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3 13: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科目:生物 时间:2018年 6月 1日
课题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主备人
李锐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
2.?以膝跳反射为例说出什么是反射。
3.?举例说明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4.?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在人们生活中存在,体验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全过程?

教学重点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教学难点
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方法
讲述、实验、探究、讨论等方法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要让学生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掌握反射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以大量的图片和现象讨论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
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只能观察到外在表现,而对内在的本质活动理解起来则较抽象,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通过巧妙的设计,利用好实验、开展活动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所见的、亲身体验过的、大家都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为素材,引导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将其变为理论知识,最后使用多媒体图片和动画演示让抽象的知识结构表现得更形象化。整节课以问题贯穿,结合游戏及多媒体,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①人体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②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反射 小实验——让某学生触碰热的茶杯,他 有什么反应?再观看几张图片。
提问:①这些活动是在人体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呢? ②该系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的呢?
实验:膝跳反射
指导学生观察膝跳反射。
思考: 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产生的原因:轻快地叩击腿的膝盖下位的韧带,引起大腿肌肉收缩,
?特别提示:腿部一定要放松,不能用力、绷紧
思考:这些反射有什么共同点?
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 的有规律的反应。
思考: 手突然碰到很烫的东西,是先感觉到痛后缩手,还是先缩手后感觉到痛?为什么有的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理解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二、反射弧
反射弧——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哪些基本结构组成?
出示观看缩手反射示意图
思考: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
类比:让学生说出膝跳反射的形成过程。
三、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元还会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产生感觉。所以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不受大脑控制。手突然碰到很烫的东西,先缩手后感觉到痛。
四、反射的分类(难易程度)
如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缩手反射等这些反射的共同特征?
1、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
这些反射都是简单的、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这类的反射,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不需要先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是一类简单的反射。
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梅子是酸的,吃了以后能够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凡是吃过梅子的人,再见梅子,就能出现这种反射----分泌唾液,人和动物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学习而逐渐形成后天性的反射。
3、人类特有的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 的反射是最复杂的反射。
谈论梅子时分泌唾液,这与大脑皮层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特有的。
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等,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学习而逐渐形成复杂的反射。
提示:对语言、文字刺激所发生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抢答
(1)复杂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
(2)“望梅止渴”对不知道杨梅味酸的人起作用吗?
不起作用

回顾神经系统各部分 的组成及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参与游戏活动,亲身经历、亲自感受
?
?
分析、讨论反射的条件?,根据条件概括反射的概念。
通过辨析,让学生充分理解反射
观看缩手反射示意图,分析“手拿烫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松手”的反射弧的组成。
讨论,总结出缩手反射的形成过程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学生总结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模式。
掌声鼓励答对的学生
通过分析归纳出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主要区别。
学生讲“望梅止渴”的故事,并讨论这属于哪种反射?
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小组讨论,抢答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真正亲自感受体验自己身体极为明显的反射现象,并尝试归纳、总结反射的概念。
???????
学以致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
引用生活中学生较熟悉的实例,迎合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自主探究,寻求答案的快乐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得出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主要区别,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讨论,提高小组合作能力
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展示并完成练习。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 的反应。
2、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反射的类型:






本节课我是从常见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既紧扣了“神经调节”的主题,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从生活中经历过的一些有关神经调节的现象入手,发现这些反射活动都是靠神经系统调节的,从而直接阐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分析、思考、讨论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而归纳出反射的定义。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反射的概念。虽学生基本理解了反射,但还没有真正明白反射是如何进行的。接下来思考为什么有的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从而引出探究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以缩手反射为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阐述反射弧的结构和完成缩手反射的过程,最后概括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对于反射的类型学生归纳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在复杂的反射中,人们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对语言、文字刺激所发生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整个教学设计都能体现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整堂课的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