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14 08:2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
2
3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澳大利亚东南部牧场
1.农业区位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一、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气候
市场
地形
土壤
交通运输
政策
劳动力
水源
科技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
光照(温差)、
热量、降水(水热配合状况)等
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是地中海气候区?
雨热同期
雨热不同期
活动1

地中海气候区一定
不能种植水稻么?
意大利是欧共体最大的产稻国和大米出口国。近年来,稻谷总产量一直在130万吨以上,其稻米生产在欧洲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意大利水稻主要分布在其北部。
合理改造自然条件
(1)寿光的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2)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热量、水分)
(地形)
材料:江西泰和县千烟洲为什么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丘上
丘间
缓坡沟谷:
林、草(林业)
鱼塘(渔业)
耕作业(种植业)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活动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的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

①改革开放政策放开了农民农业生产的自主权;
②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市场决定了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活动3
案例1
根据案例,试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总结】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自然因素变化较小,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大)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市场需求的变化
农业地域: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降水量较多(湿润)

气候温和,
光热充足
地势平坦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市场
科技
政策
交通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适合草类生长。
平坦开阔
灌溉条件一般,东水西调工程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水平高
政府鼓励政策
靠近主要公路,交通便利
土壤肥沃
【总结】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主要优势区位因素


迎风坡
背风坡
【拓展】
限制条件:水源不足
原因: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
解决措施:东水西调
要求:
1. 整理、完善学案;
2. 记忆基础知识。
【整理 落实】
内容 展示 点评
1.(1)
1.(2)
要求:
①独立完成训练展示题目;
②完成后先两人交流,后小组内合作讨论疑难;
③点评时,其他同学用红笔在疑难处做好笔记;
点评要求:
①迅速到位,离座即评;
②面对同学,仪态大方,声音洪亮,点评条理要清楚
薛欣欣
汪宇
袁梦娇
山东省寿光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这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下水源丰富,土质肥沃,蔬菜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寿光市交通发达: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青羊铁路纵贯南北,羊口港可直达日本、韩国、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世纪80年代,寿光市率先解决了用冬暖大棚生产夏季蔬菜的技术难题,推动了全国越冬菜生产技术革命。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寿光市引种了美国微型黄瓜、荷兰甘蓝、日本大叶菠菜和以色列西葫芦等新品种。近年来,寿光市投巨资筹建寿光蔬菜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网络系统,使其由全国性的蔬菜集散地向国际性蔬菜产地市场迈进。
(2)寿光蔬菜行销全国,甚至出口到日本、韩国,其得益于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课后调查】
请你调查山东XX西瓜节的有关资料,并分析其盛产西瓜的区位条件如何?并针对其弱点,提
出建设性的意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