套的,之后用阅读量化表达层层嵌套理论。最后运用案例:“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P30页活动题及图册上两个案例,说明层层嵌套理论的实践运用。


重点 同教学目标
难点 通过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理解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联系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又叫做城市地域结构,研究对象为某一单个城市。今天我们要来继续学习城市地域结构,选取研究对象不再是单一城市,而是放眼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在学习不同等级城市因其服务功能的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等级城市在空间地域上的组合——城市体系,以及城市体系内部,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层层嵌套。提问:课前我们同学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等形式,学习了我国城市等级体系的划分依据,下面我们观看一组城市图片(北京、银川、固原),请你将它们进行等级由高到低的划分,并说出你的划分依据。 总结: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五类: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500万~1000万 大 城 市——100万~500万 中等城市——50万~100万 小 城 市——50万以下引导:那么有哪位同学知道,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城市等级的划分方法是否和我国一样? 出示案例:案例一: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美国纽约市人口总数创下历史新高,首次超过850万人。截至2015年6月1日,美国纽约市五大区新增人口55211人,较去年同期增幅达0.6%,全市统计人口为8550405人。案例二:另外,据2016年北京市人口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万人,增长0.1%,增量比上年减少16.5万人,增速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 。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过渡: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集中着大量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那么城市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服务?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引导:同学们刚刚提到城市能给我们提供上学服务,那么我们班里都有来自哪里的同学? 提问: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哪些? 引导:为什么固原市下辖西吉县的同学,不在本县城上学,却要来固原一中上学呢? 提问: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任务:学生自主完成课本P25页活动题,并完成课件出示表格。 总结: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多。 过渡:刚才我们提到的石家庄市它过去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现在成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着说明石家庄市的城市等级提升了。下面我们结合一则案例,分析影响石家庄市城市等级提升的因素。 出示课件:石家庄市、大庆市 自主探究:教材P27页案例2,完成读图思考:哪些条件促进了上海城市等级的提升?任务:完成课件出示表格。 过渡: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启示,看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任务:阅读教材,完成P28页读图思考。总结: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同一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引导:如何将我们得到的结论运用建模的思维量化表达。任务:(合作探究,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合上课本,现在给定一个若干大区域,给这个区域假定前提条件:1.一块理想地表; (1)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 (2)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唯一因素是距离。 2.人们寻求服务只考虑距离最近原则。 问题:假设在这块理想地表上,将分布若干个等级相等的超市,这些超市以利润最大化为建立原则,它们将如何分布,每个超市的服务范围又是怎样的关系?指导:(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比较困难,此设计的目的并非让学生能够以现有的水平得出中心地理论。而是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层层嵌套理论并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一、请在图上,用点代表超市,每个点的服务范围是以某一距离为半径的等大小的圆。二、当区域内人们购买力提升,加之利益的驱动,空白地方就会出现新的同等级超市,它们的服务范围与原来超市的服务范围最终会形成怎样的关系?三、若某一超市地理位置优越,超市等级得到提升,它的服务范围和原来超市的服务范围又会形成怎样的关系?四、请同学们展示你的结果。(电子白板投影)(学生展示过程中,将可能出现较多问题,教师需要加以引导) 总结:相离圆→相切圆→正六边形,服务范围层层嵌套。(详略) 过渡:层层嵌套理论是在理想地表上建立起来的,它与现实有一定差距,但却对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们来看,中心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结合“中心地理论”,观察固原地区行政区划图的特点。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教材)运用“中心地理论”指导北京商业网点的分布(图册)运用“中心地理论”模拟华北地区城市分布(图册) 任务:观察固原市行政区划图,结合“中心地理论”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案例“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完成课件出示问题。 阅读图册,了解中心地理论的实践应用。 总结:略。真题训练: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读图,回答1—2题。1、该地区 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2、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课前准备:通过课前学习,掌握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 自主探究:P25-26活动。 学生活动:分析原因。 合作探究:完成表格。 自主探究:完成读图思考。 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合作画图。 学生展示:略。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
作业 分析固原地区不同等级城镇服务的差异。1.通过不同的途径,查找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图。2.按照城镇的人口规模,将宁夏省城镇进行分级,概括每一级城镇的服务功能。3.统计每一等级城镇的服务数目以及城镇之间的平均距离。4.总结该区域城镇等级与服务范围、空间分布的关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满意之处:整体教学目标已达成,学生基本掌握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方法、不同等级城市其服务功能差异、影响城市等级变化的因素、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层层嵌套理论。课堂内容及知识的生成基本都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及合作探究完成,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层层嵌套理论的建模化表达,活动内容对于学生较为困难,答案不易生成。但通过课堂中不断观察学生表现,并对其加以引导,学生课堂表现不错,既更深入的理解了层层嵌套理论,又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整体效果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不足之处:尽量精炼课堂语言,使得课堂时间能更为有效利用。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活动中应给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