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③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不包括反应物过量部分的质量以及不参加反应的杂质的质量。④定律中的“总和”二字是指反应物、生成物无论种类多少、状态如何,其质量都应计算在内。
特别提醒: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
(2)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并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
1.下列变化中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水结冰 B.酒精挥发
C.水通电分解 D.水蒸发
2.在一定条件下,5 g A物质和7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 g C物质,则生成D物质的质量是 ( )
A.5 g B.6 g
C.7 g D.4 gC B
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⑤
4.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
A.CO2 B.Cl2
C.O2 D.N2B A 5.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该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C B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小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B.a g H2在b g O2中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一定为(a+b) g
C.用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生成物为铜和硫酸亚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D.在有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必然发生改变B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
反应后待测的B的质量是________克,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2.0 化合反应 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1体积氢气在1体积氯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体积氯化氢气体,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 g硫和5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2.【浙江嘉兴中考】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
A.元素的种类
B.碳原子的数目
C.氢元素的化合价
D.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C 3.【浙江衢州中考】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4.在一定条件下,每10个X2分子和30个Y2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个Z分子,则Z分子的化学式为 ( )
A.XY B.XY2
C.XY3 D.X2Y3
5.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消耗的氧气为6.4 g。则下列对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C A 6.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D
7.【浙江衢州中考】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嘶嘶”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燃烧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______________,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 m4-m2+m1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不变,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8.某同学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将A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后,把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红磷,冷却后,再称量C装置,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B装置气球膨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C装置气球变化的现象也可证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红磷燃烧时,装置内 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O2(或氧气) 防止红磷燃烧时,瓶内气压过大,将瓶塞冲开 没有 课件21张PPT。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2)读法
在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读作“加”,应读作“和”或“与”;“===”不能读作“等于”,应读作“生成”。
(3)意义
①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
(4)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5)书写步骤
①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式子的左边,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式子的右边,中间用一条短线相连,多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分别用“+”相连。
②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之后把短线改成等号。
③注:在等号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高温”“加热”等,其中“加热”常用“△”表示。
④标: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后标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产生,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后标注“↓”。
⑤查:检查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符号是否标注正确。
B 知识点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或步骤,叙述错误的是 ( )
A.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
C.要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
D.在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可以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使配平容易一些D A 2∶1 其中“↑”使用不当的是________,“↑”遗漏的是______,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是______,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______,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是______,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①② ③ ⑤ ① ③ ④ 2 15 12 6 8 3 6 1 1 4 1 2 2 3 1 2 3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 B A 4.【浙江丽水中考】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A D 3 HCl 7.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过氧化氧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
____________________。
(3)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2AgNO3===Cu(NO3)2+2Ag
(4)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Fe3O4)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CuSO4===Cu(OH)2↓+Na2SO4 +5 +4 1 4 1 4 2 课件21张PPT。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三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理论基础:质量守恒定律。
(2)一般步骤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不带单位)。
②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对问题做出简明回答。(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化学式要书写正确,化学方程式要配平,相关量计算正确且对齐相应化学式。
②格式规范,答案准确,单位一致(已知量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未知量不带单位)。
③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若已知量或要求的量是体积,一定要通过密度公式进行换算。
④化学方程式中各个量都是纯物质的质量,若物质是混合物,计算时要将其换算为纯物质的质量。知识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已知5 g A与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 g C和若干克D。若要制得8 g D,则需A的质量为 ( )
A.5 g B.7 g
C.8 g D.10 gD C A D B
7.【浙江湖州中考】军事上常用氢化锂(LiH)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H2O===LiOH+H2↑。现将12 g氢化锂与991 g水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无LiOH析出。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反应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各物质的组成
C 2.实验室将16 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4.4 g,则剩余的物质是 ( )
A.K2MnO4 B.MnO2、K2MnO4、KMnO4
C.MnO2和K2MnO4 D.KMnO4和K2MnO4
3.有A和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已知2 g A能和5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 g C和3 g D。现有6 g A和20 g B经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成10 g D B.生成12 g C
C.有1 g A剩余 D.生成C和D的质量之和为26 gB B 4.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19.2 5.【浙江台州中考】为了节能减排,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以某种镁硅酸盐矿石[主要成分Mg3Si2O5(OH)4]为原料的新型绿色水泥。全球镁硅酸盐储量丰富,新型绿色水泥不必担心原材料,推广潜力很大。新型绿色水泥与传统水泥对比如图所示。 分解反应 0.6 6.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体验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利用6 g氯酸钾和2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氯酸钾可能未分解完全,又设计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1:将实验加热后的残留物加水至充分溶解,过滤;
实验2:向实验1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5.74 g。
小资料:①二氧化锰不溶于水;②KCl和KClO3易溶于水。(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方案提出质疑:认为通过称量加热后残留物的质量,利用加热前后质量差进行计算,同样可以达到甲同学的实验目的。你赞同乙同学的观点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同;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混合物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再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