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为什么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主题型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2019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盛大的国庆阅兵仪式和群众庆祝活动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无数国人重温历史、感怀巨变,深切地感受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为什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追求真正强起来的历时巨变呢?《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通过埃德加·斯诺的所见所闻,客观真实地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的路程,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领袖、将领,还是“红小鬼”、工人、农民都摆脱了刻板印象,显得真实可爱、有血有肉。在逐步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也带领我们重新认识红军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不可思议的蜕变与成功,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或许《红星照耀中国》能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教学目标:
自主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感受红军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红军战士的革命之路。
通过实例分析,明确红军参加革命的起因与参加革命的经历。
思考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们学子应该继承革命先辈哪些精神品质,如何继承。
教学重难点:
实例分析红军参加革命的起因与经历。
思考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学子应该继承革命先辈哪些精神,如何继承。
学会围绕主题进行整本书资料整合,深入研究。
教学过程:
导入
1.有这样一个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突破国民党的白色封锁,进入红色中国,用4个月的时间,实地采访,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和40卷胶卷。
有这样一本书,它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绍了红军长征和红色中国的将领,1937年第一次在伦敦出版就引发全世界的轰动,短短几个星期就加印了5次,销售10万册以上。
老师问:这个人就是?
学生答:埃德加·斯诺
老师问:这本书就是?
学生答:《红星照耀中国》。
板书: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老师问:看到这个标题,你是否有疑问“为什么红星能照耀中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星照耀中国》。
明确:学生对《红星照耀中国》有初步阅读额基础,通过凝练的话语,对作家作品简介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
简单介绍《红星照耀中国》的版本。
①: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
②:1938年2月10日,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十二人集体承译,以复社名义出版的《Red Star Over China》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孤岛上海问世。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
③:1938年7月,美国出版《Red Star Over China》的修订版。由美国纽约兰登出版社印行,加入了很多插画。
明确:通过介绍不同版本的《红星照耀中国》,引导学生理解这本书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重点介绍作家
埃德加·斯诺(1905.7.11—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学生齐读:“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明确:通过学生齐读,理解埃德加·斯诺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一历史地位。
二、整体感知,梳理基础知识。
1.根据思维导图,为《红星照耀中国》制作一份简历,突出重点信息。
展示学生为《红星照耀中国》制作的思维导图,据此,制作一份简历。
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回答。老师点评,对于重点信息给予特别提示。
明确:用简历的方式,将《红星照耀中国》最主要的信息用表格的方式呈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纪实性作品方法指导。
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明确:《红星照耀中国》是及时性作品,需要对读书方法进行指导,强调根据作者的所见所闻和地点的转移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更加深入地品读此类作品。
3.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作者足迹完成时间轴。
从北平——西安——保安——预旺——保安——西安——北平。
明确,通过时间轴的方式,梳理《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的采访地点和人物的变化,新颖别致。
三、揣摩人物形象,总结革命之路,品味“红星照耀中国”的原因,提升整体认知。
1.以“我为___代言”,以下表为基础,小组合作,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
我为“红小鬼”代言:红小鬼是红军中的少年先锋队、共青团员,大多是12-16岁的少年,因为条件艰苦,他们穿的衣服都非常肥大,尺码不合适,袖子都垂到膝盖上,但是他们非常爱干净,经常清洗自己的衣服。我能想象到的、也是最喜欢的,即书中写到“经常露牙笑”,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行军打仗非常紧张,但是看到他们的笑容,觉得他们非常淳朴、非常乐观,整天行军很疲惫,他们耐心勤劳、朴实,非常有活力,中国的革命和未来是有希望的。红小鬼与我们年龄相仿,比我们都要坚强,他们相亲相爱,把每一位红军战士都当人家人。
红小鬼——乐观 坚强
我为彭德怀代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监看个,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材质,喜欢马,又吃苦耐劳,很是活泼,生活很俭朴。能打胜仗,十年前,他当时在军阀主席何健将军的国民党军队党领导通过起义加入红军,彭德怀是行伍出身,在湖南后来在南昌中经过军校,毕业后,他因才能出众迅速在担任领导职务。他生活简朴,衣食住行都与他的部下一样,无高低之分。
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是我们红军领袖和将领。(板书:将领)
我为朱德代言: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沧桑的人,眼睛很大,阳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脚都想铁打的一样。1911年,参加推翻清朝的革命,被派往四川打败了赵尔丰;次年,回到云南,1912年下半年,被任命为云南讲武堂学生队长,1913年开始的七年间,分别带兵在印度支那和四川南部长江上的叙府、泸州一带驻扎和反动军作战;1927年,和周恩来,贺龙等同志一起发动南昌起义。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了一个走累的通知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是一个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时间的桥梁,经受整整一个严寒的艰难,为保持万众一心。
联系之前学习过的《回忆我的母亲》,朱德说:尽忠于中国共产党,尽忠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那么他在长征和以后的历史中,他做到了吗?
我为贺龙代言:贺龙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カ。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钟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贺龙的经历非常传奇,是哥老会的成员,作者在书中有一个经典的细节:贺龙特别能说会道,能把死人说活了去参加革命,可见,贺龙的号召力和口才。
所以,我们的领袖人物并不是符号,而是有自己独特魅力的人物。除此之外,还有同学们没有提到的、我们最熟悉的周恩来总理、还有财政部长林祖涵、电气工程师徐承志、教育家徐特立等,这些人物都是红军的力量。
他们身份也是各有不同分别属于:红军战士、红军将领和领袖、知识分子以及工人与农民等等。
2.出示图片,领悟人物魅力,并总结革命胜利的原因。
(1)分别出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和彭德怀等图片和文字介绍。
小结:红军领袖与将领有坚定的信仰,卓越的领导能力,爱国爱民等。
(2)出示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图片与红小鬼的照片。
小结:红军战士忠诚勇敢、斗志昂扬、积极乐观、勤劳勇敢、不怕牺牲……
最后总结:红星之所以能照耀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即:1.有坚定的信仰,信仰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2.有卓越的领导人,爱国爱民,远见卓识,意志坚定3.有忠诚的红军战士,斗志昂扬,勤劳勇敢,自信乐观,不怕牺牲,4.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等的支持,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出示国庆阅兵时,老红军方队,深化认知,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和平安平、幸福安康的生活。
四、由史到今,深化感知,结合时事,拓展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国庆讲话时,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我们如何继承红军的优秀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学生自由发言,为祖国为红军感到骄傲和自豪,为新中国取得的成就:如东风41导弹、C919大飞机、高铁、港珠澳大桥、5G、华为、移动支付等赶到无比自豪,我们要好好学习,弘扬红军精神,让长征精神发光,代代相处。
教师小结,视频结尾。
我们的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让中华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时代使命,现在正在朝着强起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这正如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书中所言,“红星必将照耀大西北,必将照耀全中国”,请你们在视频中再好好感受一下那颗善良的红星和中国“心”。
播放国庆阅兵剪辑视频。
板书设计
教师点评:
能结合时代背景对比较难读懂的名著进行专题学习,立意和素材把握精准,师生配合默契,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晰,声音洪亮,课题氛围较为活跃。
建议:课堂节奏的把握还能更加有张有弛,开头导入的时候,可以选择直接用不同版本的封面进行讲解,单刀直入进入课题,让学生发挥的时间更多一点儿。
教师点评:
亮点:导学案中用“《红星照耀中国》简历形式”突出重难点、“我为__代言”有新意。引导学生用一个问题驱动整堂课会不会效果更好? 板书用一个“☆”很有创意。
反思:《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型学习,对于“红星为什么能照耀中国”这一问题基本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总结升华相关知识点,基本实现了课程设置的重难点,导学案的设计和板书上有新意和亮点。
但是在节奏的把握上,确实要将导入设计得更加精巧;在总结原因时,教师说得太多,学生深化偏少,需要反思是否还是传统的一言堂的课堂模式。
《红星照耀中国》创新作业
选做1:资料搜集、汇编与分享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关心中国抗战的外国记者,曾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采访。他们的工作,使世界了解了中共及其领导的全民族抗战。国统区许多进步青年通过阅读这些记者的书籍,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在这些人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最具代表性的。他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一书轰动了世界。
在他之后,不断有外国记者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到延安和敌后根据地采访。在延安的所见所闻,使这些外国记者觉得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就在这里。路透社记者武道在报道中写道:“这里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有一群普通而又伟大的人,他们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一代新人。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新人,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征服的。”
请以你“到过延安的外国人和他们的作品”为主题,搜集整理资料,并在班级开展主题分享。
选做二: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请你以“长征精神在新中国70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征程中的传承与发扬”和“我们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为选题,做3-5分钟的主题演讲。
课件16张PPT。
文本文本文本红星为什么能照耀中国?统编版初中语文八上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主题学习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 (1905.7.11—1972.2.15)
美国著名记者
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一、查阅资料,完成简历。一、查阅资料,完成简历。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北平/伦敦1936.10/1937.10记录了1936年6月-10月,斯诺再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访问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真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1.第一次通过一个外国记者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客观报道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2.深入分析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做了预告。
3.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杰出的“用事实说话”的_________
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纪实作品二、阅读目录,完成时间轴。 北平
1936.6 1936.6
西安
1936.6-7
保安
1936.8-9
预旺
三、我为____代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邓发、徐海东……
财政部长林祖涵、电气工程师徐承志、教育家徐特立
“红小鬼”
苏区的农民
苏区的工人
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知识分子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等“穷人”阶级 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
他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都拥护他。他熟读世界历史,熟知世界政治,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他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毛泽东 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始终不屈不挠!始终满怀信心!始终冷静谨慎!始终亲切温和!始终愉快乐观!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
周恩来贺龙:威望高、口才好、骁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急躁而又谦虚彭德怀:率直爽朗、愉快爱笑、富有才智、善于驰骋、吃苦耐劳、精力过人、爱惜部下、善于作战朱德: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1898.10.24-1974.11.29)(1886.12.1-1976.7.6)(1896.3.22-1969.6.9)《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
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
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象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发展前途。
斗志昂扬,积极乐观,勤劳勇敢,不怕牺牲……
红小鬼: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
——未来的红军战士红星能照耀大西北,进而照耀全中国的原因,你知道了吗?1.有坚定的信仰,信仰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
2.有卓越的领导人,爱国爱民,远见卓识,意志坚定
3.有忠诚的红军战士,斗志昂扬,勤劳勇敢,自信乐观,不怕牺牲,
4.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等的支持,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红星还将继续照耀中国 2019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盛大的国庆阅兵仪式和群众庆祝活动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无数国人重温历史、感怀巨变,深切地感受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你有什么感想,又会有哪些行动?
红星照耀中国,
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接续奋斗!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上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
一、请你为《红星照耀中国》制作一份简历。
姓名
红星照耀中国
曾用名
英文名
创作者
国籍
职业
出生地
出生
年月
内容
概括
“红星”
含义
历史
意义
二、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作者足迹与所见之人完成下面的时间轴。
三、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一定有一位给你最深刻印象的红军人物,据此,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我为______代言
人物形象
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者细节
作者评价
你认为“红星”能够照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根据第三题所选的“代言人”出发,归纳原因,至少写2点。
1.
2.
思维拓展
2019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盛大的国庆阅兵仪式和群众庆祝活动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无数国人重温历史、感怀巨变,深切地感受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对此,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你们来说,有什么感想,又会有哪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