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3 13:0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宜城市城关初级中学 徐小玲
一、教材分析
《传染病及其预防》是新课标确定的“健康的生活”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以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知道什么是传染病。
2.了解病原体的概念、病原体的类型。
3.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4.通过实例理解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能力目标:
1.通过调查当地常见传染病,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积极正确的和传染病人相处,关心帮助传染病人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1、病原体的概念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
问题:哪位同学能谈谈“甲流”期间,我们都听到、看到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人来与传染病的斗争由来已久!那么究竟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怎样流行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传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
观看视频:人类与传染病病的斗争。  
?
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学习传染病知识的热情。
?
一、疾病的类型
1、提问:从小到大我们得过很多疾病!同学们说说你们都得过那些疾病!
2、提问:在我们刚才举的这么多疾病中,它们会传染吗?
3、展示表格:疾病名称、发病原因、是否是传染病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讨论回答
学生比较分析
近视眼——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可以传染。
结膜炎——由外来的致病细菌引起的,具传染性。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习本节课的状态
?
?
?
利用两个比较明显的例子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判断
二、什么是传染病
1、观察表格有什么发现?引起传染病的都是那些生物?
2、PPT展示一些病原体的图片并归纳总结:什么是病原体。?
3、在病原体的基础上提问: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引起传染病的元凶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传染性和流行性
?
?
教学生快速浏览教材,找到重点内容
?
?
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
?
?
?
?
?
1、学生表演小话剧:《流感》
2、分别采访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为什么称自己是传染源(为什么称自己是传播途径(为什么称自己是易感染群
3、分别解释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①???? 传染源:师生共同总结
②???? 传播途径:举例流感靠飞沫和空气传播
问题:其他你知道的传染病都是靠什么传播的呢?教师最后在PPT上总结传播途径
③???? 易感人群:师生共同总结
问题:为什么老人、小孩更容易得流感?
患过病毒性腮腺炎的人还会再患吗?
接种过麻腮风疫苗的人还是病毒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吗?
观察、思考
?
通过小话剧学生知道了流感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且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学生讨论
?
?
??学生查找自己所查阅的资料,找出几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并在组内分享讨论
?
?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小话剧能让学生很容易很直接地理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
?
?
?
?
?
?
?
?
?
学生课外已经查找过资料,而且根据生活中一些常见传染病比较容易总结出结论
?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既然传染病对人类危害很大,那么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
现在我们班有两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传染流行,现在该怎么办呢?
(针对流感的传染源我们可以怎么做?(针对流感的传播途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针对流感的易感人群我们该怎么办呢?
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我们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和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学生发言:(让流感患者到医院就诊、打针、吃药
(杀菌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锻炼身体、预防接种
讨论,总结
?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思考交流:
(如对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要以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
(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要以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
(对性传播疾病,如淋球菌引起的淋病,要以杜绝性滥交,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同时要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
通过分析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来广泛应用在其他传染病上,学生比较易于接受
五、关于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同学们了解多少呢?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当堂检测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提升能力
谈收获
1、知识上,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生物知识?
2、生活上,这节课对您今后健康地生活有何启示?
3、情感上,你懂得了什么?
六、教学后记:
本节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敏锐,讨论热烈,气氛活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的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思想上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正确对待患有传染病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