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1、概念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类型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统一的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2、类型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既有大量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动物,还有很多微生物,还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这个生态系统有哪些生物?请分析这些生物的食物关系,画出食物链。
这个生态系统中,除了食物链还有哪些成分?
每一个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这些生物是怎样获得能量的?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一样吗?
按照不同类生物的营养方式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其进行归类。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物质:空气、水、矿物质等
非生物能量:阳光、热能
2、生产者
特点:属自养型生物
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地位: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生物,必备成分
例子: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绿色的微生物等。
3、消费者
特点:异养型生物
级别: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例子:动物、寄生动物、寄生植物、食虫植物、
寄生和共生的细菌、病毒等。
4、分解者
特点:异养型生物
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残落物中的有 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地位:也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例子:细菌、真菌、腐食生物(如白蚁、蚯蚓等。
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基础;生产者:无机物—有机物,光能—有机物的化学能;消费者:有机物—无机物,对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传播有作用;分解者:有机物—无机物。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参照下图所示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尝试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组分1
组分2
组分3
输入
输出
思考: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有何关系?
消费者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课堂小结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产者
3、消费者
4、分解者
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
所有的菌类都是分解者。( )
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
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课堂练习:
1.绿眼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在有光条件下能进行光合 作用;在无光条件下却能在无光条件下却能在水中 摄食有机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它( )
A.是生产者 B.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 C.是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2.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硝化细菌、紫菜、地衣 B.木耳、团藻、白菜
C.衣藻、小麦、醋酸菌 D.海带、苹果树、酵母菌
3.生态学中对生态系统的成分划分的依据是( )
A.结构特点 B.营养功能 C.对环境的适应 D.生理功能
D
A
B
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应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A+B+C
D
5.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 )。
A 生产者和消费者 B 生产者和分解者
C 分解者和消费者 D 消费者和分解者
B
阅读课本P91-92,结合图和相关文字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初级、次级、三级消费者的关系以及消费者的级别与营养级的级数有何关系?
3、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永远是什么?动物只能处于某一固定的营养级吗?
4、食物链中有分解者吗?
5、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为什么?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2、营养级
1、食物链
第四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生 产 者
绿色植物
蛇
青蛙
昆虫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3、分类
草 兔 狐 虎
三种食物链:
捕食链:兔子吃草,狐狸吃兔子,虎吃狐
狸,这种由捕食方式获取营养物
质而形成的食物链。
特点:能量传递的顺序是由植物传到动物,
由小动物传到大动物。
寄生链:以寄生方式获取营养物质而形成
的食物链。
草→马→马蛔虫→原生动物
黄鼠→跳蚤→细菌→噬菌体
特点:能量传递的顺序是由植物传到动物,
由大动物传到小动物,这一点与捕
食链相反。
腐生链:专以动植物遗体为营养对象而形
成的食物链。
生物尸体→腐生细菌→硝化细菌
枯枝落叶→分解者细菌→食菌生物→捕食动物
注意事项: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
3.对某一动物而言,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4.同种生物所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总是差一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否
1、这两句谚语是否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青虾,青虾吃泥巴(主要指浮游植物)”
练习:
2、一个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所有生物成分
C
是
4.食物网: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食物网
1、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 条。
2、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是 。
3、猫头鹰占有 个营养级。
4、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 。
5、如果食虫鸟因为某种原因减少,那么青蛙的数量短期内可能会 。
9
兔和昆虫
4
捕食和竞争
增加
注意事项:
1、在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2、如果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可能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3、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捕食关系
课堂小结
生态系统
的成分
食物链(网)
(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
1.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草→兔→狼→细菌
B.阳光→草→兔→狼
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昆虫→蛇→鹰
C
课堂练习:
2、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营养级( ) A.第五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3、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描述是( )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B
D
4、在草→兔→狐→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的生物分别是( ? )。
A 狼和兔?????? B 免和狼????? C 草和狐??? ???? D 草和兔
C
5、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四个营养级,两个次级消费者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
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
C
6、下列生物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菟丝子 B、雌蚊
C、蘑菇 D、虎
A
7、生态系统内,食物网越复杂,说明:
A、生产者的个体数量多 B、消费者的个体数量多
C、消费者的种类多
D、分解者的种类越多
C
8、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及——————————————。 9、在生态系统中,人属于——————。人吃粮食果 蔬时属于————————————,吃猪牛羊肉时属 于——————————,吃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鳙鱼 时属于——————————。
10、下列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最复杂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一般农田 E·肥沃的农田 F·一般江河
11、青蛙一般属于第几营养级?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生产者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A
C
(B)
13、根据右图所示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4
狐、蛇、鹰
鹰
减少
(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避免植食鸟类吃农作物,有人用细网将农作物罩上,其结果是:
(5)若要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产上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治虫,从长远看,这种做法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体现的治虫方法最大的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左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个营养级。
六
蜘蛛、食虫鸟、青蛙、鹰
捕食和竞争
鹰、植食鸟和食虫鸟失去食物而离去,蛇无天敌而增加,青蛙数量减少,植食昆虫增加,农作物减产。
增加食物链,丰富食物网
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泛滥
毒死捕食者,害虫越来越多
1 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
有____条。
2.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有
____,只属于次级消
费者的生物是 ____。
3.猫头鹰占有____个营养级。
4.蟾蜍和蜘蛛的关系既是____,又是____。
5.吃虫鸟与蟾蜍之间的关系是____。
6.吃虫鸟如果因某种原因而减少,则蟾蜍
的数量可能是____。
5
吃草籽鸟、昆虫
?? 猫头鹰
蛇
吃虫鸟
吃草籽鸟
蟾蜍
蜘蛛
昆虫
草
蜘蛛
4
捕食
竞争
竞争
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