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空气与生命(选择题)-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题型专项突破(浙教版)
一、选择题
1. 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数目
2.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3.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4. 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5. 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的CO2,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CO2对红外线的反射 B.CO2对红外线的吸收
C.CO2对可见光的反射 D.CO2对可见光的吸收
6.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条件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A B.B C.C D.D
7. 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2H2O2H2↑+O2↑ B.CO2+2NaOH=Na2CO3+H2O
C.C+H2OCO+H2 D.NH3+CO2+H2O=NH4HCO3
8.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2克镁在12克氧气中燃烧后产生氧化镁质量为20克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质量的减少量等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量之和。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9. 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11.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细铁丝代替红磷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
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负极产生氧气
12.如图所示表示每次呼吸肺内气量的变化曲线。与此相适应,符合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
1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关于该图的解释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B点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当
C.AC段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D.C点以后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14.下列性质不属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是( )
A.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15.下列哪个现象不是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 )
A.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气
B.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
D.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
16.在同一天时间里,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取其质量,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
B.(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
C.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y-z
D.假使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2y-x-z
17.如图,小刚想测定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合理的步骤: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好记号;③用止水夹夹紧胶管;④ ;⑤点燃燃烧匙中的物质,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⑥待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阀;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④在燃烧匙中放金属镁
B.如果步骤④在燃烧匙中放木炭,则步骤⑦没有必要
C.步骤④在燃烧匙中放木炭
D.如果步骤④在燃烧匙中放木炭,结果偏大是因为木炭过量
1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研究、开发、利用氢能源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汉江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19.右图为丽水民俗乐园的一个水上游乐项目,封闭塑料球内充有3m3左右的空气,小朋友可以漂浮在水中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下列选项中,影响小朋友呆在球内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 )
A.人体的含水量 B.球内二氧化碳含量
C.球内氧气含量 D.球内的明暗程度
2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下列发生装置( )
21.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W X Y Z
反应前质量g 2 22 34 0
反应后质量g 2 40 待测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在反应中可定是催化剂 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Y没有参加反应
22.点燃一根蜡烛,用冷碟底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在碟底收集到炭黑,由此能得出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氧元素 D.氢、氧元素
23.对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内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H2+2NiO(OH)===2Ni(OH)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是单质
B.NiO(OH)是氧化物
C.Ni(OH)2中Ni化合价为+2价
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92
24.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
25.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6.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空洞。臭氧(O3)属于( )
A.氧气 B.空气污染物 C.有机物 D.稀有气体
27.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火灾时,只能用CO2灭火
C.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2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SO2 C.KMnO4 D.H2SO4
29.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的共同点是( )
A.都有火焰 B.都会发光
C.都会产生热 D.都属于化合反应
30.右图装置中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在连续照光数天后,摘下甲、乙叶片通过去叶绿素和漂洗后,滴上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
B.滴上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呈黄褐色
C.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照光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D.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1.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 )
A.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 B.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积累
C.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D.温度低,蒸腾作用弱
3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S+O2SO2 B.CO2+H2O═H2CO3
C.3Fe+2O2Fe3O4 D.Ca(HCO3)2═CaCO3+CO2↑+H2O
3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4.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材是可燃物
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35.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36.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
A.棉花 B.黄金 C.食盐 D.大理石
3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 B.可以用同一种气体收集方法
C.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 D.反应条件相同
38.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C.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
D.丙物质由6个原子构成
39.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CO B.CO2 C.N2 D.NH3
40.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节能减排的是( )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
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41.分析人体从鼻孔吸人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B.吸人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
42.如图所示是空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甲表示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43.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0时附近,植物仍在进行呼吸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12时附近,光合作用强度有所下降
44.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B.“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尘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C.“温室气体”主要是指CO2、CH4等气体
D.“酸雨”是由大气中含硫和氮的氧化物等导致的
45.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并且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乙瓶中的蜡烛燃烧(如图)。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下列哪项结论?( )
A.种子萌发消耗氧气 B.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
C.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D.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水
46.如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水果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曲线。根据图示,你认为保存水果应选择哪一状态下的氧气浓度最适当( )
A.a B.b C.c D.d
47.2012年4月17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不符合“节约资源”做法的是( )
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C.使用节能灯泡 D.节约每一滴水
48.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植物的蒸腾作用
49.为了保护大气中的臭氧层,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并逐步停止冰箱制冷剂氟里昂的生产和使用
B.防止O2大量排入大气中
C.防止水蒸气大量排入大气中
D.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氢能源
50.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结果。下列现象在地球变暖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极地的冰将更多地融化
B.海水的蒸发量将增多
C.植物的生长将趋缓
D.大气中水的含量将增大
第03章 空气与生命(选择题)-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题型专项突破(浙教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B B D A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D A C C B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D C B D B C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B C C A B C B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B C B A B B D A C
分液
漏斗
旋塞
(开关)
A. B. C. D.
PAGE
第 8 页,共 8 页