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8 16: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了解复杂反射建立的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认同高等生物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难点: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1、人体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神经系统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新授:
反射
1 实验:膝跳反射
2 概念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3 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生来就具有的。
复杂的反射: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
理解人类特有的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三、反射的意义
课堂回顾
教学评价
复习:
1、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组成
2、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思考。
小组或一个人完成实验皆可。
小组讨论:反射的概念。
进行交流。
举生活中反射的实例并分析。
解释教师提出的问题。
分析成语“望梅止渴”,区别“吃梅止渴”、“望梅止渴”、“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
思考,总结反射弧的构成。
根据反射弧的结构进行讨论分析。
自由发言。
跟随老师完成回顾过程。
做练习题。
大屏打出上节课的知识体系,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示范缩手反射,提出问题: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概括出反射的概念。
引导学生举例并分析问题:哪些反射是生来就具有的?哪些反射是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
引导学生分析。
利用图片,引导分析反射弧的结构。
提出问题:先感觉到烫还是先缩手?
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知识。
引导完成。
板书设计:
类型 简单的 复杂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反射弧
结构基础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反射弧的结构更是本课的难点,所以教者力求从学生的直观感受入手,先演示缩手反射,再提出问题,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通过膝跳反射实验帮助学生提炼反射的概念,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增强了趣味性。为了使知识更加连贯,教者把反射的类型调整到了反射弧的内容之前,并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效果比较好。反射弧这一部分则紧密结合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课件制作水平较低,对于教学帮助不是很大,教学内容的整体连贯程度还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单位:长春市第一五八中学
姓名: 高 秋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