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3.1-3.2)B
一、选择题
1.(2019雅安)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2019·广安)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工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D、硫在空气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2019·湖南)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铁丝 B、木炭 C、硫 D、红磷
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5. 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A B C D
6. (2019·新疆)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
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7. (2019·德州)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8. (2019·梧州)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材是可燃物
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9. (2019?山西)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
A、O2和H2O的含量 B、O2和N2的含量
C、O2和H2的含量 D、O2和CO2的含量
10.(2019·衡阳)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B、海水、氯酸钾、氢气
C、氧化铁、锰酸钾、水 D、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11.(2019·广州)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 B、用于生产氮肥的N2
C、用于医疗急救的O2 D、用于飞艇的He
1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13.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4.某同学在验证空气成分时采用了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观察细铁丝是否在空气中燃烧,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B、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呼气,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C、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在空气中复燃,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D、用大针筒向小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注气,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15.(2019·重庆)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
16.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O2(试管中的棉花反应的需要选择是否添加)。
(1)若要顺利制得O2,除选择KClO3与MnO2混合物作为药品外,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如果选择KClO3与MnO2混合物作为制备O2的药品,则反应后MnO2的质量将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3)简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研究物质燃烧条件,将白磷和红磷分别装入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一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 80℃热水中(如图),发现只有 a 处白磷燃烧。
(1)b 处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管口气球可防止生成的__________进入空气。
18. 加热某种暗紫色固体A,反应后生成固体B和其它两种物质,固体A、B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写出A、B相应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______,然后将木炭伸入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反应完毕后,向集气瓶内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出现_________现象。
20.如图是实验室制氧气的部分装置图。
请据图回答: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从图一中选择装置 作为发生装置(用字母表示)。
(2)某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该同学应调节图二中的旋钮 (填“①”或“②”或“③”)。
21.H2O2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4% H2O2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
(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2.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测量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1。
③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测量两个橡胶塞间的距离为h3,调节水槽位置高低至两边水平液面相平。
④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
⑤反应结束后,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再次调节水槽位置高低至两边水平液面再次相平,测量此时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2。
⑥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1)实验步骤③⑤中,调节水槽位置高低至两边水平液面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经过计算,小明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则h1、h2、h3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
(3)如果步骤②中装入玻璃管中的水过少,将对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有何影响?请你判断并说
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大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__________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除,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亮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________%。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4.某科学研究小组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先将注射器放在盛热水的烧杯上方,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马上拿走烧杯,观察到活塞先向右后向左移动,最后稳定在刻度4位置处,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25.资料显示,将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取等量的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1)山山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他再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结合上述现象,分析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中 A、B、C、D 均为收集气体时所用装置。若要制备干燥的氧气,可以用______装置收集。
(3)图丁中虚线表示加热分解 50mL5%的H2O2溶液时,其生成氧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丁中作出利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50mL5%的H2O2溶液时,其生成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B B C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D C
二、填空题
16.(1)KMnO4 (2)不变 (3)连接好仪器,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7.(1)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P2O5
18.KMnO4 K2MnO4
19.(1)发红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1)B (2)②
21.(1)2H2O2═2H2O+O2↑;
(2)在常温下,当pH在8﹣12之间时,随着pH的增大,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在pH为10﹣11之间时,溶氧量达到最大值。
三、实验探究题
22.(1)使玻璃管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防止由于气压改变对体积测量产生影响
(2)5(h2-h1)=h3-h1
(3)偏大,由于玻璃管中水过少,红磷燃烧放热使玻璃管中部分气体进入水槽,冷却后玻璃管
内气压偏小
23.【设计实验】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减缓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实验研究】连续、均匀;36
【继续研究】收集氧气前增加气体的干燥装置,再用排油法收集氧气
四、简答题
24.开始时,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温度升高,虽然燃烧消耗了氧气,但温度对气压的影响要大于消耗的氧气量对气压的影响,所以装置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气压,活塞向右移动;
随着反应结束,不再放出热量,由于装置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传递,温度逐渐恢复到室温;再加上白磷和氧气反应的产物为固体物质(P2O5),所以随着氧气的消耗,装置内气压逐渐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活塞开始往左移; 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所以最后活塞停留在4刻度处 。
25.(1)加热过氧化氢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汽随氧气一起逸出,水蒸汽的含量较高,氧气的含量较低
(2)BC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