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
教学设计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神经调节的
结构基础
银川十五中 马培岩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描述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2、理解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4、激发学生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七年级下第五章的内容,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半年生物学的学习,已初步积累了一些生物学知识和学习技巧。在本节课之前刚刚学习了人体的激素调节,学生有进一步探索人体奥秘的欲望,进而思考人体的生命活动还有什么结构和方式来调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熟悉到大脑、神经、脊髓等一些神经系统的概念,也能认同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但是对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怎样的都缺乏科学准确的认识,对于神经系统如何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重、难点:
1、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描述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2、理解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解决的策略:神经系统的组成内容知识点相对较少,但对于学生来说概念熟悉结构陌生,针对这一难点,本人设计采用视频展示三维图像和脑模型实体,使陌生结构成为可视、可摸的具体结构;神经元结构采用图片展示,神经元的功能则利用动态图片,使兴奋、兴奋的传导过程等抽象概念以可观、具体的图像呈现出来。
四、教学准备:
ActivInspire课件,视频资源,人脑模型,讲学稿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学生主要活动 教师主要活动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
应用
一、新课导入
(1分钟)
问题引入:同学们举起一只手,然后看到老师拿着一根针打算扎你,你会怎么样?
老师扎到你们的手了吗?为什么要缩手?
针并没有扎到我们,但是如果不躲,可能会被扎到,所以会缩手,这一过程就体现出人体的神经调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体的神经调节有怎样的结构基础来支持完成。
认真聆听老师的问题,跟随老师路假情景的回答:
会躲,会缩手;
没有扎到手,但是害怕会扎到手,如果不缩手就会被扎到。
师生互动一问一答,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到课堂,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图片展示课题
二、明确目标
(1分钟)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
引导:先自己阅读学习目标,找出本节课需要重点掌握关于哪两点的内容。
阅读学习目标,快速分析其中的关键词:
神经系统,神经元。
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高亮度笔圈注
三、自主学习
(自学+展示10分钟)
过渡语:首先自主学习,从文字层面了解神经系统有怎样的组成,完成讲学稿相应内容。
随机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指出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快速找到相应的知识点。
引导提问:
首先哪位同学说一说神经系统的组成?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人体的脑?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神经元?
引导学生总结神经元的功能,通过动态图片展示,正确理解和认识神经冲动的传导。
仔细阅读课本,完成讲学稿自主学习内容,如有疑问举手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
举手回答各小题的答案,其他学生认真听,并批改自己的讲学稿,如有疑问或异议指出并说明。
举手回答神经系统的组成,并上讲台在课件上指出脑、脊髓、 脑神经等结构。
一起总结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神经冲动。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培养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
图片
展示
不同颜色荧光笔标注
动态图片展示
四、合作学习
(合作+展示20分钟)
过渡语:神经元的功能比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细胞都要特殊,那么这样特殊的功能有怎样特殊的结构来支持呢?下面通过合作学习来认识神经元的结构,以及神经系统有哪些结构组成,相应结构有怎样的功能呢?
在小组之间轻轻走动,旁听、指导、帮助和纠正。
(一)、神经元的结构
补充问题:之前学习过的人体细胞形态结构式怎样的?
神经元形态非常不规则,为什么?结构是服务于什么的?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参与小组的合作探究,提问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认识模型、观察模型。
指导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补充讲解脑模型结构,总结知识点。
补充知识点:(3分钟)
1、展示脑的左右半球图片,学生补充相应知识点。
2、展示大脑的切面图,引导学生了解大脑的脑回、脑沟和大脑皮层等概念。
3、大脑的功能区图片,引导学生知道大脑的功能分区。
(一)、神经元的结构
小组合作学习,认识神经元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小组展示神经元结构图,在图中指出各结构的名称。其他成员纠正错误,补充、质疑。
七嘴八舌:圆形、球形,神经元有分支,有尾巴等,很不规则。
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因为要接受刺激、传导兴奋,和神经元的功能相适应。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模型 + 概念图)
小组合作探究,观察脑模型,认识脑模型各结构,正确指出模型中的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
小组分工学习,完成神经系统的概念图。
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补充板书、讲解脑模型。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补充知识点: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不同功能。
跟随老师说出大脑的表面结构,大脑各功能区的名称。
找准切入点,起到上串下连的作用,顺利引出合作学习内容。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合作任务二探究脑模型的结构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为后面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
动手操作相互学习,促进学生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为第二课时学习做铺垫。
投影
展示
投影笔标注
动态图展示
图片
展示
隐藏与显示功能
五、小结与反馈(5分钟)
播
播放视频,解说视频相应的知识点。
展示总结,点名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归纳,并简单讲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展示学习目标,检测是否按计划完成了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说出神经元的分布,完成学习目标。
观看视频,回顾并巩固学习内容,分析并理解神经元的分布这一知识点。
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视频中对神经系统的三维图像展示,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从而加深记忆。
视频
播放
文字文本框拖动功能
六、自我检测
布置练习任务。
课后完成自我检测。
巩固知识
图片
展示
板书设计
第2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一、神经元
二、神经系统
教学反思:
亮点1、整节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亮点2、课堂设计层次明显:简单内容自己独自学,较难内容小组合作学,疑难问题教师帮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亮点3、学生积极展开畅谈和探究并发表自己的质疑和观点,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亮点4、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如高亮度笔圈注重点,显示隐藏、拖动功能总结归纳等,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课堂内容,也提高了师生互动的灵活性。
亮点5、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教学资源,如利用视频展示神经系统三维图像,利用动态图片显示神经元的功能,脑模型实体等,将陌生概念熟悉化、抽象概念具体化,轻松突破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