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生态系统 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生态系统 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7 21:0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生态系统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
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
C.兔→狐→细菌 D.草→兔→狼→细菌
2.假若一个鱼缸里只有金鱼和金鱼藻两种生物,那么影响金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水 B.阳光 C.空气 D.金鱼藻
3.牡丹花通常在春末才开放,但园艺师却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外界因素让它提前到春节期间开放.你认为园艺师主要是通过控制下列的哪组环境因素促使牡丹提前开花的? ( )
A.水分和温度 B.温度和光照 C.光照和水分 D.水和无机盐?
4.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
B.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进行斗争
C.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种植
D.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生长茂盛?
5. 5.下列四组生物中,能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
A.高粱和大豆 B.猎豹和猕猴 C.莲花和紫菜 D.丹顶鹤和仙人掌
6. 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 ) A.25克 B.50克 C.100克 D.125克
7.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请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8.“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9.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 )
A.青蛙捕食昆虫 B.黄鼠狼吃鸡 C.松鼠吃蘑菇 D.长颈鹿吃树叶?
10.“一山难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物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
A.虎性情孤独,不群居 B.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
C.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D.虎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
11.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者 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C.气候条件 D.消费者
12. 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可能是正确的: (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2 0.149 0.009
A.A→B→C→D→E B.E→D→C→B→A
C.D→A→B→E→C D.C→E→B→A→D ?
13. 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用网将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
几乎被虫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害虫适应能力增强 B.食物链被破坏C.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D.网罩影响草的光合作用
14.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环节是 (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15.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6.目前许多自然生态系统已被开发利用成为人工生态系统,其中对其它生态系统的
依赖很大,比较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是( )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鱼塘生态系统 D.果园生态系统?
17.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18. 二氧化硫对空气的轻度污染可通过植物的吸收等作用被消除,这说明( )
A.生态系统能进行能量流动 B.生态系统能进行物质循环
C.空气污染不会改变生态平衡 D.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19. 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
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
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20.对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动物作为消费者参与了物质循环 B.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起着决定性作用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就是释放能量D.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不起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汞 某种杀虫剂
A 大鱼 小鱼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小鱼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 E代表5种生物) .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
22. (12分)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
(2)图中A是指 ;C 所含的能量通过 的呼吸作用散失.
(3)图中画的方框依次缩小,意思是表明 .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 进行,它们共同将生态系统的 联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
23.(14分)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④标号处填上文字(该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① ② ③ ④ (2)图中②、③两处的生物是固定不变的吗? .
(3)事实上,生态系统中的几种成分之间是相互 的关系.此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有 部分,如 .
24.(10分)下图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藻类是生态系统中的 ,大鱼和小鱼是生态系统中的 .
(2)大鱼与小鱼之间是 的关系.
(3) 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
依次流动的.
25.(8分)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补充完整: → →狼;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2)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狼群数量的骤减而 ,后则因植被的 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物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能力.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生态系统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B 5.A 6.B 7.D 8.B 9.D 10.D 11.B 12.D 13.B?
14.D 15.A 16.A 17.A 18.D 19.C 20.A
21.(1) (2)C→E→D→A (3)小鱼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比大鱼少

22.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分解者则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吸收利用,所以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不断循环的,而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太阳,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最终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单向逐级递减流动的,所以A是生产者,B是动物,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图中画的方框依次缩小表示能量逐渐减少.?
答案:(1)太阳能 (2)生产者 生物的遗体遗物 分解者 (3)能量逐渐减少
(4)物质循环 各种成分 ?
23.(1)①生产者 ②初级消费者 ③次级消费者 ④分解者 (2)能 (3)依存;非生物;阳光
24.解析:(1)图中藻类为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生产者,而大鱼和小鱼是动物为消费者,
(2)在生态系统中,大鱼以小鱼为食,所以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分解者则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吸收利用,所以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不断循环的,而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太阳,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最终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流动的.
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 (2)捕食(吃与被吃、食物)(3)物质循环;食物链
25.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凯巴森林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草→黑尾鹿→狼;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数量最多的生物应是生产者,数量最少的是最高级消费者.其中草是生产者,数量最多,狼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数量最少,
(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黑尾鹿由于天敌减少、食物充足会大量繁殖,数量增多;黑尾鹿数量增多会破坏植被,使生产者(草)减少,导致黑尾鹿由于食物不足而大量死亡.黑尾鹿因死亡而减少,但是植物不一定会增多.因此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鹿群数量先是因为狼群数量的骤减而增加,后则因植被的减少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们应该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保护动物多样性.
答案:(1)草;黑尾鹿;草;狼;(2)自我调节能力;比例;增多;减少;
(3)自我调节;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