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4 22: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食物链和食物网
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猜谜语
草原上来了一群羊
(打一种水果)
之后又来了一群狼
(再打一种水果)
食物链和食物网
1、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能根据图文资料,解释生物富集现象 。

目标导航
小草
讨论:
这些动物都是谁吃谁?

蚜虫
瓢 虫
小 鸟
落叶
蚯 蚓
小鸟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生产者
仔细观察食物链中的营养结构。
是不是食物链?为什么?
我 发 现
1、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且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通常是绿色植物)
2、箭头方向要正确:指向捕食者,直到最高级消费者。
3、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食物链的书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请判断下列食物链正确吗?为什么?
(1)阳光 草 鼠 蛇
(2)草 昆虫 食虫鸟 蛇 鹰
(3)蘑菇 草 鹰
(4) 树 虫 鸟 鹰
(5)蝉 螳螂 黄雀
( )
( )
( )
( )
( )

×
×
×
×
练一练
脑筋动一动
1、写出图中的食物链,并分析在每个营养级所含DDT的含量,看有何规律?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3、如果这些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阅读课本58-59页回答以下问题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说 一 说
生物富集:
有些有害物质一旦被生物体吸收,就难以分解,会不断积累下来。
原理: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水俣病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典型例子。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 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水体硅藻等浮游植物、食硅藻的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石斑鱼、肉食性鲟鱼和鲶鱼、人或猫,鲶鱼体内含汞量达到10~20 mg/kg,最高达50~60 mg/kg,比原来含汞废水中的汞浓度高1万~10万倍,人或猫吃了鲶鱼,就会出现汞中毒。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患这种病症的人。轻者口齿不清、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这就是轰动世界的“水俣病”。
可怕的水俣病
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观察,思考
1,数一数:所模拟的食物网中共有多少食物链?
2,选一条食物链,依次说出其中的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某种生物在食物网中的消费级别是固定不变的吗?
3,如果某种动物被大肆捕杀,哪些生物将会受到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某种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别和消费级别不是固定不变。

2.食物网内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生物种类越少,个体数量越少,食物网就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被破坏。
食物网和食物链的功能: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我的收获
食物链和食物网
练一练
用食物链的方式表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
成语,正确的是( )
C
1、
2、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右图所示的生态系统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练一练
B
2.下面是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光、空气、水、无机盐属于 。
(2)图中有 条食物链,构成食物链的生物有 。
(3)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次级消费者是 ,最高级的消费者是 。
(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其主要作用是 。
非生物成分
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绿色植物
螳螂

分解者
分解有机物

请同学们把你们所吃的食物名称都写下来,然后写出每种食物分别来自哪种动物或植物。别忘了把自己的名字写上,然后用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找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说出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