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流感
流行性腮腺炎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
2.说出人体免疫的概念,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
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4.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并认同其作用。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自身生命现象的思考、分析,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培养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及作用机理,知道人自身对病原体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体会人体免疫功能的神奇力量,珍爱生命,保持健康。
病原体
病毒
细菌
寄生虫
真菌
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的统称。
病原体历险记
“皮肤像铜墙铁壁,我怎么也攻不进去,唉!让我进去!”
“呀,不好,遇到了伏兵皮肤分泌物,我的弟兄遇难了。”
“ 啊嚏,黏膜上的纤毛和我们过不去,我们中的大部分被驱逐出境了。”
第一道防线
组成:
皮肤和黏膜( 含附属物)
功能:
阻挡、杀菌、清除异物
书P106
“我找到了一处皮肤擦伤的缺口,弟兄们,冲啊。”
第二道防线
书P106
“不好,有埋伏!完了,体液中溶菌酶溶解了细胞壁……”
快跑啊,不然就要被吞噬细胞吞了!!
组成:
功能: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各种病原体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人体与生俱来的,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
P106
“虽然你重重把守,也难免有漏网之鱼,我——腮腺炎病毒还是进来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淋巴细胞
腮腺炎抗体
腮腺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抗体
第三道防线
腮腺炎流行时,为什么有的人不会生病呢?
为什么患过腮腺炎的人能够抵抗腮腺炎病毒的再次侵袭?
1. 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腮腺炎病毒是抗原还是抗体?
2.当侵入人体的腮腺炎病毒被清除后,抗体也随之消失吗?
3.当腮腺炎病毒再次侵袭时,原来的抗体还能清除它吗?
4.患过腮腺炎的人对甲型肝炎病毒有同样的抵抗力吗?
(即腮腺炎病毒的抗体能否清除甲型肝炎病毒?)
思考
第三道防线
(小 组 合 作)
小 组 合 作
1. 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腮腺炎病毒是抗原还是抗体?
书P106-107
第三道防线
淋巴细胞
病原体
(抗原)
特殊的蛋白质
抗原抗体的关系
抗体
结合
吞噬细胞
特异性
小 组 合 作
1. 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腮腺炎病毒是抗原还是抗体?
书P106-107
2.当侵入人体的腮腺炎病毒被清除后,抗体也随之消失吗?
第三道防线
小 组 合 作
3.当腮腺炎病毒再次侵袭时,原来的抗体还能清除它吗?
书P106-107
4.患过腮腺炎的人对甲型肝炎病毒有同样的抵抗力吗?
(即腮腺炎病毒的抗体能否清除甲型肝炎病毒?)
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胸腺
淋巴结
脾脏
淋巴细胞
组成
功能: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特点:
后天获得,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小 组 合 作
归纳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
书P107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免疫类型
特性
(是否专一)
形成时期
针对病原体种类
与生俱来的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后天获得的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第一道、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包括的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防御
免疫的功能
(清除自身损伤细胞)
(破坏排斥外来抗原)
(清除肿瘤细胞)
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P107
过强——
过低——
自我稳定功能 异常——
监视功能 弱——
免疫功能异常
防御功能
过敏反应
容易发生反复感染
自身免疫疾病
易导致肿瘤的形成
排斥反应
P107
接种某种传染病的疫苗
人体的
免疫系统
(不发病)
相应抗体
抗原
“患过腮腺炎的人能够抵抗腮腺炎病毒的再次侵袭即不会再患此病”在生活中的应用?
即人能否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免疫力?
预防接种
P107
疫苗是这样生产的
疫苗和病毒有什么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计划免疫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只有后天才能获得
B.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
C.非特异性免疫只由第一道防线构成
D.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
2.与其他几项免疫类型不同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泪液、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D
D
演一演,判一判
角色 演员(8)
病原体——4名
第一道防线—1名扮演皮肤和粘膜
第二道防线—1名扮演体液
第三道防线—2名扮演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旁白君——老师
怎么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