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2.3加热和冷却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2.3加热和冷却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5 17:0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加热和冷却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做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通过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3.在研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理解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
4.能够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能正确的运用各种实验中的实验器材,并且能够自主的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教学重点】
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导致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设计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物体的形态变化
1.(出示各种各样的蜡烛)问:这些都是什么?
2.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蜡烛?怎么做呢?谁能猜一猜?
3.到底怎么做呢?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一看。(观察蜡块)
4.学生实验
5.提问:谁注意到蜡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多角度描述)
6.总结:蜡加热时从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冷却后又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我们称之为形态的变化。由此可见,加热和冷却会对蜡的形态产生影响。
追问:还有哪些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产生和蜡相似的变化?(巧克力、荤油、巧克力、棒棒冰……)
补充:当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它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室温时又会变回到气体状态。
7.这些事例和实验说明: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形态会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加热和冷却还可能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呢?(不要求回答)
二、认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介绍:这只小瓶里装的是染成红色的水。
观察:如果把装有红墨水的小瓶放入热水中,液面有什么变化?
问:看到什么?往上升说明什么?
再把装有红墨水的小瓶放入冷水中。问:怎么又少了?
2.谁完整地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小组讨论,让几个学生概述)
总结:看来,加热和冷却对水的体积还会产生影响。红墨水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做红墨水的热胀冷缩。
3.看来,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液体会不会热胀冷缩呢?
学生实验:分组利用白醋、酱油、酒精受热冷却时,观察液面的变化。
汇报实验结果。
总结:看来这些液体在受热时,体积都会膨胀;冷却时,体积都会缩小。
三、认识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我们常见的固体呢,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老师有一只铜球。想一想:把这只铜球加热,铜球的体积会怎样?
学生猜测
2.你看到了吗?看不出铜球受热膨胀怎么办?
3.(加个铁圈)为什么用铁圈来判断?
4.放入冷水,试试能不能又能通过?
5.说明什么?谁能完整地解释一下铜球加热冷却后发生的现象。
总结:看来,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像铜球我们就要借助一个物体来判断。
四、认识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我们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会不会膨胀;冷却后,体积会不会缩小呢?
2.能看到空气热胀冷缩了吗?怎样使看不见的热胀冷缩看得见呢?
这个实验难在哪里?(空气在哪里?怎样使它跑不掉?)
老师准备了几组材料。(介绍3组材料)
3.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小组讨论:(重点讨论:怎样使空气跑不掉?怎样判断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讨论实验设计。
5.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总结:看来空气的确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总结提升
1.通过今天我们的动手、动脑,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板书: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真的是这样吗?水在冬天的时候变成了冰,冰的体积变大了?
介绍:其实水在4摄氏度以下体积是热缩冷胀的。所以是绝大多数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呢?选择一幅图来说一说。
4.只要你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你也会有更多的发现,说不定你的发现会为人们所用。
【板书设计】
3.加热和冷却
形态变化: 固体 液体 固体
体积变化: 膨胀 缩小
(固体、液体、气体) (热胀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