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能力提升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能力提升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22 14:20:16

文档简介

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能力提升测试试题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方差是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量.对于一组数据x1,x2,x3,…,xn,可用如下算式计算方差:
[(x1﹣5)2+(x2﹣5)2+(x3﹣5)2+…+(xn﹣5)2],其中“5”是这组数据的(  )
A.最小值 B.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2.甲、乙两班分别有10名选手参加体操比赛,两班参赛选手身高的方差分别是S=1.5 cm2,
S=2.5 cm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班选手的身高比乙班选手整齐 B.乙班选手的身高比甲班选手整齐
C.甲、乙两班选手的身高一样整齐 D.无法确定哪班选手的身高整齐
3. 对于一组数据﹣1,﹣1,4,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1??? B.众数是﹣1??? C.中位数是0.5? D.方差是3.5
4.若一组数据3,4,x,6,7的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3 B.4 C.6 D.7
5.八年级体育素质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成绩如下表所示,有两个数据被遮盖.
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
A.35,2 B.36,4 C.35,3 D.36,3
6.去年某果园随机从甲、乙、丙、丁四个品种的葡萄树中各采摘了10棵,每棵产量的平均数x(单位:千克)及方差S2(单位:千克2)如下表所示:




x
24
24
23
20
S2
2.1
1.9
2
1.9
今年准备从四个品种中选出一种产量既高又稳定的葡萄树进行种植,应选的品种是( ??)
A.?甲??????B.?乙?? ???C.?丙???? ???D.?丁
7.某班学生军训射击,有m人各打中a环,n人各打中b环,那么该班打中a环和b环学生的平均环数是(?? )
A.?????B.???? C.??????D.?
8.点点同学对数据26,36,36,46,5■,52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被墨水涂污看不到了,则计算结果与被涂污数字无关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标准差
9.某校九年级体育模拟测试中,六名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如下(单位:个):10、6、9、11、8、10,
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
A.中位数是10 B.众数是10 C.平均数是9.5 D.方差是16
10.在从小到大排列的五个整数中,中位数是2,唯一的众数是4,则这五个数和的最大值是(?? )
A.11??????????B.?12?????????C.?13????????D.?14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
11.数据3,4,10,7,6的中位数是________
12.两组数据:3,a,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6,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为    .?
13.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如图是20位评委给某班的评分情况统计图,则该班的平均得分是
   分.
14.已知一组数据a、b、c、d. e方差为3,则另一组数据a+3,b+3,c+3,d+3,e+3的方差为________
15.某计算机程序第一次算得m个数据的平均数为x,第二次算得另外n个数据的平均数为y,则这
m+n个数据的平均数等于________
16.已知一组自然数:1,2,3,…,n.去掉其中一个数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为16,则去掉的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共66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
17(本题6分)小明、小聪参加了100m跑的5期集训,每期集训结束时进行测试,根据他们的集训
时间、测试成绩绘制成如下两个统计图.
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5期的集训共有多少天?小聪5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根据统计数据,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从集训时间和测试成绩这两方面,说说你的想法.
18(本题8分).车间有20名工人,某一天他们生产的零件个数统计如下表.
车间20名工人某一天生产的零件个数统计表
生产零件的个数(个)
9
10
11
12
13
15
16
19
20
工人人数(人)
1
1
6
4
2
2
2
1
1
(1)求这一天20名工人生产零件的平均个数.
(2)为了提高大多数工人的积极性,管理者准备实行“每天定额生产,超产有奖”的措施.如果你是管理者,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角度进行分析,你将如何确定这个“定额”?
19(本题8分).某校八年级学生某科目期末评价成绩是由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成绩构成的,如果期末评价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则评为“优秀”.下面表中是小张和小王两位同学的成绩记录:
完成作业
单元测试
期末考试
小张
70
90
80
小王
60
75
(1)若按三项成绩的平均分记为期末评价成绩,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
(2)若按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成绩按的权重来确定期末评价成绩.
①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多少分?
②小王在期末(期末成绩为整数)应该最少考多少分才能达到优秀?
20.(本题10分)已知A组数据:0,1,-2,-1,0,-1,3.
(1)求A组数据的平均数;(2)从A组数据中选取5个数据,记这5个数据为B组数据,要求B组数据
满足两个条件:①它的平均数与A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②它的方差比A组数据的方差大.请你选取
B组的数据,并说明理由.
21.(本题10分)在推进嘉兴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某社区为了了解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知
识的情况进行调查.其中A、B两小区分别有500名居民参加了测试,社区从中各随机抽取50名居民成绩进行整理得到部分信息:
【信息一】A小区50名居民成绩的频数直方图如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
【信息二】上图中,从左往右第四组的成绩如下:
75
75
79
79
79
79
80
80
81
82
82
83
83
84
84
84
【信息三】A、B两小区各50名居民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优秀率(80分及以上为优秀)、方差等数据如下(部分空缺):
小区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优秀率
方差
A
75.1
 75 
79
40%
277
B
75.1
77
76
45%
21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A小区50名居民成绩的中位数.
(2)请估计A小区500名居民成绩能超过平均数的人数.
(3)请尽量从多个角度,选择合适的统计量分析A,B两小区参加测试的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
22(本题12分).今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为了增进学生对亚洲文化的了解,某学校开展了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为了解这次宣传活动的效果,学校从全校1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知识测试(测试满分100分,得分均为整数),并根据这100人的测试成绩,
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表。

由图表中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________,并补全额数直方图________;
(2)小明在这次测试中成绩为85分,你认为85分一定是这100名学生知识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如果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秀,请估计全校12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
23(本题12分).称量五筐水果的质量,若每筐以50千克为基准,超过基准部分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基准部分的干克数记为负数.甲组为实际称量读数,乙组为记录数据。并把所得数据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和未完成的统计图(单位:千克).

(1)补充完整乙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
(2)①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了,,写出 与 之间的等量关系.
②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为,, 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能力提升测试试题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答案:B
解析:方差[(x1﹣5)2+(x2﹣5)2+(x3﹣5)2+…+(xn﹣5)2]中“5”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故选:B.
2.答案:A
解析:∵,∴甲班选手的身高比乙班选手整齐,
故选择A
3.答案:D
解析:数据﹣1,﹣1,4,2,的平均数为:,
故A选项正确;
众数是﹣1,故B选项正确;?
数据﹣1,﹣1,4,2的中位数为:,故C选项正确;
数据﹣1,﹣1,4,2的方差为:,
故D选项错误,故选择D
4.答案:B
解析:一组数据3,4,x,6,7的众数是3,因此x=3,
将一组数据3,4,3,6,7排序后处在第3位的数是4,因此中位数是4.
故选:B.
5.答案:B
解析:,解得:,
,故选择B
6.答案:B
解析:∵从平均数可知:甲、乙比丙和丁大,∴排除选项C和D;从方差看,乙的方差比甲的小,
∴排除选项A。
故答案为:B
7.答案:C
解析:m人各打中a环,则这m人共打中ma环,
n人各打中b环,由这n人共打中bn环,
所以,打中a环和b环学生的平均环数是: ,
故答案为:C.
8.答案:B
解析:依题可得,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1,
∴计算结果与被涂污数字无关的是中位数.
故答案为:B.
9.答案:B
解:(A)中位数为,故(A)错误;
(B)根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10可得,众数是10,故(B)正确;
(C)平均数为(10+6+9+11+8+10)÷6=9,故(C)错误;
(D)方差为 [(10﹣9)2+(6﹣9)2+(9﹣9)2+(11﹣9)2+(8﹣9)2+(10﹣9)2]=,
故(D)错误.故选:B.
10.答案:A
解析:因为五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数是2,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4.
所以这5个数据分别是x,y,2,4,4,且x<y<4,
当这5个数的和最大时,整数x,y取最大值,此时x=0,y=1,
所以这组数据可能的最大的和是0+1+2+4+4=11.
故答案为:A.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
11.答案:6
解析: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3,4,6,7,10,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6.
故答案为:6.
12.答案:5.5
解析:由题意得:
解得∴这组新数据是2,3,5,6,10,10,其中位数是5.5.
13.答案:9.1
解析:该班的平均得分是:×(5×8+8×9+7×10)
=9.1(分).
故答案为:9.1.
14.答案:3
解析:∵数据a、b、c、d. e方差为3,
另一组数据a+3,b+3,c+3,d+3,e+3是原数据每一个都加3,
故不影响方差,故答案为:3.
15.答案:
解析:∵m个数据的平均数为x,
∴ ,
即x1+x2+……+xm=mx,
又∵n个数据的平均数为y,
∴ ,
即y1+y2+……+yn=ny,
∴这m+n个数据的平均数为: .
故答案为:
16.答案:或或
解析:由已知,n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为, 若x=n,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 若x=1,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 故,解得, 当n=30时,29×16=30×(30+1)2-x, 解得x=1; 当n=31时,30×16=31×(31+1)2-x,解得x=16; 当n=32时,31×16=32×(32+1)2-x,解得x=32.
故答案为:或或
三.解答题(共6题,共66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
17.解析:(1)这5期的集训共有:5+7+10+14+20=56(天),
小聪5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11.88+11.76+11.61+11.53+11.62)÷5=11.68(秒),
答:这5期的集训共有56天,小聪5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11.68秒;
(2)从集训时间看,集训时间不是越多越好,集训时间过长,可能造成劳累,导致成绩下滑,如图中第4期与前面两期相比;
从测试成绩看,两人的最好成绩是都是在第4期出现,建议集训时间定为14天.
18.解:(1)×(9×1+10×1+11×6+12×4+13×2+15×2+16×2+19×1+20×1)=13(个);
答:这一天20名工人生产零件的平均个数为13个;
(2)中位数为(个),众数为11个,
当定额为13个时,有8人达标,6人获奖,不利于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当定额为12个时,有12人达标,6人获奖,不利于提高大多数工人的积极性;
当定额为11个时,有18人达标,12人获奖,有利于提高大多数工人的积极性;
∴定额为11个时,有利于提高大多数工人的积极性.
19.解析:(1)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分) (2)解:①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分)
②设小王期末考试成绩为分,
根据题意得:
解得:,
∴小王在期末(期末成绩为整数)应该最少考85分才能达到优秀
20.解析:(1)∵x==0,
∴A组数据的平均数是0.
(2)所选数据为-1,-2,3,-1,1.
理由:其和为0,则平均数为0,各数相对平均数0的波动比A组大,故方差比A组大,故选取B组的数据是:-1,-2,3,-1,1.(答案不唯一)
21.解析:(1)因为有50名居民,所以中位数落在第四组,中位数为75,
故答案为75;
(2)500×=240(人),
答:A小区500名居民成绩能超过平均数的人数240人;
(3)从平均数看,两个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情况的平均水平相同;
从方差看,B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的情况比A小区稳定;
从中位数看,B小区至少有一半的居民成绩高于平均数.
22.解析:(1)m=100-10-15-40-15=20(人), 故答案为:20. 补全频数直方图如下:
(2)不一定是,理由:将100名学生知识测试成绩从小到大排列,第50名与
第51名的成绩都在分数段80sa<90中,但它们的平均数不一定是85分 (3)解:×1200=60(人).
答:全校12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约有660人
23.解析:(1)补全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
(2)①,
②∵=[(-2- )2+(2- )2+(+3- )2+(-1- )2+(4- )2]
= [(48-50- )2+(52-50- )2+(47-50- )2+(49-50- )2+(54-50- )2]
= [(48- )2+(52- )2+(47- )2+(49- )2+(54- )2]=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