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12《与朱元思书》知识梳理及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12《与朱元思书》知识梳理及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4 09: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1、 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庠(xiáng),南朝梁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2、 主题思想
本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自然风光,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3、 艺术特色
对江水的具体描写,“水皆缥碧”是用白描手法描写江水青碧的颜色;“千丈见底”是夸张地描写水的深邃澄净;“游鱼细石”,一方面是利用动、静作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对江水澄净的进一步烘托;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运用了比喻手法。
4、 知识梳理
(1) 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 同“返”,返回
(二)一词多义
1.上
负势竞上 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 名词用作状语,在上
2.直
直视无碍 副词,一直
争高直指 形容词,笔直
3.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形容词,独一无二的
猿则百叫无绝 动词,断绝、停止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动词,停止,消失
4.百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数词,一百
千百成峰 极言其多,上百
5.无
直视无碍 动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 副词,不
(三)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 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2.任意东西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3.猛浪若奔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4.风烟俱净 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5.皆生寒树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有寒意
6.望峰息心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7.负势竞上 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8. 横柯上蔽 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四)古今异义
1.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今义: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2.一百许里 古义:表示约数;今义:①应允②或许
3.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今义:①罪过②乖张
4.好鸟相鸣 古义:美丽的;今义:优点多的,跟“坏”相对
5.从流飘荡 古义:江流;今义:液体流动
6.窥谷忘反 古义:看,看到;今义: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急湍甚于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省略主语“高山”)
2.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定语后置,“飞戾天”是“鸢”的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5、 练习题
(1) 填空题
1. 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天下独绝(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山和水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2.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用课文原句填空)
3.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千丈见底”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幽静(或:寂静、静等)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皆生寒树”一句相照应。
4.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清澈、湍急。
5.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6.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寒。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远上寒山石经斜或寒蝉凄切。
7. 本文是从视觉和听(听觉)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8.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水流势湍急,与《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 选择题
1. 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例句助词,……的人。A助词,……的人;B助词,……的东西;C助词,……的地方;D助词,……的国家。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解析:D作者在第三段写山中的各种声音,是为了表现大自然中生命的景象,表现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为后面写“息心”做铺垫,而并不是为了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3. 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本文作者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他的文章自成一家,被称为“吴均体”。
B.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短小隽永而又层次井然,以四言句式为主,多用骈句,骈散相间,韵律感很强。
C.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接着分别从“异水”和“奇水”两方面,围绕“独绝”展开,在顺序上先“山”后“水”,由远及近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D.本文从泛舟江上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从富阳到桐庐一带富春江秀美的山水景色,抒发了作者厌弃世俗、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解析:顺序应是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
4. 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AE)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石潭记》)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储东阳马生序》)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于园》)
E.横柯上蔽,在昼扰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解析:A像;B耐寒/使……寒;C凭借/背着;D返/反,反而;E遮蔽
5. 与“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者”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
解析:例句意思为“……的人”。A、B判断句的标志性词语。C、D“……的花”。
6. 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解析:B是“黄昏”的意思。
7. 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
A.《三峡》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三峡》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三峡》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与朱元思书》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三峡》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析:B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8. 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负势竞上 负者歌于途
B.猛浪若奔 永之人争奔走焉
C.望峰息心 北山愚公长息曰.
D.急湍甚箭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解析:D动词,胜过。A凭借/背着;B飞奔的马/奔走;C平息/叹息。
9.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D)
A.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千百只蝉儿叫个不停,千百只猿猴叫个不断。
解析:D项无数量词汇。应为“婵儿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解析:“缥碧”“直视无碍”是写水的特点“清”。
11. 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A)
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
解析: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
12. 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
A.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
B.水皆缥碧 缥碧:青白色。
C.急湍甚箭 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D.皆生寒树 寒树:寒冷中依然葱郁的树。
解析:D是使动用法,使人看了感到寒冷。
13.对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B.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如诗一般押韵。
C.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
D.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解析:嘤嘤成韵意思是“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八个字概括了全文描写的富春江景色。
B.第二自然段写水的颜色、清澈、深度,静态和动态,都突出表现一个“异”字。
C.第三自然段中“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给本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写出了作者超然尘世的归隐之心。
解析:D项这两句话表现出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1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D)
A.自富阳至桐庐 自非亭午夜分
B.从流飘荡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猿则百叫无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有时见日 日光下澈
解析:A介词,从/如果;B介词,随着/动词,跟从;C断,停/消失;D阳光。
16. 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D)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解析:D是“详细”的意思。
(3) 简答题
1. 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
2.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3.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亡。”
4. 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6.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7. 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 (字数在50个以内)
例: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你们谱写了筑坝史上的记录,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8. 简单赏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写法。
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
9. 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
(1)说说富春江景色的总体特征。
山水风光(山光水色)奇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2)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
富春江激流飞腾,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波浪汹涌,像骏马在奔腾。
10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任选一道作答)
两岸连山无阙处,百里江水皆缥碧
石潭上竹树环合,寒树间好鸟相鸣
11.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最能表达作者志趣和情怀,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12.有人认为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是多余的,对此你怎么看?
不是多余的。这句话描绘的是此地的另一种景色,是为了表现作者不染尘世、超凡脱俗的退隐之心。这是一种心灵的解放,蕴含着生活的辩证法。
1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的观感,它体现的志趣与“知其不可而为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何不同?请简要评述。
例:“鸢飞”一句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和对大自然向往的志趣。它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少了分严肃,多了分潇洒;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少了分悲观,多了分开朗。
14.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
衬托此处景色之幽美,表达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
(4) 阅读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
B.水皆缥碧:青白色 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窥谷忘反:同“反”,返回
C.有时见日:同“现” 互相轩邈:高大 横柯上蔽:树木
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负势竞上:凭依 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解析:A属:类;B息:平息心态;C见:看见。
2.翻译句子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知了长久不停地叫,猿猴接连不断地啼。
3.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4.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田园生活(乡村生活)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5.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异(高、险)水奇(清急)的特点,反映出作者沉缅山水(寄情山水,热爱山水)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安宁、闲适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飞奔的马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作:发出
3 梅花为寒所勒 勒:约束,阻止
4 山岚设色之妙 设:着,涂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C)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猿则百叫无绝 月景尤为清绝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皆在朝日始出
D.梅花为寒所勒 歌吹为风
解析:C都是“都”的意思。A向上/在上面;B停止,断绝/独一无二的;D被/成为。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乙文翻译: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光。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漂浮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的游客很多,比堤畔的草多,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所述说呢。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解析:A齐备,全有/准备;B鱼;C发出/作为;D看见/引见。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甲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文)崇桢五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 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湖心亭看雪》)
【注】①?: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dàng ):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①白:酒杯。
1.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互相轩邈 比高
(2)窥谷忘反 看到
(3)上下一白 全,部
(4)及下船 到,等到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A.急湍甚箭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百叫无绝 以为妙绝
c.余强饮三大白 项为之强
D.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邪
解析:A超过;B停止/非常;C勉强/同“僵”,僵硬;D代词,他/难道,表反问语气。
3.翻译下列句子。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一样。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中怎么还能有这样的人!
4.填空和简答。
(1)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厌弃尘俗,向往自然(寄情山水)。
(2)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了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 湖山夜雪(“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心亭看雪”)
(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
甲文以声音衬托幽静(以闹写静),乙文文字简练,直接写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