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知识点梳理:
1.当污染物进人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 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因素和 因素,一般以 因素为主。目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2.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是 疾病、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黏膜组织受刺激而引起的疾病。
3.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方法:减少 排放量,合理规划工业区与非工业区,加大植树 力度。
4.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用来表示 程度的简单指标。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0~ 500,并分成六个级别,指数越大,说明空气污染情况越严重。目前计人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和 等。
5.酸雨:是指pH低于 的 性降水。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 和 。
6.臭氧:分子式是 ,是一种 色的、带有 气味的气体。 臭氧层主要位于 层。
臭氧层对生物起 和主要是它能阻挡削弱过强的 作用,目前对臭氧层造成的危害最大的一类化学物质是 等。
知识点一:空气污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生活的质量
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空气的质量
C.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是4:1
D.排放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是氮气、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
2、大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危害是( )
A.赤潮 B.酸雨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
知识点二: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3、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C.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垃圾分类投放以便回收利用
4、汽车作为曾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据统计,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车在逐年增加,所以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 、 .
(2)举出一例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
(3)请举出一例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实例.
(4)请提出一条从根本上治理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知识点三:空气质量指数
5、(2019秋?潍坊期中)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积极治理空气污染,留住绿水蓝天,是我们的责任,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知识点四: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6、酸雨是指雨水具有较强酸性,pH小于5.6的降水。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1.2018年5月18~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下列措施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
A.大量直接焚烧生活垃圾
B.用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制得甲烷作燃料
C.将煤脱硫后再综合利用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2.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进入2013年冬季,我国东部多个城市发生严重雾霾天气,以下有利于雾霾消散的气象条件是( )
A.冷锋过镜 B.暖风过境
C.阴雨天气 D.低气压控制
3.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有下列几种说法: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污染 ④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加剧了空气污染。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海平面升高及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后果。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措施不合实际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减少家庭用煤量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5.《湖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早在2018年1月1日起就正式施行。近年来,我省许多城市也都禁放烟花爆竹,其主要原因是在燃放烟花爆竹时( )
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发生火灾;⑤易发生人身伤害。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都是
6.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CO2、N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该装置的最大贡献是将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气体
7.最近,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全球担忧,《巴黎协定》旨在减少排放、寄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趋势,“节能减排”应该成为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到问题和应承担的责任。
(1)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提出的一份报告中,论述了过去100多年全球变暖趋势的情况,图甲中的黑点表示从1880年到2000年间的一些年平均气温,Ⅰ、Ⅱ、Ⅲ三条直线则分别表示了近120年来、60年来和20年来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通过比较这三条直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导致今年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如图乙是目前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大气中的CO2进入生产者(植物)是通过___________完成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的CO2含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但之后通过_____(填字母)途径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大量增加,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3)在我国以汽油为燃料的轿车正在快速进入家庭,汽油的主要成分是己烷(C6H14),它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C6H14+19O2==点燃==12CO2+14H2O,某种品牌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需燃油12升(C6H14质量为8.6千克),请通过计算回答:该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会产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_________
8.近年来的仪器观测记录表明,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逐渐升高的过程。科学家提出“温室效应”的概念。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小方同学想探究温室效应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经查阅资料,他提出猜想:可能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有关。于是设计了下列实验:
(1)该实验需将右图装置置于阳光下。
(2)红墨水的作用是 。
(3)A和B中的气体为 。
①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②空气和二氧化碳 ③空气和空气
(4)如果小方的猜想成立,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有关,请你预计出现的现象是 。
9.如图是广州市2013年3月12日~3月25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及空气评级分类标准。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空气质量指数的范围是 ,AQI大于300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
(2)这两周内广州市的空气质量以 为主。
(3)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
10.近年来,全球变暖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地球的温度就像一辆失控狂飙的汽车,如果不设法让它降下来,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1)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情况是怎样的呢?分析图得出你的观点______。
(2)不论科学研究最终会得出什么结论,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下列做法: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②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③夏天,空调最低温度不低于26℃;④鼓励乘坐私家车出行,其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填序号)。
1、(2019?重庆)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O2 D.PM2.5
2、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金华,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3、(2019?巴中)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塑料垃圾
4、为响应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关于不同pH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随着酸雨pH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 。
(2)长期酸雨不仅破坏植被,还会使生物种类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 能力降低。
5、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化学污染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人类的活动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有节制的排放CO?使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的生活呢?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1)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填字母,下同);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二氧化氮
(2)为了响应“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一条即可) 。
第八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护措施。
2、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3、看懂各种媒体公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污染与保护
难点:酸雨;空气质量报告
知识点梳理:
1.当污染物进人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 自净 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自然 因素和 人为 因素,一般以 人为 因素为主。目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2.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是 呼吸道 疾病、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黏膜组织受刺激而引起的疾病。
3.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方法:减少 污染物 排放量,合理规划工业区与非工业区,加大植树造林 力度。
4.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用来表示 空气污染 程度的简单指标。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0~ 500,并分成六个级别,指数越大,说明空气污染情况越严重。目前计人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和 一氧化碳 等。
5.酸雨:是指pH低于 5.6 的 酸 性降水。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 硫酸 和 硝酸 。
6.臭氧:分子式是 O? ,是一种 蓝 色的、带有 腥臭 气味的气体。 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 层。
臭氧层对生物起 保护 和主要是它能阻挡削弱过强的 紫外线 作用,目前对臭氧层造成的危害最大的一类化学物质是 氯氟烃 等。
知识点一:空气污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生活的质量
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空气的质量
C.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是4:1
D.排放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是氮气、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
【解答】解:A、空气污染物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生活的质量,故A正确;B、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影响空气质量,故B错;C、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大约是1:4,故C错;D、氮气不是有害气体,故D错。故选:A。
2、大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危害是( )
A.赤潮 B.酸雨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
【解答】解:A、赤潮的形成是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与空气污染无关,A符合题意;B、酸雨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过多造成的,与空气污染有关,B不符合题意;C、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与空气污染有关,C不符合题意;D、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与空气污染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知识点二: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3、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C.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垃圾分类投放以便回收利用
【解答】解:A、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故本选项正确;B、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本选项错误;C、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再排放,可以减少水污染,利于节能环保,故本选项错误;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4、汽车作为曾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据统计,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车在逐年增加,所以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 、 .
(2)举出一例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
(3)请举出一例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实例.
(4)请提出一条从根本上治理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解答】解:(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2)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很多,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3)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很多,如限制私家汽车的数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汽车改用清洁环保型燃料;使用电动汽车;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等.(4)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天然气;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故答案为:(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2)“温室效应”等;(3)限制私家汽车的数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4)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天然气;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
知识点三:空气质量指数
5、(2019秋?潍坊期中)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积极治理空气污染,留住绿水蓝天,是我们的责任,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解答】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及臭氧等,稀有气体不属于污染指数项目。故选:C。
知识点四: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6、酸雨是指雨水具有较强酸性,pH小于5.6的降水。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解答】解:A、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正确;B、酸雨可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正确;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错误;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正确;故选:C。
1.2018年5月18~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下列措施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
A.大量直接焚烧生活垃圾
B.用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制得甲烷作燃料
C.将煤脱硫后再综合利用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解析】A、大量直接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引起环境污染;故A不正确;
B、用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制得甲烷作燃料,不会引起环境污染;故B正确;
C、将煤脱硫后再综合利用,不会引起环境污染;故C正确;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不会引起环境污染;故D正确。故选A。
2.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进入2013年冬季,我国东部多个城市发生严重雾霾天气,以下有利于雾霾消散的气象条件是( )
A.冷锋过镜 B.暖风过境
C.阴雨天气 D.低气压控制
【解析】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以上四种气象中,冷锋过境风力大、气压高,可以起到消散雾霾的作用,而暖风过境、阴雨天气和低气压控制,气压低、风力小,不利于雾霾的消散,故选A。
3.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有下列几种说法: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污染 ④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加剧了空气污染。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②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③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氨氧化物造成的,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④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中氮的氧化物造成的,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的有:①①③④;故选D
4.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海平面升高及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后果。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措施不合实际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减少家庭用煤量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解析】A、大力植树造林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大大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选项正确;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大量的氢氧化钙,是不经济的方法,选项错误;
C、减少家庭用煤量,使用新型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选项正确;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大大减少二氧化碳放热排放,选项正确,故选B。
5.《湖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早在2018年1月1日起就正式施行。近年来,我省许多城市也都禁放烟花爆竹,其主要原因是在燃放烟花爆竹时( )
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发生火灾;⑤易发生人身伤害。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都是
【解析】燃放烟花爆竹时能够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能够产生噪音、产生粉尘,易发生火灾、易发生人身伤害等;
故选D。
6.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CO2、N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该装置的最大贡献是将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气体
【解析】B、CO、N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另一种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正确,
C、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故不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D、根据该装置的最大贡献是将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气体,故正确,
故选:C。
7.最近,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全球担忧,《巴黎协定》旨在减少排放、寄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趋势,“节能减排”应该成为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到问题和应承担的责任。
(1)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提出的一份报告中,论述了过去100多年全球变暖趋势的情况,图甲中的黑点表示从1880年到2000年间的一些年平均气温,Ⅰ、Ⅱ、Ⅲ三条直线则分别表示了近120年来、60年来和20年来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通过比较这三条直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导致今年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如图乙是目前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大气中的CO2进入生产者(植物)是通过___________完成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的CO2含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但之后通过_____(填字母)途径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大量增加,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3)在我国以汽油为燃料的轿车正在快速进入家庭,汽油的主要成分是己烷(C6H14),它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C6H14+19O2==点燃==12CO2+14H2O,某种品牌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需燃油12升(C6H14质量为8.6千克),请通过计算回答:该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会产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_________
【答案】全球变暖的速率越来越快 光合作用 d 26.4
【解析】(1)通过比较这三条直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全球变暖的速率越来越快。
(2)如图乙是目前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大气中的CO2进入生产者(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完成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的CO2含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但之后通过d途径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大量增加,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3)设该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会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x。
172/528=8.6kg/x,x=26.4kg。
答:该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会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26.4kg。
8.近年来的仪器观测记录表明,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逐渐升高的过程。科学家提出“温室效应”的概念。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小方同学想探究温室效应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经查阅资料,他提出猜想:可能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有关。于是设计了下列实验:
(1)该实验需将右图装置置于阳光下。
(2)红墨水的作用是 。
(3)A和B中的气体为 。
①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②空气和二氧化碳 ③空气和空气
(4)如果小方的猜想成立,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有关,请你预计出现的现象是 。
【答案】(2)显示两边容器内气体温度的变化大小(3)②(4) 红墨水往左移
【解析】(2)光照作用下,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压强增大,红墨水从体积变化大的一边移向体积变化小的一边,红墨水的作用是显示两边容器内气体温度的变化大小;
(3)温室效应是指气体温度升高比正常的空气升高的多,实验中应该将二氧化碳与空气比较,A和B中的气体为空气和二氧化碳;
(4)如果小方的猜想成立,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有关,则二氧化碳温度升高更明显,体积膨胀更多,出现的现象是红墨水往左移。
9.如图是广州市2013年3月12日~3月25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及空气评级分类标准。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空气质量指数的范围是 ,AQI大于300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
(2)这两周内广州市的空气质量以 为主。
(3)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
【答案】0~500 严重污染 良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解析】(1)由图可知,空气质量指数的范围是0~500,故填0~500;
由图可知,AQI大于300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严重污染,故填严重污染。
(2)这两周内广州市的AQI大多在500~100之间,所以空气质量以良为主,故填良。
(3)为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故填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10.近年来,全球变暖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地球的温度就像一辆失控狂飙的汽车,如果不设法让它降下来,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1)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情况是怎样的呢?分析图得出你的观点______。
(2)不论科学研究最终会得出什么结论,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下列做法: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②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③夏天,空调最低温度不低于26℃;④鼓励乘坐私家车出行,其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历史大部分时期;②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上升不成正比;③二氧化碳不一定是造成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④低碳生活理念,似乎不那么重要与迫切;⑤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未必造成灾难性后果。 ①④
【解析】(1)由图可知:①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历史大部分时期;②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上升不成正比;③二氧化碳不一定是造成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④低碳生活理念,似乎不那么重要与迫切;⑤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未必造成灾难性后果。
(2):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低碳理念;②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可以节约资源,符号理念;③夏天,空调最低温度不低于26℃还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低碳理念;④鼓励乘坐私家车出行会造成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浪费能源,污染环境,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①④
1、(2019?重庆)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O2 D.PM2.5
【解答】解: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选项错误;B、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选项错误;C、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D、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属于粉尘污染;故选项错误;故选:C。
2、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金华,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解答】解: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可以改善环境状况,故不符合题意;B、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的污染,故符合题意。D、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可以防止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19?巴中)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塑料垃圾
【解答】解: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故选:C。
4、为响应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关于不同pH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随着酸雨pH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 。
(2)长期酸雨不仅破坏植被,还会使生物种类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 能力降低。
【解答】解:(1)分析图示数据可知:①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小,受影响的程度增大;②比较三种植物叶绿素叶绿素含量可知,受影响更明显的是腊梅,最小的是木樨;③酸雨PH=4.0对木樨的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酸雨PH高于3.0对各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2)长期酸雨影响会导致部分生物死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动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故答案为:(1)腊梅;(2)自动调节。
5、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化学污染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人类的活动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有节制的排放CO?使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的生活呢?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1)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填字母,下同);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二氧化氮
(2)为了响应“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一条即可) 。
【解答】解:(1)二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地球表面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形成与温室大棚一样的效果,所以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后能形成硫酸,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后能生成硝酸,故两者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2)植树造林;减少能源的使用,比如骑自行车出行、及时关灯、节约用水、节约用纸等。
故答案为:(1)A;B、D;
(2)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用水,出行时不坐私家车而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