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章末整合提升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的。
1.区位条件
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专题一 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2.自然条件
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来分析。
(1)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
(2)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或隧道。
(3)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
3.资源条件
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4.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5.科学技术因素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典例1]如下图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解析】 本题以高速公路的选线为题材,考查了交通线路选线的原则和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要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选线方案进行利弊分析。侧重建设成本、自然障碍、技术要求、占耕地多少、经过的居民点、搬迁的人口多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特别要注意题干中提到的半荒漠地区、地形破碎地区、人口稠密的区域,还有图例中提到的黄土地貎,在黄土地貎地区修公路,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答案】 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货运方式的选择一般从货物的性质、数量、价格、运送距离和时效等方面进行评价。现代各种运输方式各有优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因此在选择货运方式时要进行综合考虑,应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运输要求,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专题二 大宗货运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
形式货运要注意不合理的运输,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对流运输。指同种或可代用的货物,同时或先后在同一条运输线路或者在平行线路上相向运输。对流运输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部分区段。这种运输对运输能力是最大的浪费。如湖北粮食调往福建与江西粮食调往华北、西北,在浙赣铁路、京广铁路上发生对流。
2.过远运输。指由远处运进货物,而该货物可以由附近供应。过远运输拉长了运输距离,从而使运输工作量加大,占用运输线路和设备,增加了物资消耗。
3.迂回运输。指在货物发点和收点之间有两条以上的交通线可以选择时,未能利用最短路径的运输。
4.重复运输。指同一批货物由产地运往销地,不经任何变式,又重新装车运往别处。
5.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分配不当。凡有条件利用水运或进行水陆联运的货运量,却违反水陆合理分工的原则,完全经由铁路运输,就是不合理的;较铁路运输成本低廉的长途运输、大宗货物水上运输改由铁路来运输也是不合理的。出口物资的产地安排和港口的选择不合理,进口物资的靠港与到达腹地不配合,与国内同类货物的合理流向不协调,既增加了某些港口的压力,又会在铁路上引起大量的、过远的对流运输。
6.分散大宗货流的运输。指本来可以组织直达运输的货流,却按中转车、船进行组织的运输。它会增加沿线港口、车站的编解、装卸作业,延缓车、船周转和货物送达时间,提高运输成本。
[典例2]读某地区货运流量示意图,回答(1)~(2)题。
(1)由A市至C市和由C市至A市,大宗货运各以何种运输方式最适宜
A.公路和铁路 B.铁路和公路
C.铁路和水运 D.管道和公路
(2)A、B、C三地之间何种货物的运输是浪费运力的
A.钢材 B.煤炭
C.棉布 D.机械
【解析】 第(1)题,A市至C市大宗货物为钢材、机械,以铁路运输为宜;C市到A市大宗货物为蔬菜,以公路运输为宜。第(2)题,A、B、C之间都有煤炭的重复运输,故运输煤炭浪费运力。
【答案】 (1)B (2)B
第五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川气东送(上海段)主干线配套工程与上海天然气主干网的成功镶接,标志着上海已具备全面接收川气的条件。川气东送是继东海天然气、西气东输后进沪的第三路气源。据此完成1~2题。
1.川气东送采用的运输方式为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水路运输
2.对该类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双向运输 B.连续性强
C.只能运送液体和气体 D.受天气变化影响大
解析 川气东送采用的是管道运输方式,该种运输方式具有连续性强、受天气影响小、只能是单向运输的特点。除了能运输气体、液体外,也能运送粉末状、颗粒状固体货物。
答案 1.C 2.B
中国将投资1 200亿元改善新疆区域公路交通和连接欧亚的西部开放大道,从而使这条“新丝绸之路”升级提速。“新丝绸之路”(连云港—霍尔果斯口岸)新疆段将全部建成高等级公路,连接我国东西的运输大通道再次提速。全长4 395千米,穿过苏、皖、豫、陕、甘、新6省区,涉及国土面积的37%以上。据此完成3~4题。
3.该线路提升到以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为主的标准,使全线整体通过能力提高了15~20倍。这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
A.高速化 B.大型化
C.专业化 D.网络化
4.“新丝绸之路”建设的意义在于
①成为我国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贸易通道 ②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实现东、中、西协调发展 ③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 ④有利于改善我国东西交通紧张状况,为长江航运分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3题,“新丝绸之路”道路标准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加大运输量,是交通运输向高速化发展的标志。第4题,“新丝绸之路”主要连接我国华东、华中与西北地区,是北方地区重要的陆运干道,不会为长江航运分流。
答案 3.A 4.B
全长1 318千米的京沪高速铁路中,桥梁长度超过全线的80%。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 142千米,总共有675座桥梁,桥梁全长159.88千米,相当于每7千米铁路中就有1千米的桥梁。读图回答第5题。
5.关于两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速度
B.青藏铁路“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节约土地
C.影响京沪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平坦
D.青藏铁路建设有利于西藏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解析 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节约土地,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动物迁徙提供通道;影响京沪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青藏铁路建设可以促进西藏地区旅游业和工农业的发展,利于西藏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答案 D
读华北地区某区域图,回答6~7题。
6.图中聚落分布的特点是
A.沿河流分布 B.沿公路分布
C.沿等高线分布 D.邻矿产资源分布
7.聚落A的发展趋势是
A.南北延伸 B.东西延伸
C.东北-西南延伸 D.团状发展
解析 第6题,图中聚落大多分布在公路线两侧。第7题,聚落A沿公路线伸展,其走向为东北—西南。
答案 6.B 7.C
下图为交通规划图,读图完成8~10题。
8.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
A.②a B.③b
C.④d D.①c
9.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①穿越河流 ②临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0.修建铁路后城市形态发生变化,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
解析 第8题,从乙村到城市公路最好与等高线平行,从甲村到城市公路要过陡坡,道路在陡坡应为“之”字形,少穿过河流。第9题,铁路穿越城区,带来噪声污染;穿过山岭,坡度太大,不安全。第10题,在城市已有空间形态基础上,城市以铁路为轴线发展。
答案 8.D 9.D 10.A
二、综合题(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武广客运专线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列车最高时速可到394千米。
青藏铁路线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 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 061千米,占全线长度的80%。
材料二 青藏铁路示意图(左图),武广客运专线(右图)。
(1)修建青藏铁路与武广高速铁路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武广高速铁路比青藏铁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其平直的原因。
(3)简述武广高速铁路相对于一般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4)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中,来往于武汉——广州两地的客运量,受到武广铁路冲击最大的是________。
A.公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内河航运 D.管道运输
(5)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武广高速铁路修建的区位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铁路的区位因素与意义问题,注意思维拓展。第(1)题,铁路的主导因素都是社会经济条件。第(2)题,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地形较为平坦,且高速铁路要求尽量减少弯道,以达到快速安全的目的。第(3)题,注意是与一般铁路运输相比的优势。第(4)题,武广客运铁路全程3个小时,与飞机速度差不多,但票价相对较低。第(5)题,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要从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社会经济条件
(2)沿线地势平坦;高速铁路要求弯道小。
(3)速度快;节能环保。
(4)B
(5)自然条件:沿线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利于施工;跨越南岭,增加施工量;沿线有色金属矿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沿线经济较发达,城市多,人口多,客货运输需求量大;技术是保障。
12.(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运输量巨大,配建港口能够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对周边区域发展而言,配建港口可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第(2)问,由材料分析可知,该项目工程量巨大,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可缩短生产工期。模块运至项目现场拼装,可避免受自然条件限制,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和难度。第(3)问,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为主要销售市场,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较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短,可大大缩短航行距离和运输时间,并且可降低运输成本。第(4)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两国能源合作各具优势。中国具有资金充足、制造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等优势。俄罗斯具有资源丰富且开采技术先进等优势。
答案 (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3)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4)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第五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下表中数字1~5表示海运、河运、航空、公路、铁路5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劣的大体排序(“1→5”表示“优→劣”)。分析表格数据,完成1~2题。
交通运
输方式
基建投资
运载量
运价
速度
连续性
灵活性
劳动生产率
线路
运具
①
5
1
2
3
3
1
3
3
②
3
3
3
2
5
5
4
2
③
1
2
1
1
4
4
5
1
④
4
4
4
4
2
2
1
5
⑤
2
5
5
5
1
3
2
4
1.阿拉伯半岛各国缺少的运输方式是
A.② B.③
C.④ D.⑤
2.2010年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了罕见的雪灾,国家民政部向新疆灾区紧急调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救灾物资。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A.① B.②
C.③ D.⑤
解析 由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可判断:①为铁路,②为河运,③为海运,④为公路,⑤为航空。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降水少,缺水河流,因此缺少河运;水陆交通受雪灾影响,无法运送救灾物资,应选择航空运输。
答案 1.A 2.D
2017年7月9日,国家高速铁路网“四纵四横”之一徐兰客运专线西段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宝兰客运专线)全线通车,标志着兰新高铁全面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后,现有的兰新铁路将主要用于货运。下图为兰新铁路及兰新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线路不完全重合,最可能的原因是
A.雪山连绵,地形阻隔
B.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C.沿河谷修筑,降低成本
D.加速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开发
4.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 km的防护设施(图乙),其主要作用是
A.减小气温变化 B.防洪水
C.防大风 D.防噪音
5.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后,兰新铁路实现客货运输分离,其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物资运输能力将极大提升
B.铁路沿线有望出现新的产业带和城市带
C.大规模发展特色种植业
D.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 第3题,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线路不完全重合,现有的兰新铁路主要用于货运,兰新高铁用于客运,可以加大货运、客运流量,提高运输效率,这样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第4题,兰新铁路沿线多大风,图示防护设施可以减小大风对铁路的影响。第5题,铁路沿线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不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答案 3.B 4.C 5.C
[限时4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回答1~2题。
1.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市轨道交通的
A.高速化 B.网络化
C.大型化 D.专业化
2.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题干中提到“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体现出的是轨道交通的网络化。第2题,以“网购”为切入点考查地域联系。“网购”通过交通和互联网实现了商品在不同区域间的交换,因此促进了地域间的商业联系,但减少了商品的批发等周转环节,使商品流通环节减少。大部分“网店”都不具备实体店,因此“网购”对商业网点密度和商业区的规模影响不大。
答案 1.B 2.D
2014年7月1日7时41分,成都至上海虹桥的D628次动车组在成都站启动,中国铁路网“四纵四横”之一的沪汉蓉铁路大通道正式全线投入运营,川渝地区从此融入中国的高铁版图。读图回答3~6题。
3.有一批机械设备要从上海运往重庆,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内河运输
4.汉宜(武汉—宜昌)铁路是沪汉蓉铁路的重要一段,该段没有选择沿(长)江修建,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A.地形复杂,路基不牢
B.河道弯曲,线路太长
C.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D.多小城镇,对经济带动不明显
5.汉宜铁路正线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55.6%,其原因主要是
A.为生物提供通道 B.加快建设速度
C.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D.多洪涝、泥石流
6.关于修建沪汉蓉铁路最主要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东西方向的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
B.促进沿线农矿产品的销售,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C.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增进民族团结
D.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解析 第3题,机械设备较为笨重,运输量大,而且时效性不强,应该采用沿长江水运。图示沪汉蓉高铁以客运为主。第4题,修建高速铁路线的原则是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汉宜铁路穿行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但是由于河道过于弯曲,不宜沿江修建。第5题,汉宜高速铁路桥梁多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区水网密布;社会经济原因是该地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修建高架桥梁,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也不会阻断地面交通。第6题,沪汉蓉铁路以客运为主,主要是缓解客流量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答案 3.D 4.B 5.C 6.D
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7~8题。
7.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航空
8.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
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
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解析 第7题,结合图示所提供的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特征,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公路、航空、铁路和水运。第8题,公路运费高,不适宜长距离运输;集成电路属于微电子产品,适宜航空运输;水运受水文因素影响大;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
答案 7.C 8.B
广珠轻轨铁路通车,从州南站到珠海北站最快仅需41分钟。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9.修建广珠轻轨铁路,除了能改善两城市的交通,还可以
A.改善两城市的景观
B.提高两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C.影响两城市形态的发展
D.调整两城市的经济结构
10.图中轻轨穿行地区都采用高架线路,其目的主要是
A.保证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
B.减少噪音污染
C.节省成本
D.列车排放的尾气容易扩散
解析 第9题,轻轨铁路的建设会促进两城市沿轻轨铁路的方向延伸,影响两城市形态的发展。第10题,轻轨列车运行速度很快,采用高架线路,将轻轨铁路与地面交通分开,可以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
答案 9.C 10.A
二、综合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4月出访巴基斯坦,就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图中虚线示意)建设进行了磋商。中巴经济走廊是指连接位于中国西部和贯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公路和铁路主干道,将从新疆的喀什一直通至巴基斯坦的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港。2015年11月11日,巴基斯坦政府向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移交瓜达尔港自贸区2 281亩土地使用权,租期43年。
材料二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和从巴基斯坦向中国新疆油气运输管道起点的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难得的深水良港,毗邻巴基斯坦和伊朗边界,濒临阿拉伯海,靠近霍尔木兹海峡。
(1)简析中巴铁路和经济走廊建设中需要克服的恶劣自然条件。
(2)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具有针对性的“双赢”战略。分析该经济走廊的建设贯通将对中巴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3)有人推测瓜达尔港以后将替代卡拉奇成为该国经济中心。对此观点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解析 第(1)题,中巴经济走廊是指连接位于中国西部和贯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公路和铁路主干道,将从新疆的喀什一直通至巴基斯坦的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港。读图可以看出其位置,结合该经济走廊的位置和地理环境,可以得出中巴铁路和经济走廊建设中可能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地形复杂、多地质灾害,我国新疆境内还可能面临春季融雪洪水等灾害。然后根据要点条理化,表达清晰,科学阐述。第(2)题,该经济走廊对中巴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两国经济贸易、使中国进口中东石油的路径缩短,铁路和公路的修建促进巴基斯坦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拉动巴基斯坦沿线经济的发展,给巴基斯坦的沿海港口城市带来了发展契机。根据分值,可以分要点阐述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和对巴基斯坦的积极影响。第(3)题,该问是开放性问题,首先需要表明观点,然后阐述支持观点的理由。如果赞同,可以从瓜达尔港建设的有利条件入手,如瓜达尔港口区位更有优势,更靠近霍尔木兹海峡,是深水良港,同时有政策支持,连接中巴经济走廊,交通便利,对外贸易更加便利,而卡拉奇位于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大型船舶停靠。以此来支持同意“瓜达尔港将替代卡拉奇成为该国经济中心”的观点。如果不赞同,则可以从瓜达尔港建设的不利条件入手,如该城市地形不够平坦开阔,虽连接中巴经济走廊,但仍以山地为主,沿线经济腹地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而卡拉奇港经济发达,历史悠久,位于河流入海口,经济腹地广阔。以此来作为不赞同“瓜达尔港将替代卡拉奇成为该国经济中心”的理由。
答案 (1)(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多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部分地段多风沙、春季融雪性洪水(或夏季暴雨)等气象灾害发生。
(2)可以扩大中巴两国的货物进出口从而促进中巴贸易发展;能有效增加中国能源的进口路径,(可以绕过传统咽喉马六甲海峡和存在主权纠纷的南中国海)把中东石油直接运抵中国西部腹地(同时也能降低对中缅油气管道的依赖);对巴基斯坦来说,铁路和公路建设将会带动其西部山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带动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终点的西南部港口的发展。
(3)观点1:赞同。瓜达尔港口区位更有优势,比卡拉奇更靠近霍尔木兹海峡;是难得的深水良港,而卡拉奇是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大型船舶停泊;国家政策支持;连接着中巴经济走廊,交通便利,腹地更广阔,毗邻巴基斯坦和伊朗边界,国际贸易量更大。
观点2:不赞同。瓜达尔港地形不平坦开阔,不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卡拉奇比瓜达尔港经济发达,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连接瓜达尔港的中巴走廊沿线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所以腹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不发达;而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河流入海口,腹地广阔且经济发达。
12.(2015·四川)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材料二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1);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
(1)川企产品利用“蓉欧快铁”出口,请分别指出其相对航空运输、海洋运输的突出优点。
(2)据图2,描述图1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3)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
(4)一列载有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的“蓉欧快铁”奔驰在途中,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并结合汽车生产条件,分析该列车终到站所在地区汽车生产的区位优势。
解析 (1)“蓉欧快铁”属于铁路运输,但又不同于普通的铁路运输,一个“快”字说明了其主要特点。与航空运输相比,“蓉欧铁铁”运费低且运量大;与海运相比,“蓉欧快铁”运速快,大大缩短运输时间。(2)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要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和地势高低变化趋势三个方面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和数值变化特征分析。(3)“蓉欧快铁”途经较高纬度地区、干旱地区和季风气候区的山区,沿途气候多变,自然灾害种类多,不同的地区灾害类型不同,要进行具体分析。(4)材料指出,“快铁”线路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发展较快。此外,成都平原人口密集,服装鞋帽和家用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因此,可判断列车运行方向为自东向西。列车终到站所在地区位于欧洲中部,汽车生产的区位优势从技术、资金、原材料、协作条件和工业发展历史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 (1)比航空运输运费低,运量大;比海洋运输时间短。(2)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3)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季风气候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4)自东向西。欧洲中部地区有传统工业区,原材料丰富,协作条件好;汽车制造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资金雄厚。
第五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读京津冀圈示意图,回答1~2题。
1.要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是
A.构筑现代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加强重化工业发展
D.加强能源工业发展
2.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城市空间形态均沿河布局
B.铁路和高速公路是城市带的主要发展轴
C.天津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D.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不会改变
解析 第1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故选A项。第2题,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条件,所以城市的发展多以交通线为发展轴,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也随之改变。
答案 1.A 2.B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对图示地区村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初期受河流影响,村落呈带状分布 ②初期受地形影响,村落分布稀疏 ③村落形态演变过程是由Ⅰ到Ⅱ ④村落形态演变过程是由Ⅲ到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乡村地区往往在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形成集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地中,a地可能最早出现集市
B.新集市出现在d地
C.a、b、c、d四地皆形成集市
D.随着公路修建,集市可能由c地转移到b地
解析 第3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村落较密集。初期,受河流影响,村落沿河呈带状分布;后来由于修建了公路,村落主要沿公路延伸。第4题,初期联系村落的渡口形成集市,后来集市可能转移到交通更加方便的b处。
答案 3.C 4.D
5.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图中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商业中心应选择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区,其选址考虑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图中丁地不具备上述两原则。
答案 D
[限时4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2.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解析 第1题,高铁建成后,使周边地区到达城市的时间缩短,则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范围扩大,即城市服务范围扩大,故C项正确。高铁建成后,城市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但实际距离不会改变,故A项错误。第2题,图中乙、丁居于区域的中心位置,且城市等级最高,所以成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必然是乙城或丁城;图中又显示乙所在区域城市间,及乙与周边城市有便捷的城际交通联系,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可判断乙城最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
答案 1.C 2.B
(2018·浙江)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3~4题。
3.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 B.舒适程度
C.交通条件 D.区域差距
4.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解析 第3题,从材料信息看,民工返乡交通方式由骑摩托车变为驾驶私家车,主要影响因素应是收入水平,A对,舒适程度是由收入水平、支付能力决定的,B错;由珠三角地区向中西部,交通条件是在不断改进的、区域差距也是在变化的,但交通方式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C、D错。第4题,要注意题目问的是交通出行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由骑摩托变为驾驶私家车,可能会加剧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错;会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会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B错,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C错;大量私家车开回中西部农村,会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D对。
答案 3.A 4.D
下图为某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若该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丁乙 D.甲乙丙
6.该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平原 B.山地
C.河谷 D.交通
解析 第5题,商业网点一般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河流甲乙段商业网点密度较低,交通不发达。第6题,平原地区商业网点较多且分布均匀,而图示地区的商业网点有的向道路两侧发展。
答案 5.A 6.A
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兴建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读下图,完成7~9题。
7.对图中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的有利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郊区 地价低 B.城区 接近消费者
C.城区 交通便利 D.郊区 停车方便
8.关于Ⅰ(销售普通商品)、Ⅱ(销售高档商品)两购物中心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A.Ⅰ服务范围为甲城市郊区
B.Ⅱ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邻近地区
C.Ⅰ服务范围大于Ⅱ
D.Ⅰ与Ⅱ服务范围不重叠
9.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大幅增加 ②大型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显著扩大 ③大型购物中心部分门店功能转向展示或出现空置 ④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第7题,大型购物中心占地面积广,适合在地价较低处建设。为了方便居民购物,选择交通便利处布局。图中大型购物中心位于郊区,城市快速干道沿线处。第8题,Ⅰ主要销售普通商品,其服务范围较小,主要是甲城居民。Ⅱ主要销售高档商品,且布局在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故其销售范围较大。第9题,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销售形成冲击,使大型购物中心销售额增长缓慢或下降。因此大型购物中心的数量及建设规模均将减少。
答案 7.A 8.B 9.D
10.下图是某城市布局示意图,图中A处适宜建大型批发市场的理由是
①位于城市外缘,地租较低 ②交通便利,便于客货流的集散 ③位于居民区,市场辐射量大 ④靠近河流,环境优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A处位于城市边缘的主要道路交会处,又邻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且地租较低,适宜建大型批发市场。
答案 A
二、综合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2015·安徽)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 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解析 (1)对比图中1982年与2005年两幅图,可以明显地看出福建省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铁路从少到多、交通线路里程从短到长、交通站点从少到多、交通布局由线到网逐渐完善。(2)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区域内外联系,从而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从城市数量、规模、等级等方面描述)。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12.济南西客站是京沪高铁五个始发站点之一,于2011年6月30日始发,7月1日正式通车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济南市空间形态东西较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济南市的商业中心在泉城广场附近,其布局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客站核心区成为“泉城新商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西客站核心区成为“城市新中心”,导致济南市城市中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及其变化的影响。由于受南面低山和北面黄河的限制,济南市东西较为狭长。泉城广场为济南市的中心,这里人口流动量大,故商业发达,形成商业中心。由于京沪高铁的修建,西客站核心区的交通更为便捷,人口流量将大增,会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答案 (1)南有低山阻挡,北有黄河阻挡
(2)市场最优
(3)交通便捷,便于人员和物资的集散。
(4)交通干线的变化。
课件50张PPT。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整合·新知落实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要点梳理】运量自然因素短途运输机动灵活运量运量大连续性速度运费线路设备投资大2.发展方向
_____________、大型化和____________。高速化专业化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比较时注意综合评价,尤其是运费、运量、速度、连续性及灵活性等方面的差异。【深化拓展】2.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及目的等进行合理选择。具体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
交通运输方式的具体选择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1)考虑运输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实际交通状况。如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之前,向拉萨运送大宗货物,只能选择公路,铁路通车之后一般选择铁路。
(2)时效性。如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救灾中,采用航空运输救灾人员和救灾物资,就是考虑急需的时效性。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此回答(1)~(2)题。
(1)为了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将山西省的煤炭运到上海,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京杭运河+长江航运 B.公路
C.铁路+长江船运 D.铁路+海运【即时应用】(2)现代交通运输不仅日益大型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和专业化,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①我国铁路运输的六次提速 ②天津、上海等港口设立集装箱码头 ③日本货轮朝着巨型化方向发展 ④许多港口综合性较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 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山西省的煤炭外运一般经过煤炭专运铁路,如大同—秦皇岛、神府—黄骅港、焦作—兖州—日照港,然后再装船经海运到南方沿海各港口。(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趋势是高速化、大型化、网络化和专业化。
答案 (1)D (2)A二、交通运输布局【要点梳理】线线两种以上省级国家级2.影响因素
经济、_______、技术和______等。
社会自然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及分析
铁路运输的思路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深化拓展】(2)社会经济因素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3.以南昆铁路为例,分析铁路布局的思路
(1)南昆铁路建设的影响因素
影响南昆铁路布局的因素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其中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是对南昆铁路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图解如下:
(2)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2.为了加强区际联系,广东省拟与周围省区合作修建贵广、南广和西部沿海铁路(如下图)。据图完成(1)~(2)题。
【即时应用】(1)决定西南地区铁路投资修建的因素和最大限制因素是
A.国防需要 降水多
B.民族团结 地形崎岖
C.经济发展 地形起伏
D.能源运输 地震多发(2)有关三大西南铁路修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强沿海与内陆联系,带动内陆经济发展 ②完善我国铁路网格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③缓解东西向和南北向原有铁路的运输压力 ④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第(1)题,由题目信息可知,三大西南铁路连通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加强了内陆与沿海的联系,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可缩短路程,但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地区发展可较容易得出答案。
答案 (1)C (2)D
典例剖析·规律总结[典例1] (2017·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题型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1)结合图中所示信息,说明京、津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中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解析】 第(1)题,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区域之间的联系越多,对交通的需求量大;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和技术力量雄厚,利于交通的建设;而且从图示来看,津京两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货物的中转量大,交通压力大。第(2)题,从图示来看,从唐山到承德需要穿越山地,地形复杂,工程量大。第(3)题,交通建设能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扩大区域的就业、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加经济收入,而且能够提高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从而减少破坏。【答案】 (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1.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完成(1)~(3)题。[变式拓展](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货物④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海运
(3)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航空适宜运输贵重、重量轻的物品,图中③运距长、重量轻而价值高,适合航空运输。第(2)题,货物④运距较短、重量较轻、价值较低,适合公路运输。第(3)题,一般重量大、价值低的货物不宜远途运输,生产布局应接近原料地,同时这类货物若长距离运输,则离不开便利的海运或铁路,所以这类货物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
答案 (1)C (2)A (3)B
[典例2](2016·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二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材料一 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6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 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上图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江苏省现有铁路网存在的明显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不足对江苏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规划在建铁路中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的有________(填序号)。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淮安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
【解析】 第(1)问,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现有铁路网高铁线少,铁路标准低,布局不合理,这必然会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第(2)问,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规划在建的②线路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从图中可以看出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线经过河流、湿地,故其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主要是路基地质条件差、河网密布,地势低洼。第(3)问,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淮安有多条铁路经过,将成为江苏省新的交通枢纽,这将加强其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促进其经济发展。第(4)问,可以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促进与苏中、苏南的交流,促进产业转移等角度分析。
【答案】 (1)部分铁路标准低 布局不合理 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2)② 地势低洼 河网密布 路基地质条件较差
(3)多条铁路交会,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 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生产要素的交流;促进南北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2.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
[变式拓展](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解析 (1)本题考查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一般地形与聚落分布是影响交通线选线的主导因素,据此可先排除A、C两项;图中显示铁路线走向与1 000米等高线走向基本一致,且火车站距离城镇较远,故可推测影响其选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则D项正确。(2)依上题分析可知,铁路线距离城镇较远,不利于该区域发展,故B项正确。(3)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镇分布的区位因素。图示区域为天山南侧,总体上属于气候干旱区,人口与城镇、农业活动受水源分布制约明显,城镇主要分布于绿洲附近,故B项正确。C选项为易错选项,本区域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冰雪融水,河流分布很少,故城镇主要分布于绿洲附近。
答案 (1)D (2)B (3)B
图表解读·迁移应用教材P81图5.4
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南昆铁路的起止点是哪两个城市?向北与哪些铁路线相连?
(2)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优势?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及影响因素[读图指导](3)南昆铁路建设对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南昆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得以建成的保障性因素是什么?
提示 (1)昆明、南宁。成昆线、贵昆线。
(2)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段靠近广西铝矿、煤矿以及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煤矿。②有丰富的农林资源。③沿途有著名的喀斯特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3)南昆铁路的建设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4)技术因素。
本讲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综合训练·能力提升]课件42张PPT。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知识整合·新知落实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要点梳理】空间形态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___________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沿______发展;武汉:沿______分布。
(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_________。如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的__________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
交通干线铁路长江大城市带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深化拓展】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
[方法技巧]
(1)聚落空间形态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及交通运输条件、城市规划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2)平原地区聚落空间形态与河网密度的关系
地势平坦开阔且河道较少的平原地区,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往往是沿河道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1.读株洲市略图,回答(1)~(2)题。
【即时应用】(1)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
A.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铁路延伸
B.城市的空间形态沿垂直于铁路延伸的方向延伸
C.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河流延伸
(2)株洲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
B.交通方式和线路发生了变化
C.国家城市发展的政策发生改变
D.当地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解析 读图可知1949年之前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现有的城区主要沿铁路发展延伸。
答案 (1)A (2)B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要点梳理】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稀少单一小便利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1)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__________或市区边缘的__________沿线。
(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__________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环路边缘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交通要道繁荣和衰落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深化拓展】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原则
城市商业网点有两种组织形式:一是商业街,二是商业小区。商业街布局时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商业中心一般建在城市中心,多条交通干线相交处;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区多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商业小区遵循便民最优原则:建在居民小区内。
【方法技巧】2.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2)题。
【即时应用】(1)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2)大型超市与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分布遵循的原则分别是
A.交通最优 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 交通最优
C.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D.市场最优 市场最优
解析 第(1)题,1971年城区主要沿河流分布,2011年城区主要沿交通干道分布。第(2)题,大型超市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大型批发市场分布于市区边缘的公路干线附近,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答案 (1)A (2)C
典例剖析·规律总结[典例1] (2015·北京)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一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2014年7月,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的第11届葡萄大会上,延庆与张家口市怀来县签订了葡萄产区合作协议,打造“延怀河谷·葡萄酒乡”品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2)简述“延怀河谷”协同发展葡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北京市与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
(3)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4)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解析】 (1)交通运输的变化主要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路网的密度、交通线的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兴衰的影响表现为有些聚落发展更快,有些聚落出现衰落。(2)区域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条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等。(3)气候条件的分析,要从图中获取信息。在图中给出了积雪日数多和风速小的气候条件,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崇礼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等条件。(4)能源生产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方向发展。其地理条件主要是考虑张家口的自然环境,如张家口市降水量相对较少,太阳能资源丰富。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风力资源较为丰富以及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生物质能较丰富等。
【答案】 (1)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大,古驿站衰落;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2)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劳动力就业,提高收入;缩小区域差异。(3)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75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2米/秒以下。(4)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开发生物能。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明确交通线发展和衰落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2018·北京)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回答(1)~(2)题。[变式拓展](1)图示区域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
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2)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第(1)问,图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该板块边界属于消亡边界;读图可知,图示地区的河流流向以自西北向东南流的居多;图示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自然景观以高寒草甸为主;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第(2)问,目前,青藏高原地区对外的客货运输对青藏铁路的依赖程度较高,青藏铁路承担的交通运输压力较大,而川藏铁路开通后,可缓解青藏铁路的运输压力;川藏铁路开通后,可提高青藏高原地区的交通通达度,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区过剩物资的外运,也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区短缺物资的输入;图示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川藏铁路的开通有利于灾后应急和救援,但不可能消除灾害的影响;川藏铁路的开通有利于加强青藏高原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答案 (1)D (2)B[典例2](2017·北京)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1)~(2)题。
题型二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该段国道能够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图示区域内
A.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
B.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
C.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
D.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解析】 第(1)题,107国道沿线地区交通便利,将会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陇海铁路线与107国道线垂直,对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没有影响;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受铁路、高铁、河流和地形等多方面的影响,单一国道线不会造成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第(2)题,图示区域内为河北、河南和湖北省,属于我国中部地区,风能资源不丰富;南部湖北省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南部的湖北省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北部河北、河南省以旱地农业为主,小麦播种面积大,国道以西地形起伏加大,公路建设难度大,路网密度小。
【答案】 (1)A (2)D2.读某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变式拓展](1)图中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促使该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B.人口稀少,资源丰富
C.交通便捷,人口众多
D.交通干线,过往车辆多
(3)甲图中的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A.团块状 B.带状
C.网状 D.棋盘式
解析 第(1)、(2)题,④城市位于道路相交处,交通便利,接近最大消费人群。第(3)题,甲图地形以山地为主,聚落沿道路和河流分布,呈带状。
答案 (1)D (2)C (3)B
图表解读·迁移应用教材P84图5.8、图5.9
两幅示意图的对比,主要说明了交通、地形等因素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两图中商业网点密度有何差异?
(2)两图中,商店分布各有何特点?
(3)山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为何小于平原?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影响[读图指导]提示 (1)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
(2)山区商店主要分布在交通相对便利的河流和公路沿线,平原商店主要分布在公路沿线,尤其是公路的交会处。
(3)山区地势起伏,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交通不便,不利于商业网点的发展,所以商业网点密度较小。
本讲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综合训练·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